今年“双11”当天,来自全球232个国家和地区的卖家和消费者,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完成了超过912亿元人民币的交易,网络经济的热度令人赞叹。但更令人关注的,是阿里的技术能力支撑了最高1秒14万单交易峰值的“世界级经济现象”,这对于正在建设网络强国、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中国尤为重要和关键。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随后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则更加细化和具体,并首次提出了“拓展网络经济空间”,要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此外还要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而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恰恰也是建设网络强国、推动“互联网+”行动深入的五个关键词。
创新是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最重要基石。互联网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网民数量最多的中国早已是网络大国,但建设网络强国依然任重道远。发展到今天的互联网,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网络空间,也促使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创造出众多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产品。云计算的发展使得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能够像水和电一样,为各种创新创业提供基础资源。互联网的技术、渠道乃至思维,既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助推器,又为此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智能制造,或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都和互联网的发展有关,也是“互联网+”的融合对象。同时,“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拥抱,又会推动互联网进一步的升级换代。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布局下一代互联网,能够加速网络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自主创新方面,中国互联网领域还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建设网络强国需要自己的技术、过硬的技术,“互联网+”还需要夯实互联网自身的基础,因此创新依旧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理念。
“互联网+”本身也是促进协调、绿色发展的有效工具。作为一项信息技术,互联网通过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改变了许多落后地区的面貌,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甚至在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非洲不少地区,中国的华为、中兴等公司,为当地建起了3G或4G通信网络,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但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依然存在不小的数字鸿沟,而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和由此产生的资源流动不平衡,会进一步阻碍农村的发展,加大信息财富鸿沟。从统计数据看,到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人,农村网民占比只有27.9%;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2%、30.1%,两者相差34.1个百分点。城里人已把互联网玩得风生水起,但在许多农村连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都还不健全。“网络如何深入农村地区、不发达的地区”,仍然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要破解的重要课题。作为信息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从前的乡村建设需要连接水、电、路,现在需要连接的还要有互联网,从而迅速缩短差距,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本身也是绿色的。通过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互联互通对农村发展的支撑,都可以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开放和共享始终是互联网的基因,也是互联网能够发展壮大到今天规模的重要基石。“互联网+”本身就是开放的产物——生态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现象的出现。未来,开放、共享仍然是互联网和“互联网+”发展需要坚持的最重要理念之一。比如,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实际上就是推进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