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陈 来
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
24 / 赵 滕 王浦劬
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公共性优先价值序列论
33 / 戴卡琳 撰 崔晓姣 张尧程 译
名还是未名:这是问题
中国社会形态问题
46 / 黎 虎
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
——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
77 / 鲁西奇
齐国的乡里控制体系及其变化
海外中国学研究
90 / 薛英杰
反同性恋立场:西方明清男风研究中的文化误读
100 / 陈 峰
宋朝官场酒风及其引发问题管窥
114 / 赵永春 李玉君
关于中国民族理论构建的再探索
文史新考
123 / 赵 益
论中国古代文献传统的历史独特性
——基于中西比较视野的思考
133 / 董芬芬
《春秋》《左传》十二公文本的生成及蕴意
145 / 樊波成
章句学兴衰史
——兼论汉代儒术的统一与今古学的升降
154 / 于 溯
行走的书簏:中古时期的文献记忆与文献传播
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摘 要:按照近代西方学者的定义,个人道德为只与自身有关而不涉及他人的行为或品质,但其实中国古代德行大部分不是纯粹个人的私德,多数是联系着对他人的态度。关于公德,中国古代社会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近代性的社会公共生活所要求的公德和礼规。梁启超虽受日本近代重视公德的影响,但与日本的公德建设主要指向公共道德不同,他呼吁的公德集中在公民道德即政治性公德上。虽然公民道德和公共道德可以合称为公德,但事实上,一个稳定成熟的近代国家与社会,内部秩序更需要的为公共道德。中国近代以来的特殊进程,使得政治公民道德大受重视,而相对来说,公共道德的概念及其推广则遭受忽视。近代以来最大的问题是政治公德取代个人道德、压抑个人道德、取消个人道德,并相应地忽视社会公德,使得政治公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之间失去应有的平衡。因此,恢复个人道德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并大力倡导社会公德,是反思当代中国道德生活的关键。
关键词:公德;私德;政治公德;个人道德
作 者:陈来,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公共性优先价值序列论摘 要:传统儒家思想内含着公共性优于个体性的哲学确定。这种思想结构,主导着中国政治哲学传统。儒家以公为本,从国家治理的现实向度和形而上的超现实向度论证了公共性优先的主张,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治理思想。在国家权力的支撑下,这种公共性优先的价值序列成为主流规范性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
关键词:儒家政治哲学;国家治理;公共性优先;形而上原则
作 者:赵滕,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浦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名还是未名:这是问题摘 要:早期中国文献极为关注命名及称谓的问题:例如,诸子对于“忠”这样的重要概念应如何被“谓”有各自的论述,他们透过这样的命名行为来影响其他人对此概念的理解。然而,在近现代的西方翻译之中,命名性的“谓”常被“是什么”的“是”取代。以先秦诸子如何界定“忠”“孝”为例,研究者从中可以发现中国重“名”思想的诠释工具通常有三:其一是孔子、儒家或中国哲学中的“正名”学说;其二是西方修辞学中的“转谓”(paradiastole);其三是分析哲学中的说服型定义(persuasive definition)。在解读诸子典籍时,虽然上述三种工具皆有削足适履的危险,但对于诠释文本却不无启发。重新检视这三种诠释工具,除了辨认出这些工具的危险性之外,亦可透过反思来发现它们的价值。
关键词:学术之刑;语言策略问题;正名;转谓;说服性定义;孝顺
作 者:戴卡琳,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
译 者:崔晓姣,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张尧程,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博士候选人
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
摘 要:权力的掌控与人力(人口)的掌控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演变的两个关键,故破解中国古史分期之谜和正确认识古代社会性质,必须由此切入。权力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者,高踞于社会任何群体、阶级、集团之上,直接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和社会的性质,因此掌控了权力就掌控了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而权力之所以能够发生上述作用而显得法力无边,其关键和首要条件又在于掌控了人力,人力掌控实为权力之源之本。据此剖析中国古代历史,则先后经历了“无君群聚”社会(太古至夏以前)、“王权众庶”社会(夏商西周至战国时期)和“皇权吏民”社会(秦至清)三个时代。第一时代经历了“兽群”“姓群”“氏群”三个阶段,既为历史文献、文字学所说明,亦为近代考古成果所证明。王权与“众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为第二时代社会结构的主体和主要矛盾关系;皇权与“吏民”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第三时代社会结构的主体和主要矛盾关系,尽管地主(由“皇权地主”与“吏民地主”构成)与农民关系也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矛盾之一,但不可能超越“吏民”与皇权矛盾关系而成为主要矛盾。从第二时代到第三时代,权力掌控从专制集权多元性、层级性、分散性的相对掌控,到专制集权一元性、全面性的绝对掌控,并从专制走向独裁;人力掌控则由血缘性、群体性的相对掌控,到地域性、个体性的绝对掌控,表现为由“众庶”转变为“吏民”。
关键词:古史分期;社会性质;传统社会;王权;皇权;众庶;吏民
作 者:黎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齐国的乡里控制体系及其变化摘 要:西周时期,齐国遵循周制,以国、野二元体制作为基本统治制度,“参其国而伍其鄙”,即将“国人”区分为三部,而将其所统治的土著人群按地域分划为五个区。齐桓、管仲改革,重整国、鄙二元体制:在国中实行兵农合一制;在鄙中实行军、民分治之制。无论国、鄙,其乡里控制体系,皆由伍或轨(五家)、里或邑(三十家、五十家或百家)、乡(二百五十家或五百家)三级组成。金文所见春秋晚期齐国的乡里控制制度,当是邑(乡)—里二级制。陶文所见战国时期齐国的城乡控制体系,在临淄城中实行“闾—里”制,在乡村地区则实行“卒—乡—里”制,其控制结构与春秋时期大致相同,只是在“乡”(邑)之上增加了“卒”(又分置左右敀)。委派“立事”分治临淄城内外各区(“闾”),以及在“乡”之上设立“卒”,说明齐君强化了对城乡社会的直接控制,而贵族在城乡社会中的控制力与影响力则受到削弱。
关键词:乡里;齐国;控制体系;今本《管子》;陶文
作 者:鲁西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反同性恋立场:西方明清男风研究中的文化误读
摘 要:随着福柯的性史研究在西方汉学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西方明清男风研究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发展,成为西方汉学界的热门议题之一。在基督教文化反同性恋立场的影响下,很大一部分西方学者难以理解明清社会对待男风的宽容态度。他们或将男性同性性犯罪的管制法律解释为清代同性恋恐惧的表现,或将明清男风视为边缘性的社会实践,或将明清文学中的男色理解为女色的替代品。部分汉学家针对明清男风研究中的反同性恋立场提出了反对的声音。但是,由于缺乏关于明清历史语境的深入考察,学者往往根据文献中有关男风的负面话语,认为当时社会对男风本身存在道德偏见。通过还原此类消极话语出现的具体语境,可以看出它们大多来源于男风对社会秩序所造成的破坏,并且与非文人阶层的男风密切相关,并非明清社会对男风持有批判态度的表现。
关键词:明清男风;反同性恋;文化误读;语境还原;西方汉学
作 者:薛英杰,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
宋朝官场酒风及其引发问题管窥摘 要:宋朝帝王与官僚士大夫多好饮乐,由此不仅构成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亦成为当时政界风尚的一记标识。不过,官场酒风盛行之下也暴露了诸多乱象,轻则给当事者招来非议乃至祸端,重则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法纪秩序。与此同时,这类聚饮活动还不时会引发大小风波,将权力斗争或人事纠纷牵扯出来。宋代朝野虽皆知官场酒风过盛,但却难以遏制,其根源除了以往历代共性的因素外,其时代根由则主要与统治集团对饮酒问题的态度以及相关的制度规则存在直接的关联。
关键词:官场;酒风;宋朝;饮乐;士大夫
作 者:陈峰,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关于中国民族理论构建的再探索摘 要:民族应该划分为狭义民族和广义民族两种,狭义民族是指具备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四大特征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民族六大特征的具体的某一个民族共同体,如汉族、匈奴族、蒙古族等等;广义民族则指具有或某种程度具有民族特征的包括两个狭义民族以上的多个狭义民族的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游牧民族、中华民族(即国族)等等。目前一些学者所引用的西方和日本学者有关民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民族定义,不过是广义的“国族”定义而已,既不包括狭义民族,也不包括其余的广义民族,不能颠覆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概念。从西方传入的“族群”概念涵义模糊,如果说“族群”是处于“政治共同体”的“民族”下位的话,那么,“族群”就具有发展成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并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必然前景,是十分有害的;如果说“族群”是指斯大林所说的具有四特征的“民族”下位的话,不见得比斯大林所说的“部族”高明多少;如果说“族群”是指斯大林四特征的民族的话,更没有必要用“族群”颠覆“民族”。我国学者已经在吸取、改造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民族理论体系,没有必要以西方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的民族理论为圭臬,并按照他们的理论用“国族”和“族群”去颠覆民族,应该形成我们自己的有关民族理论的话语权。
关键词:民族;国族;族群;斯大林民族理论
作 者:赵永春,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李玉君,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
论中国古代文献传统的历史独特性——基于中西比较视野的思考
摘 要:中、西文献传统没有高下之分,只有特色不同。基于中西比较的视野考察中国古代文献,可以发现其历史特色主要体现在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第一是具有独特的连续性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书写系统独一无二,文献书面语一以贯之,从而使文献成为文化连续的核心因素;第二是文献整体在各个方面保持稳定,始终遵循着其内在规律发展演化,反映出中国思想原则对文献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第三是“印刷资本主义”晚至近代方才出现,中国古代文献主要是以精英文献为主,通俗文献仅扮演沟通大小传统的角色,二者合力,加强了古代中国“古典共同体”的持续稳固。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献;书籍;印刷术;精英文化;中国文明;图书馆
作 者:赵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春秋》《左传》十二公文本的生成及蕴意摘 要:《春秋》《左传》有十二公,《史记》《汉书》有十二本纪,中国早期史书形成以十二为体的传统,人们多认为与孔子和《春秋》有关,但各家围绕孔子和《春秋》所作的种种解释或多或少有不通之处,根源是十二之体非《春秋》所创。十二之体最早生成于“《左传》原本”的十二公,源自史官所熟悉的历法数字十二及月令文献的十二月体。左丘明以十二表达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历史哲学,借这一“天之大数”赋予史书以神圣性和权威性。《左传》十二公也说明其作者就是与孔子基本同时的那个左丘明。“《左传》原本”是孔子教授《春秋》的参考资料。因为《左传》只记载十二公的历史,故孔子重点讲授这十二公《春秋》,所以,只有这十二公《春秋》流传、保存到今天。
关键词:《春秋》;《左传》;十二公;左丘明;孔子
作 者:董芬芬,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章句学兴衰史——兼论汉代儒术的统一与今古学的升降
摘 要:章句学的兴起与汉王朝中央集权的过程密切相关,章句的体式特征、兴衰原因和历史价值也需要重新研究和评价。与“往古传记”相比,章句具有依经为说、完备封闭等特征,适用于政府主导的教育与选官制度,满足了汉武帝思想文化统一的要求。汉王朝利用儒术加强集权,但对儒术的过度支持却又使之异化为动摇汉王朝统治的依据。有鉴于此,东汉王朝管控和垄断儒术,经过删定的家法章句也由此稳定下来,成为当时“今文学”的文献载体。两汉今文学的强盛缘于皇帝—平民对地方豪强的抑制,章句的政治功用一是为皇帝集权提供理论支持,二是为全国教育、选举制度充当法度。东汉世家豪族的崛起动摇了今文学的社会基础,章句也因其功用而被其他方式所替代而走向衰亡。过去对章句学的毁訾多出于门户偏见,实际上,章句学自有存在的合理性与历史贡献,其解经理念也多为后世注释体式所继承。
关键词:章句;思想文化;统一;今古文经学;经学史;经解体式
作 者:樊波成,华东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行走的书簏:中古时期的文献记忆与文献传播
摘 要:在东汉到唐的几百年间,物质文献因纸张逐渐代替竹帛而发生重大变革,与之同步发生的另一个重要的文献史现象是,文献记忆极度兴盛,记忆成为纸张之外另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由文献记忆形成的“记忆本”,被当时人视为版本学意义上的文献形态,它全套移植了写本从制作到校勘各个步骤的概念,并可以与写本自如互校。记忆本较写本更为易得、易读、易检、易携,它迫使物质文献不断自我改进,以期尽可能模拟到记忆本之优长,使读者从记诵中解放出来。文献记忆和物质文献共同参与了中古文献的形成和流通,中古文献史的面貌,要比学界过去认识的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