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把手机名字改成了坚果,创始人罗永浩还是无法抹去大家对“锤子”的深刻印象。
近几个月罗永浩又在微博上活跃了起来,这在以前通常是新品发布前的常规预热,不过这次老罗全然不提新机,而是频频为参与的电子烟品牌宣传站台,不免让锤粉们有些失望,回顾锤子科技的的发展历史,起伏一直比较大,好几次新机发布都经历了重大挫折,但最后又都能安然挺过,这次,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
先是出售部分专利使用权给字节跳动,然后又把锤子手机的SmartisanOS系统卖给了它们,有了字节跳动充裕的资金,锤子的软硬件部门算是暂时保住了,该干活继续干,只是做得还是不是手机就不得而知了。
软件创新真的够颠覆?
与小米一样,锤子进入手机行业也是从系统做起,2013年推出Smartisan OS,凭借其不跟风的拟物化UI设计以及一些特色功能也吸引了一小批粉丝,当然这些原始用户大部分自然是罗永浩的粉丝转化而来,对其设计的产品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
后来,Smartisan OS的每次大版本更新都会加入一些极具特色的功能,比如“大爆炸”、“一步”、“闪念胶囊”等等,让一时沉闷无聊的科技圈增添了许多话题和期待,即使从实用性上来说这些带有强烈“锤子式”创新的功能也确实显得比较人性化,后面也被很多其他手机厂商借鉴使用,所以软件方面一直是锤子的强项,包括一些独立的应用如“锤子便签”、“handshaker”等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打开微博也能经常看到用锤子便签编辑发布的长文。
乔布斯曾说过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无论是Mac还是iPhone,虽然它们有一个漂亮的外壳,很核心竞争力还是在系统。确实,IOS的易用性为它招揽了大批用户,而一旦踏入了苹果的整个软件生态圈,再想出来就比较麻烦,这就是苹果的独到之处,你用的时候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觉得手机本该如此,但当你一旦切换到其他移动操作系统,总会想念iOS的种种好处。
同样,罗永浩也是这样定位锤子科技的-是一家靠软件驱动的公司。那么既然锤子在软件方面的创新那么多,同样也主打简洁易用的特点,为什么用户就积累不起来呢?答案想必老罗自己也很清楚,这些所谓的创新都是“痒点”创新,用着会舒服一点,但是不用也没关系,苹果的创新就不一样,无论是最开始的全屏多点触控操作、还是把音乐数字化装进口袋,甚至于后面的指纹解锁和face ID……现在的我们恐怕不能接受少了其中任何一项的智能手机吧,这就是所谓的“痛点”颠覆式创新。
老罗当然也急切的想要这种颠覆,于是,TNT大屏操作系统来了。
TNT以手机为主要硬件载体,只要连接市面上的主流显示器,都可以很方便的进入这个从手机系统优化而来的大屏操作系统,和苹果一样,TNT也想从操作方式上去进行颠覆创新,相比于已经非常成熟的触控操作方式,TNT加入了大量的语音操作,用touch(触摸)&talk(语音)的方式来重塑用户的交互习惯,但是结果可想而知,在操作体验上它远不够传统触控方式高效,用户体验大打折扣,在性能上它也不及传统笔记本更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而且专业软件少之又少,看来TNT想把手机和电脑结合,确实只能等下一个十年再看看了。
当年苹果把一个超前的想法和较为成熟的技术结合起来创造出了iPhone,而锤子有超前的想法,却遗憾没有成熟的技术和软件配合。
天生骄傲,也会低头
锤子手机的硬件也是其一大特色,同样不跟风的工业设计让它的外形独树一帜。
不过第一代产品T1发布时就遭遇了当头棒喝,由于老罗对设计和工艺近乎变态的要求使其良品率大大降低,出货成了大问题,很多锤粉订购之后好几个月迟迟收不到货而纷纷退款,“下一部一定支持”的梗最初也诞生于此。
吸取之前T1定价过高的教训,随后锤子推出了入门机型坚果,899起的售价和、靓丽的外观暂时为锤子挽回了一些局势,随后锤子的偏执又回来了,2015年底T2发布,这款产品同样体现了锤子对工业设计的极致追求,取消电源键、SIM卡槽和音量键合二为一、全金属无断点边框等等。但由于发布时间问题,配置已经稍显落后,没有指纹识别、处理器还是弱一级的骁龙808,让它在一众旗舰机面前竞争力大打折扣。这也是继T1之后,锤子遭受到的第二次重大危机。
一年后,锤子发布了被老罗称为是锤子工业设计史上耻辱的M1系列,没想到就是这个耻辱机,却救了锤子科技一命,虽然这代产品设计上没有什么亮点,而且极像iPhone,但是最新的处理器、指纹识别、大电池、快充、NFC等旗舰配置一应俱全,全面拥抱市场,自然也获得了不错的反馈,销量喜人,锤子也从从这里开始进入稳定状态。
2017年锤子突然发力中端市场,推出综合素质出色的坚果pro,外形上不失“锤子”本色,配置上给足诚意,加上合理的价格,让这款机器的销量持续走高,据说达到了百万量级。随后的pro2、坚果3、都延续了这个套路,没有太亮眼的成绩,但也还算平稳,直至R1和TNT发布。
虽然R1作为一款旗舰本身问题不大,但是TNT工作站高达9999的售价太过“吓人”,重点是它的交互系统实用性并没有那么高,加上发布前被老罗疯狂拔高预期,导致实际发布时被很多网友认为“货不对板”,甚至连很多忠实锤粉也表示失望。
尽管口碑大跌,锤子最后依然坚持发布了坚果pro 2s,这也是锤子科技目前为止的最后一部手机,依旧是一款均衡的中端产品。不过这一次,锤子并没有吸取教训,把重点落在了新功能“无限屏”和子弹短信上,后来的结果如大家所见,“无限屏”新鲜过后没有带来太大的实用性,子弹短信经历短暂的火爆后也因为无法留住用户而偃旗息鼓。
都赖老罗?
老罗的营销能力毋庸置疑,“一个人顶一个营销团队”并非浪得虚名,在微博上随便的一句话都能掀起巨大的话题热度,但这也全非好处,大家对老罗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口无遮拦、“花式吹牛”的样子。因此很多人也会把锤子的失败归咎于他,“低调点不行吗”、“老罗要是能少说两句锤子早成了”、“非得怼友商来凸显自己吗”?……所以,老罗要是克制一点,锤子真就不会落到如今的困境了吗?
事实上,核心竞争力还是产品、T1、T2硬件的落伍;M1销量不错却失去自己设计的特色,好不容易有坚果pro这个“爆款”却没好好把握,后面又把重心放在了TNT身上,一顿狂吹之后实际产品还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反观现在任何一款大卖的机器,虽然都有各自的营销噱头,但产品力依旧是强劲的,华为p30 pro、一加7pro、OPPO Reno…哪一部没有实打实的亮点,噱头能吸引人,但留不住人,现在智能手机选择那么多,甚至什么品牌忠诚度都不是最重要的,用户只会为良好的产品体验买单。
锤不死的锤子?
经历了无数风波之后,锤子沉寂了大半年,复出看起来是遥遥无望了。但是根据最近smartisan OS官博的活跃度和锤子科技产品经理朱海舟的微博显示,似乎未来不久还会有新品发布,看样子内容还不少,不知道这次锤子会不会像之前那样再次站起来,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
锤子科技如今走到了第七个年头,是不是锤不死不知道,但至少罗永浩看起来还是那个不怕打脸,天生骄傲的罗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