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这个时代的新“蝴蝶效应”。
当中国上海因为疫情城市节奏放缓,美国加州的果粉可能买不到最新的iPhone14;深圳南山外贸员小何对于智能手表外壳颜色的选择,决定了3个月后印度新的流行色。
数字化时代,全球经济、文化的壁垒正在被打破,而语言上的无障碍交流沟通,是深化全球沟通合作的重要一步。
3000年前的周朝有关于翻译最早的记述,做的是翻译北方民族语言的活;600多年前明朝地理大发现,中西文明间的翻译由此开始;到了2022年,中国国际消博会上科大讯飞提前展示的翻译机4.0新品,则代表了中国AI翻译的前沿技术。
交流建立在某一共同平台上,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在中间作为桥梁,那么操着南腔的人和讲着北调的人交谈就如鸡同鸭讲。
现在,一个印度口音英语的印度人,一个讲粤语的广东老板,一个东北口音十级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在一张会议桌的两端,毫不费力地进行沟通。
一 为什么AI翻译越来越流行
《圣经》中记载:
人类为了挑战上帝权威,想联合起来修建通往天堂的“巴别塔”,而上帝为了阻止人类把语言偷偷改变了,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自此各自孤立。
现在人类用机器打破了沟通的隔阂,从翻译单词、简单句子到翻译整篇文章,进而翻译人声,到现在不仅能做到“拿起说,放下译”,还能识别口音方言翻译……
美国调查公司Global Market Insights预测,2020年的翻译市场规模为6.5亿美元,到2027年将增加3.6倍,达到30亿美元。
这也和“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讯飞“实现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的目标不谋而合。
AI翻译正在变得普世,生活中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
机器翻译并非新事物,早在1954年IBM 701计算机就完成了史上首例机器翻译。
直到21世纪初,机器翻译虽然也小限度地应付了少数人部分跨语言沟通需求,但是效果都差强人意。
2012年,专注人工智能和语音的科大讯飞开始入局AI翻译的研究,AI翻译机的呼声愈涨。AI翻译机还未面世就被贴上“很好很强大”的标签。
毫无疑问,较之普通机翻,AI翻译机既更快、更准、更专业、更全面,也能赋能跨语言沟通交流更自然流畅。
但要想真正做到“信达雅”,AI翻译和普机翻译其实都面临着同样的技术挑战,而且需对标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比如准确率的问题。
机器学习语言的能力日趋完善,生活语库的完整性让日常生活翻译完全没问题,但在面对专业领域时,极生僻且精准度要求极高的词汇表达,并不那么容易。
很多场合的翻译都需要快速处理,无论是专业的发布会、正式的商务沟通,还是日常交流,语言沟通的丝滑性都很重要。
第三是离线环境及复杂场景下的翻译。
我们知道很多翻译刚需的环境并不是都网络通畅,地区偏远、地势复杂的地方需要翻译能够离开网络。另外翻译场景并不仅是安静的发布会现场,更多的是旅游时候热闹的街头、嘈杂的展览会现场,甚至是机器声轰鸣的工地……能够离线,并准确识别声音和翻译,成为AI翻译的难点。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口音问题。
二 AI翻译的新标准再拔高
《奇点临近》 :人类技术一直是在加速进步。总有一天,我们人类一秒钟所造成的技术进步和对文明的贡献,将超过我们之前上万年所做的一切。
这在也反应在AI翻译机的面市和迭代上。
2016年被认为是AI翻译机元年。
这一年11月,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晓译翻译机1.0成为“AI翻译机开创者”;两年后2018 年讯飞翻译机2.0行业首发医疗、金融、计算机三大行业AI翻译;2019年讯飞翻译机3.0能提供实时双语字幕;2021年讯飞双屏翻译机开启跨屏翻译时代。
“信”讲究的是翻译的准确性。
讯飞翻译机4.0能够0.5秒闪译,支持83种语言在线翻译,16种语言离线翻译,语种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5种中文方言与英语互译,2种民族语言与普通话互译,此外,还支持16个行业语言翻译,涵盖了出国旅游、外贸商务、外语学习等绝大多数的翻译刚需场景,其中中英翻译达真人专八水准。
而“达”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文辞通顺明了,所带来的翻译沟通过程也得自然舒畅。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能不能正确译出方言对于翻译机绝对是个考验,一旦解锁方言翻译,那么即使没有标准普通话,也能被准确翻译。
如果说基于深度学习AI翻译实现“达”的语义明了没那么难,那体验过程种的“达”就是一个新挑战了。
如何能让跨语言沟通实现同语种间的自然感?
讯飞翻译机4.0在软硬件上下足功夫,给出三个创新。
其一,机身整块5.05英寸的专业高清翻译屏,并创新分屏双向显示,既让屏幕翻译信息能一屏尽览,也方便面对面交流时对话双方能聚焦各自信息,方便阅读;
其二,创新采用正面无按键设计,并首发免按键模式,在此模式下,4.0可通过手持机器的姿态变化检测进行自动收音、识别和翻译,让用户拿起说,放下译;
其三,创新设计灯光语言,语言翻译时,顶部呼吸灯闪烁即表示正在收音识别,直观呈现翻译机工作状态,对话双方更好掌握说话时机。
“信”和“达”实现了,但承载文化交流的深度价值”雅“就要求更高。
我们可以通过翻译内涵丰富的中国古诗,来评价AI翻译的“雅”度。
以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例,诗句表达的意思是“思念、怀念远方的亲友”。
在缩短“翻译时间”上,讯飞翻译机4.0实现了“拿起说,放下译”的快速信息传递,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像使用母语一样轻松对话,十分丝滑。
与此同时,4.0更加人性化,真正做到了简单便捷,支持WiFi、共享热点、蓝牙、SIM卡、全球上网流量卡5种上网方式,并支持购买122个国家的上网流量卡,还能充当移动WiFi,将网络共享给手机或电脑使用。翻译记录和结果还能同步到手机、电脑端,方便后续查阅和使用。
作为智能翻译机品类的领导者,科大讯飞自2016年发布首款智能翻译机后持续领先市场,占据各类测评品类首位。
讯飞翻译机能在消费者、市场、专业评测上被认可,离不开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领域23年的潜心研发。
在语言领域,科大讯飞翻译越来越成熟。
第十六届国际语义评测大赛上,科大讯飞获得“多语种新闻相似度评测任务”、“语种惯用语识别任务”、“多语种复杂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三项重量级冠军,展示了其在多语种语言理解领域的技术硬实力。
同时“离线翻译”作为翻译机核心的杀手级能力,行业内能真正实现离线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的公司并不多。
“从技术中来,到产品中去”,让科大讯飞的业绩越来越优异。
科大讯飞2021年财报显示,科大讯飞消费类硬件销量同比增长140%,GMV增长152%,京东天猫双平台 GMV增速超过 80%。智能硬件2021年实现营收12.37亿元,同比增长41.63%,占总体营收的6.75%。
消博会上,讯飞翻译机作为官方指定用机,不仅为参会者提供无障碍沟通的翻译服务,还和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海南自贸港多语种服务目标的落实,合力破除跨语言沟通的壁垒。
消博会之外,讯飞翻译机在各大国际国内重要会议上早就频繁出现:广交会、迪拜世博会、世界智能大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被誉为国际盛会“ 翻译标配”的讯飞翻译机,甚至还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很多政要精英。
对科大讯飞来说,翻译机不仅是人类跨语言的翻译,用 AI 持续赋能各行各业的无国界交流;更是对中国科技硬实力的“翻译”,让全世界更多人感受到精品国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