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QL中有一类函数叫做聚合函数,例如sum()、avg()、max()等等,这类函数可以将多行数据按照规则聚集为一行,一般来讲聚集后的行数是要少于聚集前的行数的。但是有时我们想要既显示聚集前的数据,又要显示聚集后的数据,这时我们便引入了窗口函数。窗口函数又叫OLAP函数/分析函数,窗口函数兼具分组和排序功能。
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Hive窗口函数详解,剖析各种窗口函数(几乎涵盖Hive所有的窗口函数);
第二部分是窗口函数实际应用,这部分总共有五个例子,都是工作常用、面试必问的非常经典的例子。
窗口函数最重要的关键字是 partition by 和 order by
具体语法如下:XXX over (partition by xxx order by xxx)
特别注意:over()里面的 partition by 和 order by 都不是必选的,over()里面可以只有partition by,也可以只有order by,也可以两个都没有,大家需根据需求灵活运用。
窗口函数我划分了几个大类,我们一类一类的讲解。
1. SUM、AVG、MIN、MAX
讲解这几个窗口函数前,先创建一个表,以实际例子讲解大家更容易理解。
首先创建用户访问页面表:
给上面这个表加上如下数据:
-
SUM()使用
执行如下查询语句:
执行如下查询语句:
第一条SQL的over()里面加 order by ,第二条SQL没加order by ,结果差别很大
所以要注意了:
-
over()里面加 order by 表示:分组内从起点到当前行的pv累积,如,11号的pv1=10号的pv+11号的pv, 12号=10号+11号+12号;
-
over()里面不加 order by 表示:将分组内所有值累加。
AVG,MIN,MAX,和SUM用法一样,这里就不展开讲了,但是要注意 AVG,MIN,MAX 的over()里面加不加 order by 也和SUM一样,如 AVG 求平均值,如果加上 order by,表示分组内从起点到当前行的平局值,不是全部的平局值。MIN,MAX 同理。
2. ROW_NUMBER、RANK、DENSE_RANK、NTILE
还是用上述的用户登录日志表:,里面的数据换成如下所示:
-
ROW_NUMBER()使用:
ROW_NUMBER()从1开始,按照顺序,生成分组内记录的序列。
-
RANK 和 DENSE_RANK 使用:
RANK() 生成数据项在分组中的排名,排名相等会在名次中留下空位。
DENSE_RANK()生成数据项在分组中的排名,排名相等会在名次中不会留下空位。
-
NTILE的使用:
有时会有这样的需求:如果数据排序后分为三部分,业务人员只关心其中的一部分,如何将这中间的三分之一数据拿出来呢?NTILE函数即可以满足。
ntile可以看成是:把有序的数据集合平均分配到指定的数量(num)个桶中, 将桶号分配给每一行。如果不能平均分配,则优先分配较小编号的桶,并且各个桶中能放的行数最多相差1。
然后可以根据桶号,选取前或后 n分之几的数据。数据会完整展示出来,只是给相应的数据打标签;具体要取几分之几的数据,需要再嵌套一层根据标签取出。
3. LAG、LEAD、FIRST_VALUE、LAST_VALUE
讲解这几个窗口函数时还是以实例讲解,首先创建用户访问页面表:
表中加入如下数据:
-
LAG的使用:
LAG(col,n,DEFAULT) 用于统计窗口内往上第n行值。
第一个参数为列名,第二个参数为往上第n行(可选,默认为1),第三个参数为默认值(当往上第n行为NULL时候,取默认值,如不指定,则为NULL)
解释:
-
LEAD的使用:
与LAG相反
LEAD(col,n,DEFAULT) 用于统计窗口内往下第n行值。
第一个参数为列名,第二个参数为往下第n行(可选,默认为1),第三个参数为默认值(当往下第n行为NULL时候,取默认值,如不指定,则为NULL)
-
FIRST_VALUE的使用:
取分组内排序后,截止到当前行,第一个值。
-
LAST_VALUE的使用:
取分组内排序后,截止到当前行,最后一个值。
如果想要取分组内排序后最后一个值,则需要变通一下:
注意上述SQL,使用的是 FIRST_VALUE 的倒序取出分组内排序最后一个值!
此处要特别注意order by
如果不指定ORDER BY,则进行排序混乱,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上述 url2 和 url55 的createtime即不属于最靠前的时间也不属于最靠后的时间,所以结果是混乱的。
4. CUME_DIST
先创建一张员工薪水表:
表中加入如下数据:
-
CUME_DIST的使用:
此函数的结果和order by的排序顺序有关系。
CUME_DIST:小于等于当前值的行数/分组内总行数。 order默认顺序 :正序
比如,统计小于等于当前薪水的人数,所占总人数的比例。
解释:
5. GROUPING SETS、GROUPING__ID、CUBE、ROLLUP
这几个分析函数通常用于OLAP中,不能累加,而且需要根据不同维度上钻和下钻的指标统计,比如,分小时、天、月的UV数。
还是先创建一个用户访问表:
表中加入如下数据:
-
GROUPING SETS的使用:
grouping sets是一种将多个group by 逻辑写在一个sql语句中的便利写法。
等价于将不同维度的GROUP BY结果集进行UNIOn ALL。
注:上述SQL中的GROUPING__ID,是个关键字,表示结果属于哪一个分组集合,根据grouping sets中的分组条件month,day,1是代表month,2是代表day。
上述SQL等价于:
-
CUBE的使用:
根据GROUP BY的维度的所有组合进行聚合。
上述SQL等价于:
-
ROLLUP的使用:
是CUBE的子集,以最左侧的维度为主,从该维度进行层级聚合。
比如,以month维度进行层级聚合:
把month和day调换顺序,则以day维度进行层级聚合:
结果如下:
这里,根据日和月进行聚合,和根据日聚合结果一样,因为有父子关系,如果是其他维度组合的话,就会不一样。
1. 第二高的薪水
难度简单。
编写一个 SQL 查询,获取 Employee 表中第二高的薪水(Salary)。
例如上述 Employee 表,SQL查询应该返回 200 作为第二高的薪水。如果不存在第二高的薪水,那么查询应返回 null。
这道题可以用 row_number 函数解决。
参考代码:
更简单的代码:
OFFSET:偏移量,表示从第几条数据开始取,0代表第1条数据。
2. 分数排名
难度简单。
编写一个 SQL 查询来实现分数排名。
如果两个分数相同,则两个分数排名(Rank)相同。请注意,平分后的下一个名次应该是下一个连续的整数值。换句话说,名次之间不应该有“间隔”。
例如,根据上述给定的 Scores 表,你的查询应该返回(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
参考代码:
3. 连续出现的数字
难度中等。
编写一个 SQL 查询,查找所有至少连续出现三次的数字。
例如,给定上面的 Logs 表, 1 是唯一连续出现至少三次的数字。
参考代码:
4. 连续N天登录
难度困难。
写一个 SQL 查询, 找到活跃用户的 id 和 name,活跃用户是指那些至少连续 5 天登录账户的用户,返回的结果表按照 id 排序。
表 Accounts:
表 Logins:
例如,给定上面的Accounts和Logins表,至少连续 5 天登录账户的是id=7的用户
思路:
-
去重:由于每个人可能一天可能不止登陆一次,需要去重
-
排序:对每个ID的登录日期排序
-
差值:计算登录日期与排序之间的差值,找到连续登陆的记录
-
连续登录天数计算:select id, count(*) group by id, 差值(伪代码)
-
取出登录5天以上的记录
-
通过表合并,取出id对应用户名
参考代码:
注意点:
-
DATE_SUB的应用:DATE_SUB (DATE, X),注意,X为正数表示当前日期的前X天;
-
如何找连续日期:通过排序与登录日期之间的差值,因为排序连续,因此若登录日期连续,则差值一致;
-
GROUP BY和HAVINg的应用:通过id和差值的GROUP BY,用COUNT找到连续天数大于5天的id,注意COUNT不是一定要出现在SELECT后,可以直接用在HAVINg中
5. 给定数字的频率查询中位数
难度困难。
Numbers 表保存数字的值及其频率。
在此表中,数字为 0, 0, 0, 0, 0, 0, 0, 1, 2, 2, 2, 3,所以中位数是 (0 + 0) / 2 = 0。
请编写一个查询来查找所有数字的中位数并将结果命名为 median 。
参考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