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汪洋,董楚玮,李智巧│国立浙江大学1930—1949年音乐美育管窥——以《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国立浙江大学日刊》为考察线索
2024-12-06 01:06
汪洋,董楚玮,李智巧│国立浙江大学1930—1949年音乐美育管窥——以《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国立浙江大学日刊》为考察线索 浙江大学

2023年第1期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国立浙江大学

1930—1949年

音乐美育管窥

——以《国立浙江大学校刊》

《国立浙江大学日刊》为考察线索

汪洋1,董楚玮2,李智巧3

1.浙江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4;

2.《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

浙江 杭州 310006;

3.浙江大学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58

摘要

国立浙江大学虽然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关注音乐艺术的发展,特别对于音乐活动的开展、音乐课程的设置尤为重视。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立浙江大学校刊》与《国立浙江大学日刊》为考察线索,从音乐游艺表演、音乐艺术交流、音乐社团组织、音乐名师名教四个方面基本可勾勒出1930年至1949年间国立浙江大学的音乐美育实践全貌,同时可以结合历史语境、时代价值等方面探讨国立浙江大学音乐美育的特征、形成缘由及其影响。

关键词

国立浙江大学;音乐美育;《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国立浙江大学日刊》

基金项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浙江近现代音乐声像图谱志研究”(21NDJC178YB)的阶段性成果

国立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一直以来重视音乐艺术的发展,在其前身——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时期,就已经开设有音乐选修课,后来对于音乐美育的探索更是从未间断过。特别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受到战争影响,学校院系调整,四处搬迁,办学条件异常艰苦,但音乐演出、社团活动等音乐美育实践却还是蓬勃开展。应该说,音乐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浙大人,不仅成为当时浙大人滋养心灵、提高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更是浙大人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精神力量。

 

01

《国立浙江大学校刊》

《国立浙江大学日刊》

基本概览

据统计,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浙大发行的报刊有:《浙江学报》《浙大学生》《国立浙江大学校刊》《求是周报》《国立浙江大学季刊》《国立浙江大学日刊》等。这些报刊有的是由学校官方创办,有的是学生自发组织创办。虽然部分报刊因战事或其他事因仅发行几期就停刊,但也有一部分报纸杂志一直延续办刊,成为推动浙大学术潮流的重要力量,是社团组织、思想交流、文艺普及的主要阵地。

笔者通过逐一梳理与筛选,发现其中两份刊物音乐资料丰富,即《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和《国立浙江大学日刊》(以下简称为《校刊》与《日刊》)。由浙大秘书处编辑并发行的《校刊》记载了从1930年至1948年浙大的校闻、毕业生消息、公牍、学生生活、体育、法规、讲演、文艺、布告、专载、统计等一系列与学生、教学息息相关的内容。该刊初为周刊,1936年改为日刊,1937年停刊,1938年复刊。由国立浙江大学日刊编辑部编辑并发行的《日刊》记载了从1936年至1949年浙大的一系列校园新闻和学校在行政、教学、研究等事务上的通知文件,有通告、布告、校闻、讲演、书报评介等若干大类。关于《校刊》与《日刊》上刊载的音乐史料,全然不相重复,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1930年至1935年,关于浙大文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的相关音乐活动都记载在《校刊》中,1936年至1937年,则记载于《日刊》中,至1947年、1948年,又都记载于《校刊》中,1949年又记载于《日刊》中,因此二者共同见证了浙大在1930—1949年的音乐美育活动事项,为我们了解这段时期浙大音乐教学、音乐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史料。

 

02

《国立浙江大学校刊》

《国立浙江大学日刊》

的音乐美育内容勾勒

从《校刊》和《日刊》中摘选出来的有关音乐的内容共有63篇,其中《日刊》32篇,主要集中于“音乐室通告”和“校闻”两个板块。《校刊》31篇,主要集中于“校闻”和“学生生活”板块。笔者整理完《校刊》《日刊》后发现其中记载的音乐事项史料颇为丰富,音乐演出、艺术交流、社团活动、名师名教等都在刊物上有所反映。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音乐演出

《校刊》《日刊》记载的浙大音乐演出形式多样,以综合性的晚会为主,主要融入校园游艺活动中。“游艺”被称为浙大的校园特色传统之一,其过程包含大量的音乐内容:声乐、器乐以及京剧、平剧等戏曲,且往往与舞蹈、魔术、戏剧等形式一起表演。根据两本刊物的史料记载,音乐演出常常是观众爆满、好评如潮。

1.社团成立的游艺音乐晚会

作为一场游艺晚会,“校闻·文理学院”的《举行同乐会:新剧舞蹈》记载:

 

文理学院学生为庆祝学生自治会成立,并纪念五四运动起见,于五月四日晚,在大学礼堂举行同乐会。……游艺节目有新剧跳舞丝竹电影等,来宾都四百余人,演奏历六小时云。新剧由男女学生合演……来宾表演由储丝竹君之胡琴独奏。殿以电影,至夜一时半,始行散会云。

 

内容透露出三点讯息:其一,在1930年文、理学院还未分开之时,举办这样一场游艺晚会的目的在于庆祝学生自治会的成立以及纪念五四运动;其二,举办地点在大学礼堂,“来宾都四百余人”说明参与的人数不少,继而说明游艺活动相比一般的小型音乐会、分享会,场面更为隆重、盛大,参与人数更为广泛;其三,游艺节目多样,属综合性晚会,不仅有新剧《白茶》《车夫之家》《孔雀东南飞》,还有舞蹈、胡琴独奏、电影放映等。

2.节日纪念的游艺音乐晚会

“学生生活·报国新讯”的《革新纪念游艺大会盛况追记》记载:

 

十月十八,为工院革新纪念日……已见前期本刊。……首为科天影君之魔术,继以叶茂文君之三弦拉戏……次有惠兴女中暨姚女士等之歌舞,本校陈承弼先生之梵哑铃,早已蜚声杭市……真是不可言喻。同时唐丽玲女士之钢琴独奏,清脆和谐,固为伊拿手杰作……游艺至此,已成告一段落。以下则全为平剧。

 

工学院为庆祝“革新纪念日”举办游艺晚会,地址设秘书处大礼堂,“来宾不下二千余人”,音乐节目有“三弦拉戏”“京二胡”“梵哑铃”“钢琴独奏”等,可见音乐演出盛况空前且节目多元,特别是在下半场专门邀请了杭州市春和票社表演平剧(即京剧),体现当年传统戏曲在杭州的盛行。

相同内容的记载还有:“文理学院学生于十一月十八日晚举行本院成立五周年纪念游艺大会,是晚节目颇多,有艺专乐社之西乐合奏,储师竹先生之二胡独奏,何志行女士之口琴独奏,及话剧平剧等。”纪念日游艺,通过欣赏音乐等手段,使得身心得以放松并达到纪念之目的。

3.欢送毕业的游艺音乐演出

 

八点钟光景,音乐会开始。艺专的男女同学,表演得非常娴熟。费曼尔女士,江一麟先生,李健先生的三重奏,作为起始的节目。其次为李健先生的大提琴独奏,王九云女士钢琴独奏。一时高山流水,博得掌声不少。……本校口琴专家张君与林君,吹了一曲说不出优美的调子。……下面是游艺大会……一时视线都集中于那五光十色的舞台上。这样武的,文的,刚性的,柔性的一幕幕的演下来,已是十二点钟的模样。

 

这里的“音乐会”是专业性较强的纯音乐会,作为游艺大会前一个单元单独设立。报道不仅记载了具体的节目内容,也对现场的表演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如“博得不少掌声”等,还有对演奏者技巧的评价之辞,如“像这样高明的音乐技术,是很难得有机会欣赏到的”。

除此之外,还有“学生生活”的《学生自治会游艺大会订本月廿二晚举行:游艺节目丰富精彩戏剧团亦参加表演》、“校园零讯”的“上星期六,学生自治会举行文艺晚会”、“校闻”的《外文系戏剧班举行文艺晚会》等。这些游艺活动主办方部分是学生自治会,部分是个别系科,且节目涉及小提琴、钢琴、声乐、二胡、口琴、平剧等。显然,在此类游艺活动中,音乐占据重要地位,甚至部分节目从游艺中脱离出来,单列为“音乐会”。

4.募捐活动的游艺音乐演出

汪洋,董楚玮,李智巧│国立浙江大学1930—1949年音乐美育管窥——以《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国立浙江大学日刊》为考察线索

浙大在募捐活动中也积极运用游艺演出活动:

 

本市专门以上之五校,即本校、之江、医药专门、中医、艺专等,为援绥起见,特发起举行游艺大会,已经筹备就绪,前晚在本校举行第二次会议,决议于十九日举行游艺大会,日场下午一时半,夜七时半起,每场时间五小时,节目有本校及两医校之平剧、魔术,艺专之话剧,之江之音乐等共约十余种,票价分二元、一元、五角三种,会场将借用联华电影院云。

 

综上所述,游艺活动已经基本融入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中音乐演出常常规模较大,师生皆有参与,活动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这时候的“游艺”并非仅仅是娱乐游戏性质,而是一种艺术的呈现与才艺的展示。为此,浙大还专门成立“游艺指导会”把关游艺活动,提高演出质量:“本大学为提倡学生课余高尚娱乐起见,自本学期起特组织游艺指导委员会,聘胡寄南、熊洛生、俞素青、陈承弼、米协尔、张继英、严济宽等七先生为该会委员,以胡寄南先生任主席。”

 

(二)艺术交流

除抗战期间被迫西迁的浙大结合当地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劳军演出、普及音乐教育之外,在杭期间的浙大则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积极融入区域音乐文化,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以及来杭的其他高校及音乐团体、音乐家等进行交流,共同举办音乐活动,提升校园美育氛围。

首先体现在与国内各大专院校的交流互动上。如“本校学生自治会为联络学生感情起见,特于四日晚在体育场举行联欢会,参加人数连本校同学在内,约在七千左右,杭市各专科学校亦派代表参加,济济一场,盛况空前。节目甚多,其中精彩者,有艺专生之《生产大合唱》《哑子背疯婆》及复旦大学《活报剧》等”。

其次体现在与国内其他音乐团体的交流上。“新疆青年歌舞访问团,于十五日下午四十分莅校……八时该团在健身房表演。……主席先致欢迎辞,简单说明了新疆的重要性,及新疆歌舞团来内地的重要意义……团契及浙大合唱团,由沈思岩先生指挥高歌插秧曲及真理的控诉等曲,以为佳宾助兴,历一小时而毕。……八时幕起,表演即开始,今晚的节目有《米尔牧舞》《快乐祖国》《塔吉克舞》《求爱》《晨舞》《娜芝古》《秧歌舞》《春天来了》《派力牙带歌舞》《天上有月吗》《巴坦歌舞》等……”

最后体现在主动邀请专业音乐家来校演出上。《日刊》1948年10月25日记载了周小燕应竺可桢校长邀请来校演唱事件始末:“25日晚,周小燕演出如期举行,由其妹徵佑伴奏,因健身房场地有限,仅900座位,教师分得300张票,学生600张票,学生需抽签决定,向隅者不少。”《日刊》1948年11月3日记载了马思聪应邀来浙大演出,沈思岩及浙大合唱团负责接待及安排演出事宜:“马先生在浙大共演奏四个节目,计于情曲,协奏曲安特,鲁莎抒情曲和西藏音诗。后者系马先生所创作,每一节目之中,均有分节,故历时较久……而每一节目之后,掌声雷动,历数分钟之久。最后马先生应听众要求,加奏一次,先后约两小时。”《日刊》1948年6月7日还记载了“管喻宜萱来校演出”消息:“1948年6月5日晚,为扩大筹募本校清寒学生奖助金,特请管喻宜萱女士(俗称管夫人)来校演出,地点在健身房,演唱节目有《教我如何不想她》及青海、蒙古等地民歌十三首,门票每张一万元法币。”从以上周小燕、马思聪、喻宜萱等音乐名家来校演出的信息考量,一方面反映了这样的专业音乐会还是比较少,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当时浙大管理层十分重视音乐名家的演出,专程邀请他们至学校举办各类音乐会,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交流能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共情性、包容性和表演性。双向交流互动一方面彰显了浙大作为高等学府的音乐艺术水平,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交流也欣赏到专业的、高端的音乐会演出,在互动中进步,体现了浙大师生好学向上的品性。也正是这样的交流,给当时稍显贫瘠的学校艺术氛围带来了一丝慰藉,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美育视野,因此格外有意义。

 

(三)社团组织

浙大自建校以来并无成立专门的音乐系科,除游艺音乐演出、艺术交流承担一定的音乐美育活动外,学校以及各院系师生还成立了各类音乐社团,组织与承办相应的活动,同时还进行各类音乐表演。记载于1930—1949年《校刊》与《日刊》上的各类音乐社团种类繁多,主要包含以下三类:

1.系列歌咏组织

浙大记载的最早的歌咏团为竺可桢主持校政后成立的浙大歌咏团(1936年春)。

 

兹为提倡正当娱乐,引起高尚意趣计,本学期拟组织浙大歌咏团,欢迎本校教职员同学报名加入,兹将应征须知数点列下:(甲)加入者须能认识五线谱;(乙)加入者于规定练习时间,须准时出席,无故缺席,每次罚洋五分,三次以上无故缺席,取消团员资格。……

 

此则材料呈现的是浙大歌咏团成立招新所要求的条件,规定能识五线谱的人才有资格加入,且加入后有严格的考勤制度。

“校闻·钢琴室播音”记录了浙大歌咏团团员有三十余人,练习地点在钢琴室,由王政声老师负责。

 

本校歌咏团,自王政声先生发起组织以来,报名加入者颇为踊跃……前晚(十一日)该团在音乐室举行首次练习,以人数过多,致后至者无立足之地。旋即开始练习Neapolitan Night全曲,由王先生详为解释指示,加之各同学之精神饱满,故结果非常良好,练习毕,当由全体团员中选出五人,为该团委员……。

 

每次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多样,甚至于表演结束后,还有观众撰写乐评。《聆音小记:前夕本校音乐演奏会志盛》记载了对1937年6月8日音乐会浙大歌咏团演出的评价,“渴望中幕开了……最先是混声合唱;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所以那晚上十阕中有半数是合唱或独唱”,“有时歌喉玉转,有时曼声泉绝”,“最后,我便要说到自己的glee club了,本校歌咏社唱的两首歌,唱得很有轻清美妙,庄严神圣之感,尤其是第二首歌St.Marg's bell,抑扬有致,轻重中度”。由此可见,当年浙大歌咏团的演唱技术较为高超,征服了听众。

同年秋天,在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下,浙大黎明歌唱队成立,主旨是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伴随学校西迁至广西宜山后,歌咏队规模扩大,约每半个月活动一次,进行救亡运动宣传,主要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如《救国军歌》(冼星海)、《抗敌歌》(黄自)、《五月的鲜花》(阎述诗)、《新编九一八小调》(吕骥)、《游击队歌》(贺绿汀)等。后来随着同样宣传抗日救亡的大家唱歌咏队成立,黎明歌唱队被取代。

回声歌咏队是浙大在广西宜山期间由部分学生组织的一个水平较高的歌咏队,以选唱黄自、赵元任等人的合唱作品为主,也有少数独唱。《精神总动员宣传游艺》记载了回声歌咏队的相关演出情况,本校“为唤起民众、激发抗战情绪计,乃于‘五卅’下午七时许在本市寄兴园举行游艺宣传,首由主席报告后,继请竺校长演讲《五卅之前因后果》,嗣开始表演,节目如下:

1.话剧 三江好;2.粤曲 王次铭,黄觉生,翁熙年;3.歌咏 回声歌唱队;4.话剧 破坏大队;5.歌咏 黎明回声歌唱队;6.话剧 黎明。是日表演,以不收票价,故本县民众参观者甚多,每演至紧张处,台下情绪,殊为激昂”。

1942年夏天,集合学校各类歌咏资源成立了代表全校的歌咏队——浙大歌咏队,由沈思岩担任指导,队员多达百余人,开展专业训练,盛极一时。1946年,学校迁回杭州后,又成立持续较长、规模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浙大合唱团,仍由沈思岩担任指挥,并聘请李树化和杨增慧为导师,开展专业合唱训练。合唱团除了演唱世界著名合唱作品外,还选唱具有民族性、群众性以及符合时代精神的合唱作品,同时举办大型唱片欣赏会,“浙大合唱团定于明日晚间六时半在工学院大礼堂楼上举行唱片音乐晚会”,节目有:管弦乐《圆舞曲》(采自《睡美人舞剧》,恰依科夫斯基)、女高音独唱《小岛之歌》(贝纳狄克脱)、管弦乐《〈艺术家〉序曲》(伐格纳)、《D长调小提琴协奏曲》(悲多汶)。

2.浙大口琴队

相较于蓬勃发展的歌咏队而言,浙大的器乐社团显然较少,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口琴队。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高工”命名的口琴队在浙大负有盛名。

 

高工口琴队,已于十六日由训育处布告征求队员,报名者颇为踊跃。二十日下午七时,假大讲堂开会成立,队员到者二十余人,音乐指导李健先生与训育主任严济宽先生均列席。……后议决每星期练习两次,以星期一星期四两日下午四时半至五时半为练习时间。

 

约1942年秋天,浙大学生服务社在遵义一个小学礼堂发起“四人口琴音乐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观演听众竟有二百余人,体现了口琴这一乐器在当年的流行,由此又诞生了近30名口琴爱好者组成的浙大口琴队。在烽火连天的年代,浙大口琴队发挥了其独特的美育功能。

3.浙江大学提琴会

 

近有同学发起组织提琴会(Violin Club),张贴通告,欢迎加入。兹照录其全文如下:1.凡浙大学生有提琴者,务请报名加入,不限技术。2.本会解决入门欠易,学习乏时,指导缺人,合伴少伴等种种困难。……

 

提琴会的成立旨在解决学生们自我练习遇到的困难,如缺指导、少伴奏等问题。后逐渐扩展到文、理、工三系,名为浙江大学提琴会:“在这新绿的初夏,从没有闻见的音乐团体成立了!该团体系文理工诸同学所组而成,名曰浙江大学提琴会。以陶冶性情促进技术为宗旨,组织简洁充实,拟于下学期开始进行练习。闻会长为许邦友君,事务为姚善友君,文书为林丽川君。同学中不论性别,有志于此者,可向以上三位询问一切云。”虽然这个社团组织是小众的,也是初级的,但体现出西方提琴艺术在浙大的滥觞与开端。

纵观而论,音乐社团的组织以及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学生们的统筹与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以及艺术修养的提升。不论音乐社团设立的最初目的是调剂生活、陶冶性情的美育情感培养还是配合进步力量服务于抗战,浙大师生们都意识到音乐社团组织的重要性。音乐社团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任务功能,并得到蓬勃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美育作用和团结优势。

 

(四)名师名教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浙大的音乐会演出、音乐交流与社团组织仅依靠学生们和部分学院的积极响应是不够的,还有音乐名师们的默默奉献。他们共同耕耘了浙大的音乐美育,专注于钢琴且为浙大音乐教学主力的王政声,专注于声乐且在歌咏运动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的沈思岩,专注于美育的丰子恺,还有从法国留学回来后曾在杭州艺专从事过专业音乐教学的李树化等。

钢琴家王政声,1931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后留校任教,1935年到浙大任音乐教员。他被称为“钢琴家”的原因在于其弹奏技术绝伦,“王振声先生是位钢琴天才者,他已弹了钢琴十数年,他的手法真是熟练无比”,“王政声先生的钢琴技术,可说是‘出神入化’的成熟了,但是他尤以为未足,天天把极难的钢琴谱,训练手指方面之运用,这与他将来钢琴的成就上,实在有很大的帮助的……天才不过是长久的忍耐和不断的努力,王先生这样的努力,也是中国音乐界之光荣”。

另外,王政声还承担着杭州歌咏社的指导工作:“本市中西男女合组的杭州歌咏社,素来是人人所称道的一个音乐的团体,亦可说是杭州音乐界之权威者,少年钢琴家王政声先生,便是该社的指导者,据王先生说,在最近的将来,他们要举行一个全杭州市扩大音乐会,爱好音乐的同志们,大家忍耐地等着吧!”他也承担相关活动的伴奏工作:“闻此次演奏中有艺专高材生费美尔女士Volin Solo,并由王政声先生为之伴奏钢琴,届时当必有一番盛典也。”至1939年,在浙大公布的各院系公告课程中,王政声还担任“音乐欣赏”“钢琴”与“歌唱”的授课,所以,将他称为浙大音乐教学之主力一点不为过。

更令人难忘的是在1944年年底,贵州独山失守,贵阳也岌岌可危,一时遵义人心惶惶,许多人准备逃往四川,这时沈思岩在丁字口的电影院里指挥合唱团高唱“中国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沈思岩秉持“音乐为武器”的思想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极大地鼓舞了浙大学子的爱国士气。

为配合当时歌咏运动,沈思岩还在教学、表演之余持续进行音乐创作,其中《合唱曲集》第一集中的四首四部合唱《战歌》《民主胜利颂》《真理的控诉》和《贵州谣》多次上演。“严肃的音乐工作者并没有丢开五线谱纸……《贵州谣》的作者沈思岩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作者久临其境,仔细记录下这些人民的感情,加以合于作曲法的整理,改编为混声四部合唱。去春曾首次在杭州由浙大合唱团唱出,沈思岩先生亲任指挥。因为这是真正人民的声音,在泥土中生根的感情,故能获得一致好评”,“后日为该团本学期第一次练习,所唱歌曲有……及贵州谣,后者为沈思岩先生所作,沈先生最近又作《八月的桂花》一曲,现正在印刷中,不久亦将于音乐会中演出”。

作为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的李树化从1945年10月开始到浙大任教。虽然他留学法国,也曾在杭州艺专、福建音专等专业院校任教,但在浙大主要教授一、二、三年级法文课程,业余担任多场校庆音乐会的指导和浙大合唱团导师。《校刊》与《日刊》记载的“指导栏目”明确刊有李树化名字的节目单有1947年校庆音乐会、1947年浙大合唱团团员总名单、1949年春季音乐会等。在1947年的校庆音乐会节目单上,李树化除担任校庆主要指导工作外,同时还表演钢琴独奏肖邦作品Valse(Op.1 No.2)和担任《校歌》、Spring、《男生复三部重唱》的钢琴伴奏。由于他在浙大主要承担法语教学,所以从《校刊》与《日刊》中无法找寻更多关于李树化个人的专业音乐教学记录,但在其指导下的浙大合唱团发展得生机勃勃,体现了作为一名专业音乐家为推动浙大音乐美育事业做出的种种努力。

除此之外,浙大还聘请校外艺术名家特别是戏曲名家一同参与学校美育活动,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戏曲当年流行的程度以及学校对戏曲的重视。如在京剧社成立之初,就聘请了井衫、谭鑫培、陈德霖等进行戏剧指导,后举行汇报演出。“自十八年度上学期,由同学发起组织京剧社后,当时加入社员,不过二十余人,然均具有相当根底;礼聘导师井衫,系谭(鑫培)陈(德霖)之同年学友,苍颜白发,循循善诱,社员因此勤奋学习”。

综上而言,浙大的音乐名师在美育思想的语境下既注重对音乐技能的训练,又为学生提高综合音乐素养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与环境。他们丰厚的音乐素养、高超的音乐技术、多样的教学方式、勤勉的教学品格无疑为浙大音乐美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3

国立浙江大学音乐美育的

特征及其思考

(一)《校刊》《日刊》中音乐美育内容所体现的特征

作为见证浙大校闻轶事的官方载体,《校刊》和《日刊》基本上详细记载了这段时期(1930—1949)浙大音乐美育的全貌。透过以下两个特点,我们可以将《校刊》与《日刊》中的音乐活动事项看作是浙大实施音乐美育的有效见证,或者说通过这样的两份官方杂志可以窥见浙大音乐美育的丰富性与活跃性。

其一,音乐美育的途径与方式呈多元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浙大虽无专门的音乐专业系科,但开展了丰富的音乐课程专业教学:有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的选修课;在游艺活动、社团成立、节日纪念、欢送毕业、募捐活动等多个场合进行音乐表演;专门举办对外的音乐交流会等。这些丰富的音乐活动并不只在校内师生中自娱自乐,还与杭州艺专、复旦大学、杭州市票社等国内高校和社会音乐团体进行交流。浙大歌咏团、浙大口琴队、浙大提琴会等社团组织的成立为丰富浙大音乐活动提供了载体与平台,同时名师的助力则为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专业层面的指导。王政声、沈思岩、丰子恺、李树化等音乐教师在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西方音乐文化的传播上为当年的浙大学子起到了引领作用。凡此种种都体现出浙大音乐美育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其二,不同阶段音乐功能的不同倾向。在校内无论是各层面、各场合举办的音乐活动,还是以音乐为媒介的文化交流,应该说,此类的音乐美育实践更多的是体现音乐的审美价值,也确实与蔡元培提倡的美育是相吻合的。然而,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1937年之后成立的各类音乐社团及其相关的音乐活动,尤其是为抗战服务的歌咏队、合唱团的成立,凸显出音乐的政治功能导向,成为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浪潮中的一朵朵小浪花。浙大音乐美育结合学生审美教育以及不同时期政治形势的变迁而有所侧重,反映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音乐功能的最大化发挥,体现出音乐艺术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浙大音乐美育丰富活跃的缘由

浙大作为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美育活动,其原由确实值得深思与考量。笔者认为这与当年的社会历史场域以及校长竺可桢的支持和推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历史语境决定了音乐文化传播的基础土壤。1912年,在蔡元培的倡导下,中华民国确立了“五育并举”的国家教育方针,首次把美育列入其中。1927年时任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在《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中提出:“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的知识,而普及于社会。”“蔡元培先生在西湖边设立艺术院的初衷是:‘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是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地生活’,目的就在于‘欲谋全国艺术之普及’。”因此,以音乐、美术、戏剧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浙大充分发挥其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针对当年学校音乐课程缺乏、文化氛围沉闷、音乐活动太显寂寥等问题,举办了大量音乐活动,为综合性大学美育做出了积极示范。到了抗战时期,音乐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高昂的音调、坚定有力的节奏发出的怒吼将音乐的政治功能突显。此时,浙大成立了浙大歌咏团、黎明歌唱队、回声歌咏队等多个歌咏队,以音乐救国的途径为抗战作出艺术的贡献,呈现音乐在特殊年代的政治属性。

另一方面,关键人物成为音乐美育得以蓬勃发展的核心机制与推动力量。浙大活跃的音乐美育活动离不开学校官方的支持与培育,特别是校长竺可桢多元的艺术文化思想,对于艺术的提倡、文化氛围的塑造、学生的全面发展等起到关键性作用。竺可桢于1936年4月被正式任命为浙大校长,在任13年间,对浙大的贡献巨大,他以卓越的教育理念以及办学实践带领浙大在艰难困苦的西迁办学中崛起。他认为,浙大要培养具有“求是”精神的通才,必须让学生全面发展,而艺术教育就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因此他非常重视音乐美育,要求建立各类音乐社团并采购音乐设备,网罗各类音乐名师如丰子恺、李树化等人来任教,主抓校歌的创作与推广等。在繁忙工作之余,他还参与同乐会演出、邀请名家来校表演、与师生一同观赏音乐会等,给予学生鼓励与信心。正是由于他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浙大的音乐美育才得以蓬勃兴起。

 

(三)浙大音乐美育的历史影响

近20年的浙大音乐美育实践对学校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浙大自身形成了音乐美育学术传统,并繁荣发展。浙大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重视音乐艺术的发展,直至现在,在“掌握艺术技能,提高审美素养,激发情怀创造,促进人格完善”的教育目标之下充分发挥其优势,将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环节,开设音乐类通识选修课,包括“文化审美”“博雅技艺”“展演实训”三个板块,设计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合唱艺术以及音乐技能等理论实践知行合一的丰富课程。同时,注重文琴艺术总团、古琴研究会、昆曲社、越剧社等社团的发展,从中与西、古典与流行、传统与现代等方面多元发展音乐活动。如今,浙大已建构起课堂教学、艺术院团、交流展演等全方面、立体化的音乐美育体系。其二,浙大已形成对中西方音乐的多元化传承与传播。浙大作为当时的一流综合性大学,举办的音乐活动大多面向社会群体开放,同时又与国内的音乐家、音乐团体联合演出、互动交流,因此演出现场“车马往来”“人声嘈杂”“水泄不通”“来宾不下两千余人”都是常态,并且时常演出到午夜时分,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从两本刊物所记载的音乐活动来看,音乐美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两大领域,其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传播是主体。如果把西方音乐在浙大的传播放在整个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来观照,只是很小的一个点,但这些活动为中国音乐的现代转型贡献了浙大力量。另外,中国戏曲以及在西方音乐冲击与影响下不断改进、革新和完善的中国民乐也在浙大的音乐美育中时常呈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此,无论中国音乐的传承还是西方音乐的传播,浙大的音乐美育凸显以乐教人、以美育人之宗旨,对整个学校的美育文化建构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浙大大力提倡音乐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校刊》《日刊》的考察,我们可以大致追溯出浙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音乐美育发展轨迹。这些音乐美育实践不仅丰富了校园音乐文化,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视野,而且也为音乐知识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甚至从综合性大学的一个视角丰富了近代中国的音乐生活。在当年教育思想追求以及美育文化氛围观照下,浙大师生们在音乐美育的征途上从音乐游艺表演、音乐艺术交流、音乐社团组织、音乐名师名教四个层面做出了积极响应和不懈努力,不仅形成了自身的音乐美育传统,更是在中西方音乐的多元化传承与传播方面体现出自我的价值。

秉承以美育人理念,发扬艺术精神,倡导人文关怀

投稿邮箱:myxkzz@163.com

推送排版时可能存在部分删减,请以原刊论文为准

最新文章
京东大药房自营商家入驻条件,京东代办入驻自营多少钱?
京东大药房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其自营商家入驻条件备受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京东自营入驻条件,并介绍其入驻
2025年投放腾讯微信广告,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在数字化营销的浪潮中,腾讯微信广告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成为众多企业推广的重要选择。对于有意投放腾讯微信广
直播带货工具的用户画像如何构建?
在数字化营销的浪潮中,直播带货已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最直接的桥梁。然而,如何精准地构建直播带货工具的用户画像,成为了每个
小红书“难民经济”真的是泼天的富贵吗?
  这几天小红书上大家都在忙着和美国用户交流,大家都说小红书这一次是泼天的富贵。但从作者的角度,事实却并不是如此。这篇文
小红书广告:广告内容创新
在小红书聚光广告平台上,精心策划与创意设计广告内容,是撬动用户注意力、深化品牌影响力并促进营销转化的核心策略。以下是对这
短期机会解决不了长期问题 2025唯有战略商品能跨越周期
“‘活下去’,肯定是今年最大的主题”,OIB总经理吴志刚对2024年给出了关键词。 2024年,是餐饮行业的冬天,仅半年时间上百万家
小红书聚光投放技巧/小红书广告开户+代运营一站式服务
一:避免内容营销误区在小红书上,许多商家误以为内容创作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实际情况是,并非所有企业都具备内容创作的能力。对
【首发】站长快讯:解锁社交媒体营销策略与实践指南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必备渠道。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成为了越来越多企
AI绘图:小白的第一本Stable Diffusion入门手册
AI有多重要? ** ** 现阶段,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主要有两大热门趋势,一是以ChatGPT为
小红书2024搜索趋势:生活热词如何塑造商业新机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交电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近日,小红书平台发布的2024年度搜索趋势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扇观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