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用孝心点亮亲情之光
走进道德模范的故事
12月21日,“德耀巴蜀 时代榜样”第八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发布盛典在成都举办。青神县瑞峰镇刘家场社区居民罗春方上榜,获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今年70岁的罗春方,用大半生的时光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篇章,其事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身边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他先后获得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四川好人”“眉山市第六届道德模范” 等诸多荣誉。
01
孝敬老人 勇挑重担
“翠娥,你看这青菜长得好好,我们中午就吃腊肉煮青菜,荤素搭配,身体健康。”12月24日10时,走进青神县瑞峰镇刘家场社区4组,记者见到了罗春方夫妇。夫妻俩正在菜地里忙碌,有说有笑。
为家中三位老人养老送终,年届七旬的夫妻终于能闲下来过一过属于自己的晚年生活。罗春方出生于农村,从小在父母的教导下养成了勤奋踏实、孝敬长辈、为人善良的美好品德,与家中兄弟相处也极为融洽。
罗春方夫妇
罗春方的妻子家庭特殊,妻子是长女,两个姨妹远嫁江苏,他和妻子主动承担照顾岳父母饮食起居的责任。起初,老人因习惯独居而不愿搬来同住,罗春方和妻子便每日骑 10 多分钟车前往岳父母家,为他们做饭、洗衣、做家务。在他们的坚持与劝说下,老人最终住进了家中。
“当时我父亲也住在我家,家中一共三个老人,确实有点忙不过来。”罗春方说,父亲、岳母除了耳朵不好,身体都还行,但岳父双目失明,需要悉心照顾。10 多年来,夫妻二人轮流看护,从未有过疏忽。岳父百岁那年,罗春方精心张罗酒席,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
后来,罗春方的父亲、岳父相继去世,岳母腿脚不便,但爱出门晒太阳、看风景。罗春方心疼妻子,将岳母抱进抱出的任务揽在身上,只要天不下雨,每天都坚持推着轮椅带岳母出门呼吸新鲜空气,看乡村的变化。
在罗春方看来,父母在便是儿女的福气,他愿用陪伴与悉心照料,让老人安享晚年。罗春方的付出,远在外地的妹妹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常打电话表达感激,还寄钱寄特产以表心意。而罗春方却始终认为,姐妹间本就应互相帮衬,只要老人幸福,一切付出皆值得。
罗春方一家
02
关爱邻里 情系五保
在刘家场社区,罗春方的善举并不局限于家庭内部。社区老人张素珍的生活困境,也牵动着他的心。
“张素珍是五保户,无儿无女,我们本想将她送往养老院,可老人就是不愿意。罗春方作为社区组长,主动担起了看护老人的责任。”一旁陪同记者采访的刘家场社区党委书记毛树全对罗春方赞誉有加,话语里满是钦佩和感激。
“力所能及,能帮就帮!”在罗春方看来,这些孤寡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障,更渴望一份真挚的关怀与陪伴。
17 年来,罗春方将老人视为亲人,每天为老人送饭,还时常为其买新衣服,他还用老人的五保补助请人定期为老人洗衣服、整理床铺,“她把我和翠娥都当成亲人,有时忙不过来,她都会自己走路到我们家吃饭。” 罗春方说。
老人不慎丢失身份证与社保卡,罗春方得知后载着她前往派出所与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前后耗时 20 多天,奔波四五趟才将证件补齐。老人生病濒危,罗春方不分昼夜地忙碌,不仅自己全力照顾,还协调老人的亲属陪伴左右,在他与众人的悉心照料下,老人最终转危为安。康复期间,罗春方找来社区党员一同轮流陪护老人打针吃药,直至其身体完全恢复。
四年前,老人安详离世,罗春方与社区干部共同料理后事。他深知自己已尽到责任,无愧于老人的信任与邻里的期望。
03
身教无言 德润四方
身教胜于言传,罗春方作为家中与组上的主心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的真谛,他的孝心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润泽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常说:“每个人都会老,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老人,子女就怎么对待你。” 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晚辈们个个尊老爱幼、诚实善良、乐于助人。孙子深受触动,每年捧回的奖状贴满家中墙壁,立志要像爷爷奶奶照顾外曾祖父、曾祖母那样,将来好好孝顺他们。
邻居姜清秀早年因生活琐事与公婆有些摩擦,在罗春方的感染下,她主动摒弃前嫌,将公婆接到家中居住,让公婆在晚年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如今,姜清秀一家和和美美,她也成为了邻里间夸赞的孝顺儿媳。
村民们称罗春方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社区党委书记毛树全积极挖掘罗春方事迹背后的精神内涵,并将其优良家风作为社区的典型代表,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宣传栏、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与展播。在他的推动下,罗春方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当地弘扬传统美德的鲜活教材,激励着更多的人见贤思齐,传承孝道文化,营造了浓厚的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如今,罗春方夫妇已圆满完成赡养老人的义务,自己也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但他所传递的孝老爱亲的接力棒,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持续激励着更多的人传承美德,让爱与温暖在人间永恒流淌。
来源 |文明眉山
微信 | 文明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