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科技创新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在第十期报国讲坛上发表了专题报告,探讨了科技与责任之间的关系。陈院士的言论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思,尤其是在他提到“那句老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时,令人感慨万千。
陈凯先院士出生于1945年的重庆,他的科学之路可谓坎坷而又充满传奇。他在选择专业时,原本热爱物理,却因录取意外进入了放射化学领域。在他的职业生涯初期,他在制药厂看水泵,这一工作虽然看似简单,却成了他进入药学研究的起点。陈院士提到,“我进厂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看水泵”,回顾这段经历,他不仅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更是在强调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应该脚踏实地。
在他的报告中,陈院士更是强调了年轻人回馈社会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他指出,激发年轻一代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面对科学领域的竞争与挑战,他认为,科学家精神必须在新时代得到弘扬。他进一步解释道,科学的根本在于对真理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在当今社会不应仅仅是为了名利,还有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责任感。
谈及中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关系时,陈凯先院士提出了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中医药学是一种科学的形态,甚至可以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他在报告中提到,虽然现代科技以细胞和分子为基础,但中医学关注的是整体证候,两者各有特长。这个观点引起了与会者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在科学的研究中,探寻更多的可能性。
在面对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医学的多元化,陈院士提醒大家,尤其是年轻一代,要有“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态度。他希望他们能够秉承科学家精神,为科技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在演讲结束时提到:“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它却是经常不断起作用的”。这句引述马克思的话,成为了在场每位参与者不断反思自己的动力。回归初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教育传承,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通过陈凯先院士的分享,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故事,更感受到了他那份对科学事业的深切热爱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无论是年轻的科研人员还是在职的学者,都能从他的话语中找到前行的力量。未来的科技发展,需要更多有责任感、更具使命感的年轻一代来担当。在科技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传递着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希望我们能与陈凯先院士共勉,让青春在科技报国的奋斗中闪光,让科学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