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骨灰安放涉县之谜
——谨以此文纪念黄镇同志逝世十周年
在原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涉县赤岸村的将军岭上,在刘伯承元帅纪念亭稍后一点的苍松翠柏间,安放着原中顾委常委、将军、外交家、艺术家黄镇同志的全部骨灰。骨灰安放处,现已建成一座陵墓。陵墓正中的方形纪念碑四面,分别刻着黄镇同志生平、中共中央悼词等文献。纪念碑顶端,黄镇同志的半身花岗岩雕像安放其上。雕像背靠巍巍太行,面对锦绣清漳,虽历十余寒暑,眼睛仍然是那么深邃睿智,容颜仍然是那么镇定自若,从容安祥。仿佛仍在协助刘邓运筹帏幄,握决胜千里之机,抗击日寇;仿佛仍在关爱着涉县人民的柴米油盐,深思着如何让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涉县人民日盼夜想的“黄主任”,是真正地永远地回来了;黄镇同志和他时刻关爱和牵挂的“第二故乡”的父亲老亲们是真正地永远地溶为一体了!
黄镇同志原是安徽省桐城县(今属枞阳县)人。黄镇同志对生他养他的故乡情有独钟,挚爱至深。解放后,黄镇同志曾先后五次回安徽考察,其中就有四次回归故里。就在他逝世前一年的1988年他到安徽视察,从4月16日到5月26日,41天时间,走遍了安徽省16个地市中的14个,行程3500多公里。每到一地,黄镇同志都把行程安排得紧紧的,许多时候中午都不休息。陪同他的省地市县领导同志,考虑到黄镇同志已79岁高龄,天气又热,劝他多休息一会儿。他总是说:“我不累”,“不要劝我休息嘛”,“我在国外呆了27年,时刻想念着祖国,回到祖国,经常挂念着安徽,挂念着生我育我的家乡,现在回来了,能不尽兴地走走看看吗?”他那发自肺腑的爱国爱乡之情,令在场的人十分感动和深受教育。可见他对家乡的一片赤诚,一片痴情!
那么,人们要问:黄镇同志逝世之后他的全部骨灰为什么没有回归桑梓而安放到了涉县?原来,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边区的腹心地,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及我党我军100多个党政军机关驻地。这期间,黄镇同志曾先后任八路军民运部长、晋冀豫军区政委、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太行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先后在涉县生活和战斗7年之久。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血与火的考验中,黄镇同志和涉县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相濡以沫,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黄镇同志的7个孩子中,就有5个出生在太行,其中最少有3个在涉县找了奶娘,是涉县人民冒着生命危险用乳汁把他们养育大的。解放后,黄镇同志在百忙中又先后拨冗,于1973年、1988年两次重返太行,回涉县来考察工作,探望乡亲,和涉县党政领导同志共商涉县脱贫发展大计。涉县的干部、原来的老堡垒户及孩子的奶娘家的亲友也不断上北京黄镇同志家里作客、求助。70年代中期,涉县要建一座小化肥厂,当时,因为各县都在建小化肥厂,小化肥厂设备很紧缺,很难搞到。涉县的领导通过黄镇的家人向身在美国的黄镇求助,又是黄镇同志委托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帮助涉县解决了困难。所以说,黄镇同志和涉县人民的感情,不单单是指老一辈革命家和老区人民那种广泛意义上的阶段感情、革命感情,而且更有通过几十年来连续不断地人与人交往而产生的非常具体非常浓烈的亲情友情。1988年11月,黄镇同志重返太行,再回涉县。我那时任县委常委兼县委办公室主任,是负责接待和全程陪同黄老的服务人员之一,亲眼目睹了黄镇同志在赤岸、在王堡见到当年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战斗英雄、老房东、老街坊时那份惊喜和热泪盈眶的感人场景,给我心灵以很大的震动。黄镇同志生前多次表白,涉县是他的第二故乡,是革命的根,是他孩子的根,是太行山人民养育了他们。有了以上的认识基础和感情基础,黄镇同志的骨灰安放到涉县就不应该是什么意外,什么费解的事情了。
1989年12月10日,我正在县委我的办公室读书看报,听到在县委办公室看电视的同志们讲,黄镇逝世了!我十分震惊,不觉悲从中来。因为就在一年前,我还陪黄镇同志在涉县考察,黄老的身体很好,黄老的平易近人和对涉县人民的骨肉深情,黄老的书画和学养,都令我肃然起敬,刻骨铭心。往事如昨,黄老的音容笑貌在我的眼中心中是那样的鲜活,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一时真的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过了一会儿,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程耀峰跑了过来,说黄镇逝世了,你知道不知道?我说:知道了,我正在考虑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发唁电。程耀峰说:应该,应该。当时,县委书记、县长都因跑项目外出,不在县里,我凭着在涉县工作这么多年,对黄镇历史、对黄镇对涉县人民的关爱和前一年接待黄镇的真实感受,饱含着对黄镇同志的崇敬、感激以及失去黄镇同志的巨大悲痛,草拟了400余字的县委、县政府给中顾委黄镇治丧委员会的唁电,在唁电的最后提出了恳请将黄镇骨灰安放在涉县这一反映全县人民共同心声的要求。第二天上午8时,我拿着唁电的草稿给当时在家的县委副书记杨治国同志看,经杨书记审阅和首肯后,我又找打字室恭恭敬敬地打印成文,然后交办公室工作人员到邮局拍发。唁电全文如下:
北京
中顾委黄镇同志治丧委员会:
惊悉无产阶级革命家黄镇同志不幸逝世,我们涉县34万人民无比悲痛。黄镇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长期在涉县生活和战斗,和涉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战斗情谊。共和国成立后,黄镇同志始终关怀着涉县人民的生活和建设,并为涉县的经济、文化建设给予指导和巨大帮助。去年12月,黄镇同志不顾年事已高,又千里跋涉回来看望全县人民,亲自深入到群众中搞调查,听取群众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同志一道研究,共商涉县脱贫致富大计。黄镇同志对涉县人民真是情同骨肉,关怀倍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镇同志的不幸逝世,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更是涉县人民不可弥补的损失。涉县人民从此失去了一位始终一贯关心、支持、帮助和挚爱自己的老首长、老领导,涉县人民将永远铭记黄老的恩情,世代不忘。
值此举哀之时,我们谨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并代表全县人民,对黄老的不幸逝世表示诚挚的哀悼,对黄老的夫人朱霖同志及其子女表示深切的慰问。并恳请将黄镇同志的骨灰安放涉县。
中共涉县县委
涉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