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建每周(10月20日—27日)都有新变化。近日,有消息传出,早在6月份已进行首次进行环评公示的武汉地铁7号线北延长线将于本月正式开工。
发布内容:武汉这个远城区要大爆发,未来将有5条地铁线路!
发布时间:10月23日
武汉地铁7号北延线又称“前川线”,该线路将从黄陂前川出发到达金银湖。随着武汉地铁网的逐渐扩大完善,在武汉市第四轮地铁规划中,黄陂区将迎来5条轨道交通,但前川线是目前唯一深入到黄陂腹地的轨道交通,将有效改善片区居民出行难的现状,其片区楼市也将迎来重大利好。
地铁7号线北延线本月动工,预计2021年通车
武汉地铁7号线北起黄陂前川,南至江夏纸坊,贯穿汉口武昌等中心城区,是武汉第三条穿越长江的地铁线路。据了解,该线路的施工阶段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一期工程、纸坊线以及前川线。
前川线又被称为地铁7号线北延线,起于黄陂广场,经黄陂前川、临空经济区、黄陂盘龙城、东西湖,止于一期工程起点。线路全长约36.2km,其中高架段长24.2km,地下段10.0km。共设站11座(含预留站两座),其中高架站6座(含预留站两座),分别为:北车基地站、余彭塆站(预留)、横店站、临空北路站、天阳路站、袁子塆站(预留);地下站5座,分别为:黄陂广场站、百泰路站、腾龙大道站、巨龙大道站(与2号线换乘)、马池站,以上为工程暂定名。
据了解,地铁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已于2017年6月12日,首次进行环评公示,预计今年10月开始动工,2021年正式实现通车。
5条轨道交通联合运营,楼市发展再迎新契机
2014年,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正式通车,黄陂区正式进入地铁时代;2016年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机场线通车,区域交通再迎新利好;再加上即将通车的地铁21号线、将于本月动工的地铁7号线北延线以及被列入武汉轨道交通第四轮建设规划中的20号线,黄陂区未来将拥有5条轨道交通,在拉近与主城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为其楼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黄陂区轨道交通线路情况梳理:
已开通:
1.武汉地铁1号线,黄陂区境内设站3座。
2.武汉地铁2号线,黄陂区境内设站5座。
即将通车:
武汉地铁21号线,黄陂区境内设站4座(预计今年年底通车)。
即将动工:
武汉地铁7号线,即前川线(属7号线北延长段),黄陂区内设站11座,今年10月正式动工,预计2021年实现通车,通车后与7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
远期规划:
轨道交通20号线(磁悬浮),起于武汉火车站,至于天河机场。
26日起小车免费走岱黄高速 黄陂将成名副其实“后花园”
小车车主不用再花钱,黄陂区政府买单,岱黄高速免费畅行。上月15日,曾报道:10月底起7座以下小车免费走岱黄高速,市民纷纷为黄陂此举点赞。昨日,黄陂区政府正式发出通告:自2017年10月26日0:00至2018年10月26日0:00(以后年份顺延),往返岱黄高速府河站至黄陂站区间的7座(含)以下小车(不含皮卡车),其通行费由黄陂区人民政府统一支付。
图片来源网络
发布内容:武汉2023年地铁规划线路达19条,总里程超一千公里
发布时间:10月23日
武汉近期发布了2017-2023年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图,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根据规划,到2023年武汉轨道交通线路不低于19条,规划总里程达到惊世骇俗的1060.98公里!如果全部建成,武汉将成全世界第一座地铁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的城市!
截止2017年10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前十名的城市为:上海617公里、北京609公里、广州308公里、深圳285公里、香港264公里、南京258公里、重庆213公里、武汉181公里、大连170公里、天津166公里。
上海地铁长度为世界第一!武汉19条线路规划,1060公里长度远超上海的617公里!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规划,未来十年总里程不会超过850公里。只要武汉按照规划稳步推进,超越上海跃居世界第一,并非难事。
如果武汉地铁达到1000公里,武汉的城市规模将会扩张到什么程度?保守估计城区人口会突破1000万,建成区面积将在现在基础上再扩张1-2倍!届时,武汉将成为超大型城市,国际化大都市!
发布内容:实锤!武汉地铁5号线江盛路站取消!武汉地铁21号线变电系统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10月25日
传言已久的地铁5号线江盛路站取消了!10月23日,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检测服务招标启动。经发现,地铁五号线江盛路站点取消,江国路为高架站、江民路地下站。同时,招标显示各标段工期均为1155日历天,大概折算为3年2个月,这意味着武汉地铁五号线或许将在2020年年底建成,符合之前的计划。
公示显示,地铁5号线分为四个标段,具体如下:
地铁5号线起始于南三环站,沿途经过白沙五路站、青菱站、江国路站、江民路站、武金堤公路站、复兴路站、彭刘杨路站、司门口站、昙华林站、积玉桥站、新生路站、三角路站、徐家棚站、杨园站、余家头站、科普公园站、建设二路站、和平公园站、红钢城站、建设十一路站、都市工业园站、武钢站、王青公路站站、终止武汉火车站。沿途可与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7号线、8号线、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9号线、20号线等线路换乘。
或因拆迁难度大 江盛路站取消
众所周知,地铁5号线对于饱受出行不便困扰的青山和白沙洲居民可谓是热切期待,然而这条地铁的命运非常坎坷。先是开工时间一拖再拖,今年3月好不容易正式开建,以为尘埃落定的地铁站爆出又有麻烦!今年9月,就有传言称将江盛路站或不保,原因是因为拆迁难度太大,而对此地铁集团是这样回复的:
而前日的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检测服务招标公告,证实了江盛路站被取消的传言。
发布内容:长江新城怎么建?10个方案入围了,院士专家的建议透露重要信息
发布时间:10月22日
长江新城起步区范围示意图
长江新城总体规划前期研讨会现场
院士、专家这样说
今日的长江新城总体规划前期研讨会上,院士、专家们畅谈了参与此次评选的感受,以及对长江新城的建议。
丁烈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长江新城的规划,在打通创新链以外,还要吸引大量重量级的创新基地落户长江新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基地的等级等同于创新之城的等级。我国的创新基地布局是金字塔形的,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国家实验室。希望长江新城在规划中学习上海张江、北京怀柔、安徽合肥的做法,尽快争取国家实验室落户长江新城,如果有了这个,全球的科学家都会云集到这个地方。”
发布内容:5年来武汉增添多处新地标 城市颜值迅速飙升
发布时间:10月22日
以往人们谈起武汉,总少不了黄鹤楼、归元寺、晴川阁这些地标建筑,历史留给了武汉很多财富,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不过在过去的5年里,武汉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个又一个“新地标”在这片土地上形成,打响了武汉城市“新名片”。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穿城而过的长江可谓武汉天然的城市中轴线。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武汉“长江主轴”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典范,世界级城市新样本。“长江主轴”上地理最高点——636米的绿地中心,这座汇聚城市交通轴、发展轴、文化轴、生态轴、景观轴的核心坐标,成为记录两江三镇变化的城市眼。可以说,今后再看武汉,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武汉CBD占地约2.67平方公里,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是城市快速干道、轨道交通及机场高速路的结合点,成为进入武汉的门户和武汉各城市功能区对外交流的窗口。武汉CBD将成为集商务办公、商业、文化、博览、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华中现代服务业中心,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汉阳现代制造业中心共同形成高效、良性互动的“经济金三角”,成为展示21世纪大武汉国际新形象、新风貌的重要窗口。
武汉园博园。总面积为213.77公顷,投资40亿,位于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区域西段,北临金山大道,东接金南一路,西临古田二路和古田四路。园博园所选取的地块中,有四分之一正好在汉口一处生活垃圾填埋场,主场地为江汉区及硚口区长丰地块和东西湖区金口垃圾填埋场。2015年9月25日至2016年5月9日,第十届中国园博会在武汉园博园举办,展会主题为“生态园博,绿色生活”。
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位于武汉东部,坐落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整座网球中心于2013年7月份正式破土动工,规划净用地面积约为13.6万平方米,由一座5层的15000座席中央场馆、一座3层的5000座席场馆、一座2层的VIP服务楼、一座综合配套楼、4片室内备用场、4片室外标准硬质网球场、16片室外训练场以及东广场、西广场组成。2015年,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全部建成完工。
武汉未来科技城位于武汉东南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占地面积66.8平方公里,是在518平方公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规划的一个城市功能完备的卫星城,将能容纳30万人口。未来科技城定位为整体覆盖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现代装备制造和高科技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领域,将吸纳10万科技工作者,计划实现企业收入2000亿元。
发布内容:光谷的关山大道,是如何完成屌丝到高富帅的蜕变?
发布时间:10月26日
十年前的关山大道(当时还叫关山一路)路上人少车少,无人问津。十年后,要问如今武汉楼市最火爆的区域在哪里,人们会脱口而出:关山大道。
关山大道是如何完成屌丝到高富帅的蜕变?且听我慢慢道来。
01
第一章 从中国光谷到天下谷
15年前,在地图上“被武汉遗忘的两厘米”,如今已扩容至518平方公里的宏大版图,晋升为武汉三镇之外的“第四城”。
这里是武汉最年轻的地方,也是武汉最具造梦精神的地方。这里,就是光谷——今天的“中国光谷”,未来的“世界光谷”。
在武汉,最热的土地莫过光谷。从中国光谷到连接世界的“天下谷”,这是国家的期望、领导的嘱托。
光谷的热土,由此也迈入连接世界的加速度,光谷新速度、光谷新高度、光谷新宽度均将启动新进程。
(光谷效果图)
02
第二章 从一条路到一条大道
任何一个城市发展,无不是从一条条道路开始,逐渐延伸、扩展、阡陌纵横,最终成长为一座大城。
无独有偶,在光谷,也有着这样的一条道路,它见证了一个科技园区成长为世界闻名的“天下谷”这一伟大变迁,这便是“关山大道”。
而位于关山大道起点旁的光谷SBI创业街,更是我国第一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中国孵化器事业的发源地,开启了一代光谷人用科技实现腾飞的梦想,也拉开了使关山大道成为一条科技发展轴心的序幕。
关于这条大道的发展,有着一个小故事:20年前的他提着简单的行李,跨进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门,攻读计算机硕士。
当年,关山大道还只是一条破旧的水泥路,道路两旁呈现的是冒着黑烟的老工厂、石棉瓦搭就的小店铺和人头攒动的录像厅……
毕业后,他组建团队研发软件,踏上创业之旅。与此同时,这里也酝酿着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2004年,一条宽70米、长3.6公里,北起珞喻路、南接中环线,集最高档次绿化、最高标准路面、最新工艺技术为一体的大道跃然眼前。同时它有了代替“乳名”“关山一路”的新的名字。
同年,他搬进光谷创业街,创办的新公司有了第一笔大单。与他一同入驻创业街的,还有近300位年轻的创业者。
“我们和它一样,十分年轻有朝气”,四十多岁的他笑道。
关山大道建于1958年,系关山工业区修建的第一条道路,整修后的关山大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建设和发展,这条以华科为起点的龙脉渐渐苏醒,繁华的羽翼渐渐丰满:高端商业商务中心崛起、品质住区林立、与周边商圈接驳、百万高新技术人才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