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上个月初谷歌画了个 Bard 的大饼,结果画饼时犯了低级错误,让网友嘲讽了半天,甚至公司股价都在当天狂跌 1000 多亿。
Bard 上来就让我不爽了一下。因为现阶段它只对美国和英国开放,所以和它对话只能用英文,而且它的回复也只能用英文。
为了表示对 AI 们的一视同仁,我一上来就问了个弱智吧经典:
玉皇大帝应该住在平流层还是对流层?
Bard 看出了我们在问题里埋的坑,直接说玉皇大帝并不真实,所以两个都不住。
这没有什么大毛病,和 GPT、文心一言们没什么差别。
直角是 90 度,开水是 100 度,那么开水是钝角吗?
“ 你能比较下自己和 GPT-4 吗?”
Bard 和 GPT 不同,它一次能生成 3 个答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而在这个问题下,Bard 的 3 个回答中,2 个大方承认自己比 GPT-4 落后,但还有 1 个回答避重就轻地嘴硬自己更强。
嘴硬么也正常,但 Bard 的回答里出现了事实错误。
其中一个回答里,Bard 把已经发布了的 GPT-4 说成了没发布;而在另一个回答里,它把 GPT-3 使用的 1750 亿参数套到了 GPT-4 头上,妥妥的胡说八道。
为了试试它数据扒得好不好,我把同样联网的 new Bing 也拉了出来,问了它们一个新鲜问题:
今天 NBA 常规赛,雷霆和快船谁赢了( Who won the NBA Regular season between the Clippers and the Thunder today )。
但这里有个雷点。英文提问可能会被误解成 “ 今天雷霆和快船谁赢得了常规赛冠军 ”。
我们问了一个经典的易错题:
一个青蛙掉到了一个 10 米深的井里,它每天向上跳 3 米但会滑下来 2 米,请问他第几天能跳出井里?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测试,我们发现 Bard 的上下文记忆能力也很差。
但,按谷歌自己的说法,这可是故意为之。
上次面对的还是 ChatGPT,所以谷歌内部可能还抱有着短期内能追上掰掰手腕的想法。
所以这次正式推出 Bard 并不是一个冲着和 GPT-4 对标的产品,而且明显有点赶工的迹象。
比如它在引用内容时,并不会像 new Bing 那样总是显示来源,只有在详尽地大段摘抄时,才会显示来源。
以至于在大伙们眼中一直很酷的谷歌,都开始草草交卷,急忙上线 Bard 这个不太成熟的半成品。
毕竟,在新技术的大浪之下,包括搜索引擎在内,一切都可能被重构。
而无论是雪藏数码相机技术的柯达、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舍不得和短信做割舍的飞信。。。
谷歌,也同科技史上那些处在变革时刻的巨头们一样,多半有些顾头不顾腚。
乃至整个公司的估值,都得换个算法重新算算。
要是不跟,又妥妥会被新技术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