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面前,领导者没有好的选项,他们只能从“坏的”和“不那么坏的”选项中挑一个。
在2001年的经济衰退期间,我们遣散了大批在中国的员工,全然漠视当时中国两位数的经济增速 (领导者发现裁撤千里之外的海外员工比裁撤本土员工容易得多)。
这对我们的中国业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挫折,我们也因此不得不花大力气重建在中国的业务。
研究表明,裁员会导致更低的创新水平和更低的员工士气,在职者的表现也会恶化;
公司声誉也会下降,并导致更高的客户流失率。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
一旦决定裁员,领导者就需要花费大约 6 个月的时间实施相关计划。
他们必须确定需要淘汰的岗位并处理所有的法律问题。
一旦员工离开,你就需要 6 个月的运营时间才能收回你在员工遣散和其他裁员方面的花费。
在经济复苏到来之前,你能享受裁员收益的时间大概也只剩下 6 个月。
一旦经济开始复苏,你就得重新招聘以应对需求增长。
这相当于,你花6个月建一座工厂,再过6个月才能收回投资,然后在仅得到6个月回报之后把它关掉;
你肯定觉得这太荒谬,绝对不会去干。
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公司在裁员时就是这么干的。
图片
图片
强制休假
2008年,经济衰退,我让我的团队研究给员工放长假,
事实证明,这比我想象的复杂得多;
不同的州和不同国家在这方面有不同的监管规则。
但在了解了法律之后,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条道路。
员工不会被裁掉,但他们需要无薪休假一段时间。
我们要求各业务线根据自身财务状况(经济衰退对我们各业务的影响不尽相同),落实在 12 个月内共强制休假 4 周的计划。
一开始,我们的员工很支持这项政策。他们知道时局艰难,也理解我们尽力不裁员的苦心。
即便如此,强制休假也是对员工和公司的一种挑战。
随着经济衰退的恶化,我们不得不多次采取这一举措。
从员工的角度想一下,作为一家之主的你若,总是要为下个月是否会被减薪25%甚至更多而操心,这也是一件颇让人难受的事。
我开始收到一些匿名信,这些信敦促我裁掉10%的员工,一了百了。
我也开始对此产生疑虑。
几个月之间,强制休假对我们的员工造成了伤害,也打击了士气。
有一次,一位公司的业务领导者打电话给我,要求不要实行第四轮的强制休假。
他们对自己的销售预期颇有信心,确信不用让员工回家也能完成业绩。
但实际上该公司已经连续9个月未能实现业绩预期,而当我询问时,该业务领导者也承认,他们根本不确定能否实现下个月的预期。
我别无选择,只能对这家公司实施第四轮强制休假(我做对了,因为该业务在第10个月也没能达到业绩预期)。
本文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news/3501.html
企库往 https://sicmodule.kub2b.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