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关键词  红书  哪些  数据分析  链接  搜索  获取  小红  服务 

短信诞生28年:先有短信,后有能发短信的手机。你记忆最深刻的短信是什么?那些年给你发短信的人,现在都还好吗手机短信「短信诞生28年:先有短信,后有能发短信的手机。你记忆最深刻的短信是什么?那些年给你发

   日期:2025-01-14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news/15751.html
核心提示:28年前的今天,世界上第一条短信诞生。如今除了收验证码、收快递取件码,你还用短信吗?现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从来没有用

28年前的今天,世界上第一条短信诞生。
如今除了收验证码、收快递取件码,你还用短信吗?
现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从来没有用过短信与别人联系。微信、QQ等各种即时通讯软件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交流手段。今天我们就重新回到当初的“短信时代”,道钉们和我们一起聊聊那些年给你发短信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短信时代的人们不用被密密麻麻的群聊刷屏,上课时手机短信的震动提示音比下课铃声还要振奋人心。
交友APP和用不完的流量让人有些想念当初永远不够用的短信包月套餐。超出套餐后一毛钱一条短信的计费方式,让学生党们每周都为交话费的事儿头疼。

过去和同学、朋友,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上课说悄悄话、写纸条、发短信,晚上回家还要躲在被窝里抱着手机继续聊,一个月要发上一两百块的短信。
担心一不小心睡着错过重要的人发来的消息,就把手机放在脸上,但又害怕爸妈发现,每次被震动声惊醒,总是既慌张又欣喜。

那时候的人都很简单,认认真真给对方发短信,就是两人交情最好的证明。
短信70个字/140个字的限额一定要写满,删删减减好几遍,跟写作文似的,每个词儿都要精准敲定,所以很多信息看起来都像诗。
在大家用短信交流的年代,回一个“嗯”字都意味深长。
而现在,当你收到“嗯”的时候 可能就是——


这:



还有这:


很多人小时候的第一部手机是诺基亚,比如2006年上市的5300。诺基亚当时的设计和塞班系统是当年的审美巅峰,手里握着手机,玩着Java游戏,或者聚精会神地用短信聊天,走在路上都是头顶光环自带配乐。




键盘机的兴起催生了一大批盲打技术一流的用户,短信是他们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他们不用看九格拼音键盘。学生时代,是他们肢体最协调的时期,短信来了快速扫一眼,左手塞进抽屉发短信,右手继续写字,一边打字一边用目光锁定流动的监考老师。


打电话有点张扬,书信又太慢,短信是当时主动传递私密信息的重要通信手段。
发短信动员兄弟们放学在校门口搞出有排场的阵仗,花费了校霸不少话费。每条咬牙切齿的短信都被小弟们当作大哥的箴言,一个字也不敢怠慢。

短信时代也催生了很多社会现象,大部分八零后小时候挨打的原因是因为淘气,而恰好赶上短信时代的九零后,为了避开家长的管教,短信交流成了日常,棍棒之下全是半夜躲在被窝里发短信的段子手。
上学时挨的许多次揍,几乎都和手机有关。出卖自己的,不是之前小心翼翼保存起来的短信内容,就是账单记录。

短信时代的爱情,是一边忍耐思念的煎熬,一边按耐住内心的炽热,在手机上打出一句“ i n 55!W ! ”后点击发送,就像寄出一封焦急不安等待回音的书信。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崛起,让短信时代走向没落,尤其是触屏机的出现,也让编辑短信失去了更加直击人心的质感。“一毛一条”的短信逐渐作为一种式微的通讯工具渐渐被大家遗弃在杂物堆里。

全键盘诞生的时候,其实也就是短信逐渐消亡的时候,因为随后出现的智能手机带来了各种即时通讯软件,短信也渐渐变成一个“工具人”。



现在,唯一能与你短信对话的,可能就是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各种理财信息“助手”、网店的“客服”……

之前,看过这样一张图片,直接泪目:


今天的话题是令我比较难忘的,多少有点伤感。不过,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还要和大家们说说从短信到手机键盘,再到九宫格,再到全键盘的发展史。

现在,请大家翻一下手机通讯录,是否还有可以和你彻夜长谈的人。
那些年给你发过短信的人,他们现在还好吗?




下面我们还要关注一个“大事件”:

《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12月1日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约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据此,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被禁止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


近两年来,人脸识别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商业领域,人脸支付、人脸识别认证等支撑的自助收银与无人购物已经成为众多商业企业追求的升级方向。
人脸识别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人们的消费购物带来很大的便捷性。有网友称,以前从来没有觉得支付宝刷脸支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当他去食堂吃饭没拿手机,回来路上很想喝可乐的时候,是贩卖机上的刷脸支付让他能及时喝上冰可乐;也因为便捷的人脸支付,他深刻体会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真谛。
不过,就在大家享受着人脸识别带来的便利时,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因技术滥用而出现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商业领域,这类问题同样存在。
去年,快递柜测试的人脸取件业务出现了很大的漏洞——一群小学生拿着收件人的照片就能识别并自动打开柜门。对此某快递业务商也是紧急下线测试业务,并且至今没有开通人脸识别取件业务。尽管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该事件也给商业领域敲响警钟。
尽管随着技术的进步,人脸识别可以通过读取个别部位来完成,但是这种技术还并未普遍应用。因此,这种“草率”的人脸支付让消费者很是担忧。
正是由于担心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带来的安全问题,一些地方为了防止人脸识别滥用,保护公民隐私,一些地方开始采取了行动——天津、南京、杭州纷纷出台政策,禁止非法采集人脸信息、禁止强制进行人脸识别。


道钉们和我们说说对于人脸、指纹、声音等识别软件的观点?更加便利?还是存有漏洞?



另外,还有一个超治愈的新闻,和大家分享:




这是什么?
熊爪子?
熊洞?
怎么还有饮料?

没错
在水泥墙的背后
每一杯由熊爪递出的咖啡
都是出自店内的聋哑咖啡师
这一家带着公益理念打造的精品咖啡店
希望在给市民提供品质咖啡的同时
也为残障人士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





最后,我们再去看看世界:

【人工智能救生员,能让海滩更安全吗?】


【丹麦大型玻璃艺术展 走进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

本文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news/15751.html     企库往 https://sicmodule.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