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池:有意思,相当于你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发布到社交媒体。 用教的方式学。
花生:是的。我做了很多教程类的内容。我的思路是这样,尽量去做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 AI 我感兴趣,然后学完之后,我还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人。学习 AI,以及分享经验,我都感兴趣。感兴趣就做呗,做一段时间看看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走着走着,很多条路就走出来了,这在一开始很能预料到。开始的时候只有一条路,走一段时间后,发现新的路已经铺陈开来。
老池:我们创业也有类似的感受。 行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变量。而这些变量又会带来新的机会。这也从侧面说明,行动比在原地想重要得多。所以,我也经常说,创造就有概率获得机会。不创造的话,概率永远是零。
花生:我尽量不给自己过高预期。 很多时候凭自己感觉和兴趣做事情,它的好处是没那么容易被外界的反馈影响。这事儿我想做,做的过程中,创造的快感充足,所以就容易坚持下去。嗯,就是这个逻辑。
老池:现在你已经做出了成绩。假设啊, 假设你折腾了一年,最后没有跑出来什么规模性的收入,你不得不继续找工作,上班。如果是这种处境的话,你觉得你会后悔吗?
花生:假设是那种境遇,那拉长周期想的话,我也不会后悔。我在大厂已经工作十年时间了,这十年虽然换过不同的公司,但工作模式实在太一致了。 我认为有一年时间,让自己体验一下另外的人生状态,挺好的。经历不同的生活,获得不同的人生体验,这对我而言很重要。
老池:为什么没想着在大厂往上爬这条线呢?现在很多人还在这条既定的轨道上往上爬。 毕竟这年头,大厂还是能给到大家一份体面的薪水。
花生:我想过这个问题。我的目标不是挣到更多钱。钱,我肯定想要,它是一个挺有用的东西,对吧?但要钱做什么呢?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思考下这个问题。 前段时间我听读库创始人老六的分享,他提了几个问题:
第一, 假设一件事没有任何人给你钱,你愿意做什么?我相信大厂没有几个人会说,你不给我钱,我也愿意在这里上班。
第二, 假设你有非常多的钱,你财务自由了,你想做什么事情?这一点,我相信大厂绝大多数人,也不会说我还愿意在大厂上班。我接触的朋友中,大家的想法都是我在这里赚到足够多的钱,然后就可以从大厂逃离了。但这也是个陷阱。钱什么时候能够呢?从 500 万,到 1000 万,再到 2000 万。买两居室,换三居,换学区房.....
第三, 有哪些事,即使亏钱,但你也愿意通过其他方式赚钱补贴来干这件事?
这几个问题击中了我的内心。因为之前我就曾经想过,只是没像他这样有体系的表达出来。我没必要在大厂想方设法挣到更多的钱,来实现我的生活目标。我现在就已经实现了。钱是手段,目标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老池:是的。看纳瓦尔的采访,他说钱买不到三样东西:健康的身体、有爱的家庭和平静的内心。挺认同这个观点,钱应该是为这三样东西服务的。 钱应该是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服务的,而不是永远处在苦哈哈赚钱的状态里。
听到这里我有些好奇,你想做的事情,是只要和 AI 相关,那你就愿意做。还是说其实你更喜欢自己主导去创造一些事儿,像这次的小猫补光灯那样。
花生:这么说吧。第一,我想去体验这个世界,去不同的地方旅游、生活,有的人喜欢稳定在一座城市中,有节奏的生活,而我喜欢去不同的城市,看看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街道。
第二,准确的说, 我觉得 AI给了我独立创造的机会。所以,到底是喜欢 AI 还是独立创造,至少目前对于我而言,这俩是一件事。
老池:哈哈哈,你没有房贷是么。
花生:没有,没结婚,也没买房。
老池:前段时间听作家郭建龙说了一个词:不归点。 如果把人生想象为一条直线,那在这条线上,当你迈过结婚、生子的点时,就相当于过了不归点。因为那时候,你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而是需要担负家庭的责任,所以,也就不能像单身时那样任由性子作出选择。我感觉一个人,确实可以在还没跨过不归点时,做一些人生的探索。
最开始没做产品之前,你是不是主要通过自媒体来变现?
花生:对,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我确实还挺喜欢教别人的,包括刚开始接受别的社群邀请,我可能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去写 PPT,但其实这事是免费的。
通过分享,我可以借机把自己的思考沉淀下来,并且别人还能给我正反馈,这多好。后来,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我,所以,我也就能有收入进来。说真的, 我没设计过自媒体的链路,就自然而然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有了反馈。
老池:最开始写哪方面的教程呢?
花生:ChatGPT,那时候 ChatGPT 在市场上有需求,很多人想用,但不会用。我就总结经验,教大家如何更好地使用。
老池:想起来了,那时候确实有市场需求。后来,你又做了一些 Chrome 插件?
花生:对,做插件玩。
老池:你之前的岗位是用户研究,你写过代码吗?
花生:没写过。GPT4 发布后,它具备了写代码的能力。媒体宣传说一句话写一个小游戏之类。我那会也尝试了,但一句话写出来的小游戏,没啥实际用处。我就想说不是可以做点有用的东西。
之所以做插件,是因为插件的开发比较简单。它需要的代码文件比较少,通过 ChatGPT 对话式的 AI 交互,是可以实现一个简单插件的。但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有瓶颈,以当时我的能力,以及 AI 的能力,只能做一些简单,但不够好用的东西。
老池:但这也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吧,你一个人独立构建出来一款产品。
花生:是的。 之前我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 Build 一个东西出来,很爽。
老池:在企业里,特别是大厂,无论你是工程师,还是产品经理,你都是整个大链条中的一环。
花生:当时做出来的插件产品虽然不好用,但我在社交媒体发布后,非常兴奋。因为我能够做出来一款产品了,这是我很久之前的梦想,只是说之前缺乏条件,没办法实现。 产品有没有成功,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好像能够成为一个超级个体了。
老池:没有从插件中挣到钱,对吧?
花生:没有,因为我认为这些插件就不具备挣钱的能力。举个例子,有一个插件是 AI 阅读助手,我的预想是插件可以在用户使用微信读书或者豆瓣读书的时候,能够自由地和当前阅读的内容进行对话。但它使用门槛太高,需要填写 OpenAI 的 Key 之类的信息,体验也没那么好。
老池:明白了。虽然没有成功,但你跨出了重要一步。你知道了 AI 编程是怎么一回事。
花生:还是那句话,我非常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
老池:现在想想也很正常。你做插件的时候,是 2023 年 5 月。很早很早的阶段,不光是你,其他人也都没有找到好的场景。大家都在探索期。 重要的或许是下水去探索,成不成功在那个阶段都是次要的。
花生:嗯,我一直特别紧地去跟 AI 领域的最新进展。比如去年 11 月,GPT Store 发布后,我挺兴奋。看到宣传说,不需要写代码,就能够构建出来一个应用。这太酷了,我当时做了一个应用,上了 GPT Store 的首页,它是全球 Top 100 的 GPTs。
老池:但 GPTs 没办法盈利,对吧?
花生:是的。但这个过程很有趣,很有趣。
老池: 我发现你在表达的时候,很喜欢说有趣这个词。
花生:因为有趣对我非常重要。我工作这么久,知道哪些是能挣钱的事情,哪些是离钱近的事情。我会尽量去选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在这个基础上赚钱。
老池:两种模式:一种是看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还有一种是我对什么感兴趣,那就把这事做好了,然后去赚钱。
花生: 之前在公司工作的时候,我没有选择的机会。但现在,自己独立做事了,就有的选了么,至少可以试试。万一效果很好呢?对吧?如果不是,我再做妥协也不迟。
老池:想起之前看过贾樟柯一个视频。他说既然自己喜欢拍电影,那就把这事做好,通过它赚钱。能把赚钱和兴趣合二为一,很幸福。你是不是也快接近这个状态了?
花生:对,基本接近。我对自己现在做的事情还挺满意的, 虽然挣的钱还不一定比大厂时候多,但这些钱对我足够了。钱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老池:你还是比较早的思考了自己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很多人其实没想过这事,大家都被房贷,被世俗定义的标准限制到了一个框里。抬头一看,就那一条路。
花生:我确实思考过,而且还思考了挺长时间。 好像很多人比较喜欢回避这个问题,他们会说,我想搞钱,我想财富自由。但他们从没想过拿这些钱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老池:主要是搞钱这事没有尽头。也搞不到。
花生:很多人觉得赚到足够多的钱就能环游世界了。但其实,环游世界花不了很多钱的。还是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
老池:我们聊聊小猫补光灯。我大概知道是你女朋友给你说了这个需求,然后呢?
花生:其实非常简单,我女朋友说了补光灯后,我用小红书一查,发现需求挺多的。但大家实现的方法非常原始——保存一张纯色的图片到手机,然后全屏,把手机亮度调大。 前后决策没有超过五分钟时间。如果要花两三个月时间的话,我会评估,不过这个产品显然实现难度不大。
老池:美颜类的 App,都很卷,他们没做这个功能?
花生:我也很困惑。为啥他们没做这个功能。
老池:你快速行动,然后命中了需求。
花生:用了 Cursor 之后,脑海里冒出来一个想法,精力允许的话,我就会立刻去做。我享受这个过程,很有趣。还是刚才的观点,做出来之后,有人用能赚到钱当然很好,但创造的过程对于我而言已经有正反馈了。至少当前阶段如此。
因为我本来也不懂编程,现在用 Cursor 来编程,于我而言也是一个练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我不认为即使做出来一个没人用的产品,是失败,是浪费。并且,我只有做出来,才有机会被人看到,才有可能变现。
老池:赞同。创造就有机会。你是完全不懂编程,然后用 Cursor 就能做一个 App 对吧?我再确认下。
花生:是的,之前完全不懂。 Cursor 的门槛主要是人们的恐惧和偏见。其实他的门槛已经非常非常低了,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学习,一定能掌握。
老池: 这和当年学数据结构和算法不一样,这东西很难,很烧脑,花时间不一定能学会。但 Cursor 已经把门槛压低到老少皆宜了。
花生: 嗯,确实不需要任何编程经验。很多人说,用 AI写出来的代码有很多 Bug,我不赞同,我的思维模式是:那不是 AI 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我应该琢磨怎么更好地和 AI 协作,比如,琢磨提示词是否准确,或者是否有某个信息没给到 Cursor。
很多吐槽的人没有耐心,他随便用两下,就放弃了。然后下结论说,AI 编程好垃圾,不如我手写代码快,代码质量还不高。我不是这样的心态。遇到一个问题,我尽量假定是自己的问题,然后实在不行了,再去思考是不是工具有缺陷。
老池:很多人对 AI 是有偏见的,他先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对了,你喜欢写代码吗?
花生: 我现在依然是一行代码都不会写。但我很喜欢和 AI 一起编程。
老池:一个工程师,他喜欢编程的动力,我理解有两部分,一是解决了某个问题;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某个技术的原理。你似乎不存在第二部分?
花生:那也不是。有一部分原理肯定是需要去掌握的,只是掌握的过程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个项目中,有很多代码文件,这些代码文件怎么组织,功能怎么分配,写代码的时候肯定需要懂。只是,我理解的方式是和 Cursor 交互。再比如,报了一个空指针错误,我的快感来自于怎么通过更好地和 AI 交流,让它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老池:像你一样,完全不懂代码,然后需要开发出来一个类似小猫补光灯一样的产品,你感觉需要花多长时间。
花生:我估计一周够了,加上学习的过程,两周也差不多了。 关键是耐住性子学习。
老池:做出来小猫补光灯后,你的产品是在小红书上爆掉的,对吧?
花生:是的,因为需求本身是从小红书来的,所以它自然而然也成为了我宣传的核心渠道。你知道的,小红书上有很多女性用户,年轻用户。
老池: 我的感觉是现在我们不能再把它理解为一款女性社区了。小红书的种草属性,正在延伸到方方面面。这个产品重要的破圈原因就是你在小红书上获得了很好的传播,你除了会用 AI 工具创造产品之外,还会运营。这一点难能可贵。
花生:我确实比较喜欢玩社交媒体。
老池:我感觉到了,你很会起标题,这其实需要网感。我有个做独立开发者的朋友,他的惯用流程是做应用商店的关键词优化,以及广告投放。但这两年大环境没那么好,ROI 很难回正......你让我看到了新一代开发者的影子。有点像 Pieter Levels。
---
2024 年还剩下最后一个月。 又到了抬头看路的时候,每年的这会,我都会集中几周时间,出去走走,和不同的朋友们聊聊,开阔些思路。下周,火山引擎会在上海办一场大会,我看到议题涉及 AI 大模型等内容。
拉个群,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我同事报名,我们争取了少量的票。到时候一起抬头看看当下正在发生着什么小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