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8p18v

https://sicmodule.kub2b.com/com8p18v/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俄乌战场上,士兵都拿着手机,有影响吗?俄罗斯手机「俄乌战场上,士兵都拿着手机,有影响吗?」
发布时间:2025-02-24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多年前车臣杜达耶夫打手机,遭遇俄军预警机锁定并引来导弹的事儿各位还记得吗?从杜达耶夫这件事儿上,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手机在面对军用侦查器材时并不是个靠谱的东西。

但是近年俄乌冲突中,很多网友却频频发现双方士兵在战场上刷手机的情况,似乎他们并不在意相关的电子暴露问题。

实际上,俄乌军队早就注意到了手机问题。在顿涅茨克冲突时期,乌军士兵已经发现了手机的不靠谱。若老是打手机,会引来对方的无人机侦查,然后它们会引来炮火——“当你听到无人机的声音时,只有大约5秒的时间逃命。”

移动网络早已作为无线电通讯被战场监控,双方都在追踪士兵的手机。

但比较令人捂脸的是,俄乌双方的士兵都不一定能良好地使用他们的手机。原因你懂的,两国边境的基站覆盖率非常低,而且基站会被有意识地摧毁。

而且,双方都会使用一种诱饵式的“模拟基站”来骗取对方的信号。

简单地说,“模拟基站”就是利用军事信号设备搭建的,具备基站性质的欺骗设施。它们被装在卡车里,在战场上四处移动,冒充手机信号。

如果士兵们的手机处于开机状态,便会毫无知觉地与诱饵基站建立联系,然后发送出GPS定位信息。

接着,会有侦察设备(通常是无人机)光临现场,对定位地点进行侦测,继而引导来炮火的袭击。

这种设备是典型的战场电子战系统,而且它们根本不需要像定位杜达耶夫那样搞得特别复杂,仅仅需要分辨出能藏人的地方就行了。

一套LEER-3电子战系统足以完成这种诱饵行动,通过两架无人机和一辆指挥车,它们能在6公里范围内接收2000部手机的定位信息。

LEER-3系统的无人机可以直接测量手机信号的强度和方向,然后给炮兵分析对方人员的情况,两架无人机通过交叉侦查即可快速定位。

所以,在战场上盘手机,绝对是一种危险且业余的行为。不说士兵,就连俄罗斯的将军都屡屡因为手机这种事儿倒霉,至少一名将军栽在手机打电话这种事儿上。

实际上,乌克兰军队早已发出了关于手机的军令,其内容如下:

1. 将SIM卡留在家中,别塞进手机。

2.获得SIM卡的最佳地点是战区当地。

3. 如果要打电话,请远离小队本阵至少400-500米。

4. 不要独自走开,让带武装的朋友照看你。

5. 打电话的最佳地点是平民较多的地方,最好是刚解放的城镇。

6. 始终关闭手机,这关乎性命,Grad火箭炮会覆盖你的整个小队。

7. 不接受当地人的充值码或卡片,从邻村给你带来充值卡的大妹子可能正在为敌人工作。

8. 看好你的战友——某哥们打电话给他的女友,一个小时左右阵地即遭到炮击。

9. 请记住,无论您使用哪种 SIM 卡或电信运营商,敌人都可能正在窃听您的谈话。

问题是,这实行起来很难,因为最好的办法是严令士兵不准带手机,而不是给出一些类似建议的所谓军令。

乌克兰人甚至有些庆幸,因为乌克兰的网络仍能覆盖很多地方。可能是因为俄军也想从中获取一些情报,因此没有对乌克兰的移动网进行毁灭性打击。

俄罗斯人也是一样,相反他们还主动建立了一些基站。一方面这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当地,另一方面俄军真的在逼急的情况下会使用民用电话甚至开放的无线电频率,他们的战场加密信道实在是恶劣无比。

而且双方士兵们都表达过一些相同的怨言——专家们声称应当在关机的时候扣掉卡和电池,但请你告诉老子怎样把智能机的后盖打开!

所以这也产生了如今外界看到的一些现象,很多士兵在使用老式手机。有些人把这诠释为老手机更坚固耐折腾,确实有这个因素,但它们主要是士兵们为了快速机电卡分离而购入的。

其实最喜欢使用手机的是东乌的那些民兵,顿巴斯民兵早在2014年就已经搬走了原乌克兰通信公司的设备,然后利用盗版软件搭建了自己的GSM网络并建立了数百个基站和40公里的光缆。

顿巴斯武装没有使用高级军用通讯设施的能力,也不是很懂使用相关设备,因此他们长期以来养成了使用手机通讯的习惯。

后来这个网络被合并到了俄罗斯的移动网络之中。

2015 年 7 月,乌克兰议会禁止士兵在战区使用手机、相机、无线电接收器和计算机,但允许指挥官在必要时允许此类使用。

可是受限于俄乌战场条件,手机仍然被认为是种可靠的通讯工具,尽管有禁令,但手机的广泛使用仍在继续。

最终俄乌双方都没能将手机从战场上灭掉,俄军有些人认为手机有时候能救急,比他们的无线电还可靠。

乌军也在2017年接受过军事研究人员的战地调查,顿巴斯前线的士兵普遍表示:“我们懂得手机很危险,但我们通常还是会用手机。”

为什么呢?调研人员得到的答案是——无聊。

“在防空洞、战壕和掩体中呆上几天甚至几周,无所事事,人们开始发疯。你需要一些东西来转移注意力。”

好么,手机已经成为当代的人体外置器官了,它们能维持士气,能让无聊的士兵打发时间。

有个瑞典调研者还遇到了有趣的情景,乌军士兵带他去打电话,很快打完走人,5分钟后打电话的地方被炮击了。士兵们认为自己已经摸到了俄军的攻击规律,他们的反应有个下限,炮火来的没那么迅速。

调查者们甚至发现了一些比较“正面”的东西,比如士兵们会在不使用通话功能的前提下,将智能手机当成辅助作战工具。

侦察兵们已经几乎放弃掉沉重的照相工具了,很多由人记录的视屏信息都是手机拍到的,他们还经常用软件传回画面。

有些士兵会尝试用手机进行计算,以及利用其中的软件来构筑和规划阵地火力排布。

最搞笑的是,后来还发现,某些士兵居然在战场上利用手机学习如何打仗,比如发消息到Quora上求助某型装备的用法。

实际上,西方有些国家已经在研发适合战场的手机系统,希望能制造出符合军标,能与军用信息系统契合的“战场手机”。

比如美国通用正在给美军开发“便携式蜂巢网络”,以及抗干扰的搭配系统。

比起复杂昂贵且笨重的军用数据设备,智能手机技术显得廉价又方便。

只要能完成战场化的改造和体系搭建,那么士兵则可以发送视频,可以拍照,传输这些照片,聊天,以及做到一切生活中智能手机能做到的一切事情。他们甚至可以将战场无人机并入进去,或者将手机作为智能模块与武器进行连接,让步枪变成智能武器。

连手机的品牌和外形都不需要变,只需要这些手机符合国家生产政策,然后给它们包个能适应粗暴环境的手机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