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搜索  小红  红书  健身  哪些  锻炼  考试  厦门  数据  论文 

64.2%受访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入侵汉语现象严重

   日期:2024-11-11     移动:http://changmeillh.kub2b.com/quote/372.html

当下许多网络流行语正在污染汉语!日前,在政协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怀琼提出这样的批评。

64.2%受访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入侵汉语现象严重

他指出,随着网络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进步值得肯定,但有的网络语言,比如“屌丝”“装逼”“逼格”等,完全是粗俗猥琐的下流词语,对汉语的发展是一种威胁。

在当下,网络语言正铺天盖地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真的威胁到汉语发展了吗?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6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64.2%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网络流行语入侵汉语现象严重,46.0%的受访者担心会污染汉语。

受访者中,80后占45.3%,90后占21.9%,00后占1.0%。

“萌萌哒”、“有钱,任性”是受访者最常用网络流行语

调查显示,网络语言正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语言的一部分。89.8%的受访者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到网络流行语,其中28.2%的受访者经常使用。

受访者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流行语依次是:“萌萌哒”(50.8%)、“有钱,任性”(40.2%)、“屌丝”(39.7%)、“小鲜肉”(29.0%)、“且行且珍惜”(28.3%)、“也是醉了”(28.2%)、“不作死就不会死”(26.2%)、“心塞”(23.4%)、“也是蛮拼的”(20.7%)。

其他网络流行语还有:“时间都去哪儿了”(19.7%)、“涨姿势”(19.4%)、“我读书少,你别骗我”(19.2%)、“画面太美我不敢看”(15.3%)、“你家里人知道吗”(14.5%)、“挖掘机技术哪家强”(14.2%)、“逼格”(13.4%)、“保证不打死你”(13.2%)、“不造”(11.7%)、“只想安静地做一个美男子”(9.3%)、“上天台”(6.2%)等。

90后大学生吴桐平时喜欢流连于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平台。对于当下的网络流行语,她可以说无所不知。不管是平时与人聊天,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发状态、写评论,她都倾向于使用网络流行语。“这些词既俏皮可爱又犀利简练,让自己和同龄人交流起来更加自然和谐。即使是部分人认为粗俗的词语,用起来也很有意思。大家只是当口头禅随意使用,并无恶意,刻意避开,反倒让人觉得格格不入。”

同样是90后的“技术宅男”张浩天(化名)却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现在网上流行的“屌丝”“装逼”等热词,经常出现在伙伴们的日常谈话中。但他自己不会随意对他人使用这些词,若是别人冲自己说出这些词,也会感到心里不舒服。

“丝”是下流词语?39.2%的受访者认可,34.0%不认可

受访者对于张怀琼委员所指出的,“屌丝”“装逼”“逼格”等属于粗俗猥琐的下流词语这一观点怎么看?调查显示,表示认可的受访者占39.2%,不认可的受访者占34.0%,26.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满华看来,张怀琼委员的批评有一定道理。但网络中粗俗、不雅的语言是一小部分生活语言在网络上的反映,虽然网络提供了更快捷的传播渠道,但这些粗俗语言并不是网络本身带来的。

“我坚决反对也非常反感有人在网上使用下流语言。但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哪些是哪些不是。”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鸣生表示,像“屌丝、装逼”等网络词汇,要看具体在什么语境下运用,而不能一概斥之为下流语言。“屌丝”可以用作自我调侃。单就语言性而言,“装逼”要比“装蒜”深刻。比如文学创作刻画人物时,使用某些看起来粗俗的语言尤其是方言,可以更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若换成“雅”的书面词语,则会削弱甚至丧失语言本身的魅力。

50.5%受访者表示日常生活中还能感受到汉语之美

调查中,64.2%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网络流行语入侵汉语现象严重。对此现象,46.0%的受访者担心会污染汉语,28.5%的受访者觉得会有助于汉语发展,25.4%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

51.9%的受访者直接建议,出台相关措施,保护汉语纯洁性。

李鸣生表示,网络的出现,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内涵和形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魅力,甚至创造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叙述结构。“有些网络语言很有天赋,很有创造性,令人拍案叫绝,让我们这群中老作家自愧不如”。整体而言,这种现象是好事,既促进了汉语发展,又丰富了民族文化。

他直言,不能简单将网络流行语与汉语的发展对立起来。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一样,精华糟粕同在。净化肯定需要,但不是要采取行政手段强行干预,而是要相信国人的鉴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粗鄙的下流话除了极少数感兴趣者外,不会有人去“发扬光大”。

“汉语的纯洁性是个伪命题。”陈满华认为,所谓影响了汉语纯洁性的粗俗不雅表达方式,只是部分群体的偏向性选择,不可能为全民所接受。真正上不了台面的表达方式,终究逃脱不了两种宿命——要么经过一段时期自然消亡,要么永远只在某些特殊语体里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如网络文学中刻画特殊人物形象)而苟且偷生。

陈满华说,我们可以对语言的发展做一些有意义的推动工作,但绝不是人为的行政干预。比如,及时发动民间和组织专家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更大规模的收集、释解和描写,建立像美国的“城市词典”那样大规模的、及时反映语言变化的流行语词库。稍微滞后却具有规范性、权威性的纸质语文词典,对网络语汇也要有更开放的态度,进一步拓宽网络选词范围。这些工作,将有利于汉民族共同语更顺畅地新陈代谢、稳步发展,也能使更多普通百姓在语言的使用上,更精准地把握时代脉搏,及时顺应母语日新月异的发展,甚至为其发展或多或少地做出贡献。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kub2b.com/quote/372.html    企库往 http://sicmodule.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