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关键词  效果  自动  直播  应用  信息  设置  提升  查询  智能 

越有钱越幸福?听彭凯平教授谈心理(抗逆力:重压下的心理韧性与成功 一)

   日期:2024-12-27     作者:lz1qp    caijiyuan  
核心提示:彭凯平,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

彭凯平,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报告。获得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2016年)年度十大人物。

幸福有“拐点”

人均gdp五万元人民币左右最幸福越有钱就越幸福吗?不一定。越有钱越幸福,只是在你比较穷的时候。财富与幸福的关联,存在一个拐点,拐点后,幸福与财富情况,毫无关联。

彭凯平教授团队借鉴先前美国研究者创建的幸福词库,根据中国人的文化和心理特点,结合幸福科学的经典理论,构建了一套可用以测量幸福程度的中文心理词库,分析中国人的幸福系数变化。幸福与经济实力没有必然的关系,城市幸福系数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呈线性发展的。

根据大数据,彭凯平团队绘制出了一幅“中国幸福地图”,结果发现,杭州、滁州、玉溪、鹰潭、扬州、嘉兴、长沙等是幸福系数较高的城市,但我们曾经以为的经济发达的北京和上海并没有进入幸福城市的前50名。

“我们的研究团队绘制出了各市幸福系数与人均gdp的关系图,结果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在比较贫穷的地区,幸福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上升,但在人均gdp五万元人民币左右时存在着一个转折点,人均gdp超过这条线后,幸福将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很快提升。”彭凯平教授解释说。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在社会发展初期,还比较贫穷的时候,或者一些相对还比较贫穷的地区,幸福系数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上升,经济和幸福感呈线性相关,体现出“一分钱一分幸福”。

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幸福就变得和经济无关了。这一大数据技术第一次在上亿人规模的数据中证明了“拐点理论”。

外在环境的改变能不能产生幸福需要人们去感受和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大家自己去发现。比如,政府建了很好的绿地,但是不让人们去欣赏、游玩,仅仅摆设在那里,就没有幸福可言。幸福不能简单地看这些外在的硬件,更要看人们的感官体验。

说到底,幸福需要你自己去创造。正如一首英文歌曲里唱的:女孩问妈妈我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妈妈回答:whatever you will be,you will be。(你将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未来是要你自己创造的。)

“以前我们把幸福看作一种伟大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刻苦努力、兢兢业业,但实现这个目标后往往发现不像想象中那样幸福。”彭凯平教授觉得,幸福就像一条生活的小溪,它随处流淌,积少成多,从而产生幸福体验。

“幸福就像我们的意识,意识有意识流,幸福就是福流,福流才是幸福真正的意义。”彭凯平教授认为,幸福其实就是生活小事的感受积累,我们积累得多,体验得多,意识得多,我们就是幸福的人。如果一个人无法感受、体验,即使得了大奖、获得高位,也不会感到幸福。因为幸福不是崇高伟大目标的实现,是对生活的及时体验。

真的存在“万众一心”

大事件影响人们的幸福系数正、负波动以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万众一心”,常以为这只是一个口号,其实真的有“万众一心”的时刻,就是上亿人可以经历心灵上一致的时刻,是一种心理共振,产生共鸣,这也是彭凯平教授用大数据所得出来的结论。

根据大数据得出的中国幸福系数、中国幸福地图、中国人的幸福走势图,从中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不仅在玉树地震的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国人的幸福感降到低值,就算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时,受害者中还有我们的同胞,那一天、那一时刻,国人的心情瞬间变得明显低沉,跌入谷底。

“影响广泛的负面事件会对微博上的幸福系数造成一些冲击。”彭凯平教授还提到,一些积极事件,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幸福的积极波动,如广州恒大夺冠等。

“按理说这只是一个足球俱乐部,它夺得亚洲冠军,跟大部分人应该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们的数据中也观测到了明显的幸福感提升。所以你看到,偶发事件可以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而这一效应可以发生在亿级的水平上,这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科学研究发现。”彭凯平教授如是说。

在研究中,心理学家还注意到网民的情绪变化,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放假就幸福,节日对情绪的影响不仅是由放假带来的,还由节日本身的意义带来。

彭凯平教授提到,类似春节、中秋节等具有历史沉淀和心理传统的节日,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要比元旦、国庆等现代节日更多。情人节、感恩节等即使没有放假,也会形成幸福系数的高峰。一些心理意义较淡的节日,如五一等,虽然放假,对人们幸福系数的影响却没有前述节日大。

如何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呢?在进行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彭凯平教授团队还注意到一些大数据的变化,当大家都在谈论幸福本身的时候,幸福感也会提升。这说明,谈论幸福、研究幸福是有积极作用的。

“网络上有句话解释的很形象: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会感染自己。当人们谈论幸福本身时,就会表现出更高的幸福系数,并且幸福也可以传染给别人,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水平。”彭凯平教授也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一些关于幸福的事件、谈论一些有关幸福的话题,这些对于提高我们的幸福系数都是有帮助的。

人际关系影响健康

朋友越多看病频率越低彭凯平教授总结出一个3c原则:communication(沟通)、contact(接触)、culture(文化),帮助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过去一直说有亲情、爱情、友情才会健康,我们证明了人际关系和健康确实相关:一个人去医院看病的次数,和他(她)拥有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呈反比。”这也是彭凯平教授情绪监控大数据的第三个大的发现,就是人际关系和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像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很多人的社会关系亲密度低,看病率就高。彭凯平教授介绍,“较强的社会关系有健康效果,较多的朋友是健康良药。当然,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将具有一定的医疗条件作为控量。”

现在的人,人际关系不像以前那么紧密,工作压力比以前大,生活方式更加机械化,紧张的客观氛围,主观的情绪波动,一点小事就使得夫妻吵架,同事不和,孩子不听话等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或多或少碰到过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愉快,如何才能与人愉快的相处,建立友好紧密的人际关系圈呢?彭凯平教授提出了3c原则:communication(沟通)、contact(接触)、culture(文化)。

所谓的沟通,可不是只要你说话,我也说话就可以的,是要用积极的思维去沟通。彭凯平教授认为,在亲密关系中,积极的沟通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心理学曾提出一个积极沟通和消极沟通在亲密关系中的黄金比例:5:1,也就是说,在亲密关系中,积极沟通和积极回应要比消极沟通多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尽量减少抱怨的频率和时间的缘故。

就拿亲密关系来说,许多人婚后谈话内容正面和负面的比例逆转了,恋爱时说好话远远多于批评的话,但婚后说批评的话远远多于好话。婚姻的幸福度也随之逐年递减。

而肢体语言则是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在亲密关系中,肢体接触就是表达亲密的一种方式,这也是经典的斯滕伯格(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爱情三元素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文化,可不是说要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说的是文化行为,一起做一些有文化的事情。彭凯平教授介绍,人在做文化事情时易产生共鸣,比如鉴赏音乐,如果是两个人都喜欢的音乐,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从心底对对方产生认同,这种心理的接触对亲密关系是很重要的。

听完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心理学系系主任)的课程,以下是重点内容再现。

第一部分:高心理韧性是成功者的共性

安吉拉·达克沃斯
宾西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心理研究证据:
2004年,心理学家Duckworth在美国西点军校的研究发现:坚毅,可以预测一个学员未来的学习和毕业概率。

曼德拉
南非前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称为“南非国父”曾说:

生命最大的荣耀不是从来没有失败,而是每次失败后的不断奋起。

可以理解为复原力(反弹力,BounceBack):人从逆境、冲突、痛楚、失败、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

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说过:

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生物,也不是最聪明的生物,而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生物。

坚毅力(Grif耐磨力)
面对长远目标时的努力和耐力

尼采
德国哲学家,对后哲学发展影响巨大,说:
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

创伤后成长发展(PTGDPost-traumatic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由于逆境和其他挑战而经历的积极心理变化和心理功能的提升。

所以:在社会竞争的过程中,前期靠体力,中期靠脑力,后期靠心力--心理韧性。

第二部分:高心理韧性的特质
心理韧性的能力系统
1、适应力
2、成长力
3、抗挫力
4、积极力
5、关系力
6、抗制力

诺曼·文森特·皮尔
著名牧师“积极思考的救星”
《积极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作者

很多时候,决定我们生存、生活幸福的是什么,其实不是这个事情本身,而是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事情。

看待半杯水,是一半满还是一半空,决定了你对她的态度、行动和计划。

情绪的起跌波动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当我们遇到了消极情绪的时候,如何能够很快的复原才是最重要的。

高心理韧性者的特质有:
1、积极的认知风格
2、乐观的情绪调节
3、健康的身心状态
4、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5、解决问题的行动精神
6、良好的人际关系

低心理韧性者的特质有:
1、负面思维:极端化、受害者心态、灾难化、扭曲事实、阴谋论
2、躺平习惯:无所事事,不爱动
3、成瘾习惯:酗酒,赌博吸毒
4、对他人的伤害:嫉妒、谩骂、攻击、造谣
5、对自我的伤害:自责、自卑,自罪感、自残

第三部分:个体心理韧性的提升

班杜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人

他提出一个词: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它通过两条路径体现出来:

1、结果预期:即相信自己,我认为“我可以做到”,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2、效能预期:即我认为“我能做到,不是因为运气好或者环境好,而是因为我的能力”,因此我要施展我的能力为结果做足准备。

高自我效能的人,甚至会把压力、挫折、打击,当做一种证明自己能力的机遇。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1、做出成功的模样
任正非的名言:装积极就可能变成真积极。
步伐更快些、发言更多些、做事主动些、穿衣正式些、锻炼频繁些。

2、被成功者接纳
替代性强化:由班杜拉提出,指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成功),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

与积极的人同行,向榜样学习。古圣先贤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隔壁老王当上了经理,我也要像他学习,好好工作,努力晋升。

3、社会支持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发现,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的面积越大,他认识的人越多,他在职场,在生活中,其实更容易产生优势效应,也称弱联系的强势效应。

“弱联系”有着极快的、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著名的六度分隔实验中,正是层层叠加的弱联系将世界上原本毫不相关的人联系到了一起。

这是进化的秘密,弱联系的强势,毕竟进化选择的是合作者,这也是商业的本质。

4、模拟实战
默认模式网络:人脑在无任务的静息状态下,仍持续进行着某些功能活动的脑区,与情绪的加工、自我内省、情景记忆的提取功能密切相关,额叶活动在此时状态时达到较高水平。

塞利格曼说过:进化选择的是那些有预见能力的人。

人有一种特别了不起的本领:预见。我们大脑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也在消耗20%的养分,大脑处于一种默认状态,在畅想未来。

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因为它是默认的,而这样一种畅想未来的能力,现在发现是人的竞争优势,进而发现能够对所有的事情进行一次预借的话,对我们帮助是很大的。

如何对未来的场景,现在的场景进行预见呢,有一个词叫visualization意念想象,闭上眼睛在头脑里头,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不妨演练一遍。

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方法,就是设想:当遇见挑战、挫折、打击的时候,我大概会怎么去做,当然模拟整个过程更重要,不光是一个场景,而是从开始到结果到完成,到解决问题的场景也很重要的。

那么积累成功也是很重要的,把自己小小的成功发现出来。

人最怕的,是发现自己一成不变,没有发展,没有希望。

5、积累成功
从以下四个方面执行:

1、发现自己微小的成功:上一周我有哪些好的改变?

2、发现无效及时止损:有哪些包袱可以扔掉?

3、为目标采取行动:马上可以做的一小步是什么?

为目标采取行动,所以不断的决定下一步是什么,不要大不要好高骛远,但是可以开始去做,中国有句古话叫行百里半九十,人生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

卡罗尔·德威克(Carol Dweck)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相信天赋,只有起点人的才智可以通过锻炼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会愿意应对更多挑战,在面对困难时也更加坚韧不拔,而且往往越在困境成就越突出。

未完待续

【积极的心理学】彭凯平教授 《孩子的品格》打卡4

15自我效能(上)

1:提升自我效能最有用的一句信念:“我能行!”/“我能做到。”

2: 心理学家班杜拉“自我效能”的两个路径

197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每个人对自己完成某个方面的能力有一个主观的效能感评价,它通过两条路径体现出来。

第一是结果预期,即相信自己,我认为“我可以做到”,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二是效能预期,即我认为“我能做到不是因为运气好或者环境好,而是因为我的能力”,因此我要施展我的能力,为结果做足准备。

3.? ?“戒烟实验”原理分析

以色列的心理学家莫迪凯布利特纳(Mordechai Blittner)等人做了一个戒烟实验:实验者选取了一些成年吸烟者,并随机分配到三个组中。

第一个组是自我效能组:实验者告诉被试实验的人你们是意志力很坚强的人。第二组接受治疗组:告诉他们是随机抽选出来的。第三组控制组:没有任何心理暗示。

结果显示,自我效能组有67%的人成功戒烟,接受治疗组有28% 的人成功戒烟,控制组有6%的人成功戒烟。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有关自我效能,也就是“我能做到”的暗示,在激励人们把事情做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三个特质来优化自己的行为表现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的行为表现:

首先,知难而上,面对压力引发的焦虑,主动应对而非逃避。

其次,自力更生,遇到困难和挑战,更多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寄希望于他人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最后,主动进取,面对选择,愿意主动出击,走出“舒适区”。

5.效能感高低的五种影响因素

第一种:成功是成功之母。个人以前的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它对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

第二种:替代经验或者模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人、认同的人,用他的成功来鼓励自己,会对自己产生驱动力,提升自我效能。

第三种:其他人的肯定。别人对你的期待、鼓励、认可,能转化成自我内驱力、动力。

第四种:情绪唤醒建立在良好的情绪、自信、精力、好身体、好精神。

第五种:熟悉的环境条件。比如中、高考提前去探点自己考试的学校和教室。

以上影响效能感高低的五种因素,平时加强刻意练习。

嗯,我想要创业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嗯,主要解决好两个心理原因,嗯 嗯,一个是嗯,创业者的面对创业挫折中的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还要就是一个创业者 初期没有取得任何利润的焦急的心态 嗯,这种创业过程中的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首先的话 让让他明白和懂得 创业过程中 累累的挫折和失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嗯,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 再一个就是说 嗯,创业过程中 仙气没有任何利润,千万不要 焦急和焦躁 否则的话会使自己的一个创业行为的话 嫌弃就不成功,然后走向这个倒闭的风险

? ? ?心花怒放的人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生活状态。如果你是一朵花,就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如果你是一颗树,就像树一样葱郁枝繁叶茂;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就是找到生命中的意义,眼中有光,心有热爱,并为之全力以赴,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种状态对我们的工作、爱情婚姻、人际交往和亲子关系都特别有意义,同时这个状态有科学的方法去实现。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而是一门人人都需要学习的功课。本书的作者彭凯平,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闫伟,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学习中心副主任。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能够破除关于幸福的偏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获取营造幸福生活的实操方法。

? ? ? 积极心理学这门学科于1997年第一次被提出来,中国积极心理学大会的举行,只比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晚三年。如今,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幸福科技实验室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幸福科技的研究室。积极心理学不是阿Q精神,阿Q精神是指不能在现实中获得满足,便在精神想象的空间中寻求补偿。属于逃避型和自欺型消极心理防御机制的结合。虽然可以让人暂时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但是长远带来的是自欺欺人,故步自封。乐观精神指向未来,阿 Q精神指向失败的过去。乐观精神可以带来积极的影响,阿Q精神不能。积极心理学,不是“心灵鸡汤”,积极心理学具备科学性,而“心灵鸡汤”没有。积极心理学是建立在科学原则基础上的一个新兴领域,科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相对的真实性。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简单的满足,过度的心理满足不会让人觉得幸福。幸福感不是一直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而增加的,它符合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过了这个饱和点,个人收入的增加将不再对个人幸福感产生影响。幸福不是独善其身,对幸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美好的人际关系。真正影响我们幸福快乐的,是我们的预期和比较。一个人喜欢比容易不幸福,但是人很难做不比较,很多错误的想法限制了我们的幸福感。因此正确地比很重要,人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认识自己,而不仅仅是盯着一个点。渃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2002年提出人有一种认知误差,即鲜明性思维误区, 我们往往会被对方有代表性的特征迷惑,我们比较的不是真实的整体结果。

? ? ? 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有科学方法的,甚至可以度量的,有四种神经化学递质:多巴胺、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对我们的身心状态的愉悦感觉特别重要。“渴望”不等于“喜欢”,两者由大脑不同的神经通道产生。渴望就是我们喜欢、追求一件事情,它不一定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有很多的渴望是社会塑造的、文化强加的,甚至可能是别人误导的。有意义的快乐,离不开目标与创造。当我们为生活设定积极的目标,勤于创造而非消耗时,我们就能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温暖而持久的幸福。

? ? ?如何在职场获得幸福感?以终为始,站在终点,审视你的选择,发现人生的意义。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只有把个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通过为社会解决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通过关爱他人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增长,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中说:“生命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可以寻找工作的意义,让工作成就你而非主宰你,在工作中保持正念,专注于当下,全情投入深度工作达到福流状态。善用闲暇时间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亲近自然,释放压力。

? ? ?在人际关系中,用爱,善意和温暖攻克他人的心理防线,让人际关系更和谐。用微笑、分享、付出等行动改善人际关系。学会“非暴力沟通”的人际沟通之道,信任、感恩、仁爱、宽恕。

? ?在两性关系中,与婚姻关系幸福感有密切联系的特质是“亲和性”。对于维持幸福的婚姻关系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金钱地位美貌权势,也不是孩子的学习幸福成功,更不是轻视挑剔敌意,而是夫妻双方的情感交流是体贴宽容同情支持,是以积极感恩的心态来尊重,欣赏对方。学会做关系高手而不是关系祸害,积极应对对方的情感需求。

? ?在亲子关系中,积极养育,母爱的本质是关爱,做孩子的“心理治疗师“而不是保姆。正确表扬孩子,多鼓励,少表场,多描述,少评价,乐观面对失败,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

? ?如何应对消极情绪?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接纳事情已经发生,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可以做事情上,努力做好它。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觉知,不被情绪带走。

? ?竹子老师总结说:“读书,可以打开眼界,改变思维的认知,活在当下,心态平和”。她是这样说,她也是这样做的,她真正地做到了知行合一。

? ? ? 真诚地感谢最敬爱的谌老师,她利用休息时间做了60多张PPT,周日的晚上两个多小时的倾情演讲,激荡人心。她对这份事业有十分的热爱,有强烈的想要帮助缘来有爱这个大家庭的责任心。她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照亮缘来有爱的每一位家长和学生们。她像灯塔一样,给我们照亮前进的方向。我再次体会到大道到简,所有的大道理无论中西都是相通。道理不是用我们知道了多少,而是我们使用了多少。愿我们都能够从这本书中,从谌老师的分享中改变以往固有的思维,放下我执,我固,走在终身成长的路上,找到个人生命的意义并为之努力,活出精彩的人生,并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xinli/71979.html.

本文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tnews/5618.html     企库往 https://sicmodule.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标签: 幸福 我们
 
更多>同类生活信息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生活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