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平在近日发布的一封内部信中,曾宣布公司进入创业2.0阶段,并计划合并职能重复的部门与岗位,削减短期内无法提升财务表现的项目。然而,这一系列措施似乎并未能阻止极越汽车的困境。有网传信息显示,极越目前处于“半解散”状态,除了选择停薪自愿留下的员工外,其余员工可选择在12月办理被动离职,但公司将断缴员工11月和12月的社保、公积金。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消息称极越的部分门店已经闭店,试驾车被锁住,不再接待客户。这一消息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担忧。然而,就在不久前,夏一平还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极越交付中心的图片,表示交付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这种前后的反差,让人不禁对极越的现状感到困惑。
极越的危机不仅限于员工和供应商,还涉及到了消费者。有消费者表示,在已经走到交付阶段的购车过程中,销售突然告知其停止交付,全部退订金,但具体操作流程、退订时间并未明确。这一消息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损失。
极越的两大股东百度和吉利也未能幸免于这场危机。有观点认为,极越的危机与吉利的战略整合和百度的重心转移有关。吉利近期宣布了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的优化,以推动全面战略协同。而百度则更加关注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路云协同的发展,对极越的投入可能有所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极越汽车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但公司仍在努力应对挑战。极越官方发布说明称,公司正在协调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融资工作。然而,这一消息并未能平息员工的愤怒和供应商的担忧。
夏一平在近日现身极越办公室时,对员工做出了承诺,表示会解决这个月的社保问题。然而,这一承诺是否能够兑现,仍需要时间来验证。极越汽车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企业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做好善后工作,以保护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这场危机中,极越汽车需要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恢复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信心。同时,这场危机也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风险管理和社会责任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