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药品集采正在持续进行中!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作为推动我国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举措之一,正以其独特的“招采合一、量价挂钩”机制,不断书写着医药健康事业的新篇章。
1.中标数与降幅
自2018年试点以来,截至第九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已累计成功采购药品达374种,涉及1600多个中选厂家品规;其中,国产仿制药占比高达96%。各批次的平均降幅在48%-59%之间,显著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
2.中标企业概览
国采中标品种已覆盖14个治疗领域,包括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和慢性病用药。
集采常态化后各批流标品种较少,企业参与度高。至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共有12次流标品种,流标产品主要为口服常释剂型。仅一个注射剂流标,即“4+7试点”中的阿奇霉素注射剂,但该品种在后续的第五批国家集采中成功采购。
同采购组内,企业按报价单元,以 3ml:300 单位(笔芯)规格为代表品进行申报。同采购组内,申报产品按申报价由低到高确定申报排名,申报价最低的为第一名,次低的为第二名,依次类推确定其他排名。
同采购组内,申报产品的申报价相同时,优先考虑未被评定为失信等级、首年采购需求量大、首次获得国内药品注册批件时间早、承诺供应国内市场产能大的产品。
(2)竞价入围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采购批次时,竞争格局已发生一定变化,各企业的竞争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接续采购中,需继续灵活调整规则,以适应市场变化,确保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改革措施,已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成功降低了药品价格,提高了药品可及性,而且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前九批次集采的回顾,我们见证了采购规则的不断优化和行业竞争格局的积极变化。未来,随着集采规则的不断完善和接续工作的深入,我们期待国家药品集采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实惠,为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