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数据  小红  红书  考试  论文  数据分析  关键词  哪些  搜索 

于国富:流氓软件已山穷水尽 用户非傻瓜

   日期:2024-12-10     移动: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quote/4876.html
于国富:流氓软件已山穷水尽 用户非傻瓜 流氓软件

腾讯科技讯 为了更好的净化网络空间,打击日益猖獗的流氓软件行为,腾讯科技策划了为期一个月的“打击流氓软件 净化网络空间”的大型报道。

时间:8月21日

嘉宾:业内知名的互联网律师、盛邦法律(北京)公司首席顾问于国富先生

主题:如何通过法律来规避约束流氓软件

主持人:薪岩

 流氓软件损人利己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现在我想大家都经历过被流氓软件骚扰的经历了,为了更好地净化网络空间,为了维护广大网友的切身利益,腾讯科技策划了为期一个月的“打击流氓软件 净化网络空间”的大型报道。今天请到业内知名的互联网律师、盛邦法律(北京)公司首席顾问于国富将作客腾讯,畅谈“如何通过法律来规避约束流氓软件”。于老师您好,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吧。

【于国富】 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是做律师的,从电脑这个角度上来讲,跟大家一样,也是普通用户。但是从法律角度上来讲,对于一些网络、软件方面的法律问题有一些专业上的看法。非常感谢腾讯网今天给大家这样一个机会沟通、交流。

于国富:流氓软件已山穷水尽 用户非傻瓜

【主持人】 您自己有没有受到流氓软件的攻击?

【于国富】 我也是普通用户,大家受到过流氓软件的攻击,有过困扰,我们也一样。

【主持人】 您作为普通用户对流氓软件的看法、意见是什么样的?

【于国富】 首先是反感,从名字来讲,对流氓大家都是反感的,对流氓软件也不例外。另外一点从理性上来讲,不仅仅是从它的名字来感性的认识,流氓软件或多或少会给我们带来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直接导致我们的心情变坏,生活满意度降低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给我们带来了困扰。同时这些流氓软件可能从中用各种方式获取了利益。

这种应该是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显然是不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用合法与否定义流氓软件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烦扰,能不能结合您的经历来谈一谈什么样的软件可以被称之为流氓软件呢?

【于国富】 我也查过一些资料,微软网站上也有一些流氓软件的介绍,包括它的几个特征,它有可能是未经许可情况下安装的,隐蔽性安装。另外还有可能是有各种各样的广告弹出等未经许可的行为。还有擅自修改用户的一些设置,还有是使大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源受到各种影响。这些情况被业界公认为流氓软件的几个特征。当然从我作为法律人的角度出发,与其把这些软件叫做流氓软件来声讨它,不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从合法软件与非法软件上来思考,或者是从软件的合法用途和非法用途,合法功能和非法功能这些角度上来讨论。理由主要是,作为流氓软件来讲没有相关的法律直接定义它,现在仍然处在行业内部的讨论阶段,应该说微软这样的行业巨头有一些常识性的定义,有一些杀毒厂商、安全机构提出来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仍然在一个行业内部讨论,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既然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而如果我们希望用法律手段来制止这些行为的话,我们有必要暂时先放弃没有法律根据、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的标准,拿现在已有的标准来判断合法软件和非法软件。

从我们平时分析来看,一些流氓软件已经触及了法律底线,比如未经许可修改用户的一些设置、信息,甚至干扰用户的正常工作等等,这些都或多或少侵犯用户的财产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等。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上来界定的话可能会更清晰。我原来写过一篇博客文章,与其去界定流氓软件,不如去界定非法软件、非法功能。

法律界定不清 声讨中要防范被反咬一口

【主持人】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定义它,现在业内对流氓软件处处声讨它,处于表面的抵制和声讨的阶段,在法律政策上是不是欠缺一些有力措施呢?

【于国富】 是的,本身这个概念处在讨论之中,还没有上升到立法的高度,虽然说有一些行业协会曾经提出过十大流氓软件等等说法,但是这种说法毕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甚至有可能这些法律说法会造成一些被怀疑为流氓软件的厂商的反扑。他们认为我不是流氓软件,你的说法引起了我声誉的降低。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有的安全软件生产商已经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有人已经起诉他了。起诉他的理由是他把这个软件指称为间谍软件。我们一方面要依法界定流氓软件,另一方面也要依法声讨流氓软件,以免被可疑的、被怀疑为流氓软件的厂商反扑过来,甚至咬我们一口。

法律尚处探讨阶段 还需相当长时间

【主持人】 现在我们国家对流氓软件是不是已经开始着手制订一些法律规定呢?

【于国富】 还在探讨阶段。

【主持人】 以您个人意见来看也个阶段还要进行多长时间?

【于国富】 很难说,我们国家体系和欧美国家体系有很大的不同。欧美国家是海洋法系(普通法系),他们可以由法官立法,上一个判例可以在下一个案子中直接引用,成为一个法律。而我们国家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只有在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把法律通过之后,才可以在法庭之中作为法律根据来引用。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相当长的。

通过不法手段推广自身业务 网络道德沦丧

【主持人】 我们国家还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对这个行业进行整治。您觉得在这段时间内流氓软件横行对用户和行业来说最大的伤害是什么?

【于国富】 从浅表层面来看是工作效率降低、大家满意度降低,比如说对于网络的满意度、对于自己系统的满意度等等,甚至我有的同时对网络、流氓软件不是很懂,但是他的机器抱怨了,他有可能抱怨现在网速怎么这样,信息高速公路怎么这么慢、操作系统为什么会这么慢、这台电脑怎么回这么慢,但是他并没有考虑到这是一些软件造成的。这是从浅表层来看的。但是更深层次来看反面的作用,会导致网络社会秩序的降低、网络道德的沦丧。

实际上所有的厂商都是逐利的,这没有问题,商业就是要赢得利润的,但是赢得利润时不能通过损人利己来获得利润、不能通过非法手段来获得利润。但是越来越多人认为通过流氓软件强行把自己的软件安装在别人的电脑上会获得利益,这样就会大乱。

【主持人】 实际上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推广自己的业务?

【于国富】 对,通过不合法的手段扩大自己软件的装机率,这个软件可能给用户带来一点点利益,但是另外的利益都是厂商得到的。这样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主持人】 推广自己业务,给自己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比例怎么样的?

【于国富】 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仅仅是他推广的借口。我们在网上搜一下“流氓软件”,大家是相当反感的,甚至有的人已经到的切齿之痛的感觉。

新生性和多变性导致流氓软件无法准确定义

【主持人】 大家一看到流氓软件在自己电脑上横行时希望能够卸载干净,但是又卸不干净。刚才也谈到合法软件、非合法软件,您觉得流氓软件无论是从行业方面还是从法律方面一直没有得到准确定义的原因是什么?

【于国富】 首先互联网和软件在我们国家产生是一个相当年轻的事物。另外一点网络软件有着和其他传统软件不同的地方,它可以随时更新。很多流氓软件都有一个全自动的更新功能,你怎么样界定一个不断在变化之中的软件?有可能你今天界定的软件已经不是昨天那个软件了。你只能界定过去的,不可能制订未来的。这是最大的难点。而网络软件它可以通过这种更新来不断地毁灭相关证据。比如说我通过自动更新,告诉他你现在帮我去打击某一个竞争对手。这个更新下来以后如果我的装机量足够大的话,竞争对手的网站就瘫痪了,或者是竞争对手的占有率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明天就把这一点覆盖了,竞争对手、用户想取证都没有了,这是最大的难点。而流氓软件这种自动更新功能是它的一个命门。

自动更新是流氓软件的“命门”

【主持人】 这个命门我们怎么理解呢?

【于国富】 首先如果它不能自动更新,会有罪证留在你的电脑里,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刚才我们说了,界定目前来讲不清楚,但是法律总有一天是会清楚起来的。这个罪证留下来了,法律有一天清楚下来了,会对它后面的商业运作带来很大的伤害。

打击流氓软件要抓“现行犯”

【主持人】 我能不能这样总结一下,我们之所以没有确切的定义是因为在技术上、操作上以及实施上的可操作性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于国富】 对,技术上还是比较难的。

【主持人】 有学者这样认为既然不能从正面定义什么是流氓软件,可不可以从反面来讲界定什么是正常、合法的传播,非合法的全给它排除掉?不满足的网友可以一一对号,不满足这个要求的都是流氓软件?

【于国富】 这还是从静态上考虑问题,软件是有不同版本的,当你说某某软件是流氓软件时你是指的它的哪个版本?是今天的软件还是明天的软件?对于流氓软件的打击要抓现行犯,而不能盖棺定论。他昨天有流氓软件的特征,曾经做过一个坏事,在取得证据的情况下追究他昨天做坏事的责任,但我们总不能让一个小偷曾经偷过一次东西,就把他永远叫做小偷。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流氓软件的打击要抓现行。要抓现行的话实际上是先要进行对于流氓软件的普法宣传和技术宣传,让广大用户能够知道我应该怎么去打击。什么情况下是受了流氓软件所害,应当怎么去打击。其实最好的监督员就是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众战争、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解决流氓软件的问题。

“流氓软件”不是“病毒软件” 有价值的地方不可否定

【主持人】 去年互联网协会曾经评出十大流氓软件,也引起了置疑,他们就为自己辩护,其实流氓软件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这是不是他们想存活的一个幌子呢?

【主持人】 行业内部,像微软、其他厂商在定义流氓软件特征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我们之所以把它叫做流氓软件而不叫做病毒软件,是因为它还是有点儿用处的。在有用处的情况下,它有一些恶意的地方,或者说不道德的地方,所以我们才把它叫做流氓软件,而不叫做病毒软件。说明我们不能排除这些软件的价值所在,只是要否定他不合理或者说不合法的地方。

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择手段

【网友】 既然打击流氓软件人人有责,为什么包括一些知名企业也愿意使用流氓软件业务了?

【于国富】 首先律师并没有权利界定谁是流氓软件,但是对于互联网厂商来讲,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争夺用户的桌面可能是他们的一个既定政策。在目前没有明确法律可依的情况下,互联网领域有这样一个规律,风险越大利益就越高。所以大家有可能会去铤而走险,当然我们不是特指某一个厂商。在占据了市场占有率以后再说道德问题。当然从业内角度来讲,可能还涉及到市场竞争的问题。我们先把道德不道德放在一边,这个市场竞争是相当残酷的。而流氓软件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于竞争对手的打击。

之前我们知道有两家著名的厂商他们曾经互相起诉对方干扰自己软件的下载和安装。包括搜索领域等,都在打。

【主持人】 还有你装我的,就不能装他的。

【于国富】 对,这种互相屏蔽是双方在争夺对方的桌面,会大量消耗用户的电脑资源,使用户在使用时有莫名其妙的现象,比如我点击了某个链接之后没有任何反应?这时并没有人告诉用户,你的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的战场,这也是流氓软件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手段。

用户首要了结权益所在

【主持人】 企业可以为了市场份额不择手段,把用户的终端电脑作为竞争场地,当用户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呢?

【于国富】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权益是什么,然后分析对方侵犯了你哪些权益,最关键一点是取证。在维权这个角度上最难点是大家电脑的网络知识以及取证。

【主持人】 我们用户在这方面现在处于一种什么阶段?究竟有多少用户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权益?有多少用户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于国富】 我感觉大部分用户还是处在抱怨阶段,很少有人真正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向某一个流氓软件宣战,直接起诉某一个流氓软件。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流氓软件厂商之间互相的较量。

用户必须熟知的“四项权利”

【主持人】 我们应该告诉用户们你们有什么权益,当用户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请您详细给我们讲一讲。

【于国富】 首先想一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分成这样几块,从电脑网络角度来讲,首先有知情权,你有权利知道自己装的软件是什么?有那些功能、对你的电脑进行了哪些操作?有没有泄露你的隐私?有没有记录你的上网过程?有没有向他自己的网站传输不必要的数据?第二是公平交易的权利,我有权利公平地进行交易,双方不能有非常大的悬殊。还有选择权,我有权利选择这个软件,也有权利选择那个软件。刚才说了流氓软件也有一定的功能,不排除有些用户是自己想要安装这个的,但是同类软件可能有几个,你不能侵害到我的选择权。当我安装一个之后,我还有权利安装另外一个。

如果另外一个会把你的功能接替过来的话,是用户自我选择的结果,你不能非法干预。还有是作为每个用户的财产权利,我们实际上是享有这台电脑的财产权的。这台电脑的硬盘、内存、CPU,甚至上网的带宽都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有权利对它进行使用,其他人没有经过我们的许可是没有权利任意进行使用的。这时如果我们的电脑受到了流氓软件损害,导致了软硬件损坏,这时财产权利也会收到侵害。提到这一点还需要提醒大家非常注意的,大家经常忽略的一点,在你安装一个软件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它的用户许可协议。这个协议里有可能已经放弃了你的某些权利。而相当多数的人,应该占90%以上是没有耐心把非常长、非常拗口的用户许可协议看完的,这时等于你把自己的一些权利忽视了。

【主持人】 大多数用户,包括我在内,一看到协议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我同意”,直接就跳过去了,从来没有阅读。刚才听您的讲述,我回顾一自己的上网经历,我觉得知情权、选择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侵害,另一方面您刚才说现在用户大多数是属于抱怨的状态,在现实案例中有没有真正用户起诉流氓软件呢?

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择手段

【网友】 既然打击流氓软件人人有责,为什么包括一些知名企业也愿意使用流氓软件业务了?

【于国富】 首先律师并没有权利界定谁是流氓软件,但是对于互联网厂商来讲,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争夺用户的桌面可能是他们的一个既定政策。在目前没有明确法律可依的情况下,互联网领域有这样一个规律,风险越大利益就越高。所以大家有可能会去铤而走险,当然我们不是特指某一个厂商。在占据了市场占有率以后再说道德问题。当然从业内角度来讲,可能还涉及到市场竞争的问题。我们先把道德不道德放在一边,这个市场竞争是相当残酷的。而流氓软件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于竞争对手的打击。

之前我们知道有两家著名的厂商他们曾经互相起诉对方干扰自己软件的下载和安装。包括搜索领域等,都在打。

【主持人】 还有你装我的,就不能装他的。

【于国富】 对,这种互相屏蔽是双方在争夺对方的桌面,会大量消耗用户的电脑资源,使用户在使用时有莫名其妙的现象,比如我点击了某个链接之后没有任何反应?这时并没有人告诉用户,你的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的战场,这也是流氓软件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手段。

用户首要了结权益所在

【主持人】 企业可以为了市场份额不择手段,把用户的终端电脑作为竞争场地,当用户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呢?

【于国富】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权益是什么,然后分析对方侵犯了你哪些权益,最关键一点是取证。在维权这个角度上最难点是大家电脑的网络知识以及取证。

【主持人】 我们用户在这方面现在处于一种什么阶段?究竟有多少用户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权益?有多少用户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于国富】 我感觉大部分用户还是处在抱怨阶段,很少有人真正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向某一个流氓软件宣战,直接起诉某一个流氓软件。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流氓软件厂商之间互相的较量。

用户必须熟知的“四项权利”

【主持人】 我们应该告诉用户们你们有什么权益,当用户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请您详细给我们讲一讲。

【于国富】 首先想一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分成这样几块,从电脑网络角度来讲,首先有知情权,你有权利知道自己装的软件是什么?有那些功能、对你的电脑进行了哪些操作?有没有泄露你的隐私?有没有记录你的上网过程?有没有向他自己的网站传输不必要的数据?第二是公平交易的权利,我有权利公平地进行交易,双方不能有非常大的悬殊。还有选择权,我有权利选择这个软件,也有权利选择那个软件。刚才说了流氓软件也有一定的功能,不排除有些用户是自己想要安装这个的,但是同类软件可能有几个,你不能侵害到我的选择权。当我安装一个之后,我还有权利安装另外一个。

如果另外一个会把你的功能接替过来的话,是用户自我选择的结果,你不能非法干预。还有是作为每个用户的财产权利,我们实际上是享有这台电脑的财产权的。这台电脑的硬盘、内存、CPU,甚至上网的带宽都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有权利对它进行使用,其他人没有经过我们的许可是没有权利任意进行使用的。这时如果我们的电脑受到了流氓软件损害,导致了软硬件损坏,这时财产权利也会收到侵害。提到这一点还需要提醒大家非常注意的,大家经常忽略的一点,在你安装一个软件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它的用户许可协议。这个协议里有可能已经放弃了你的某些权利。而相当多数的人,应该占90%以上是没有耐心把非常长、非常拗口的用户许可协议看完的,这时等于你把自己的一些权利忽视了。

【主持人】 大多数用户,包括我在内,一看到协议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我同意”,直接就跳过去了,从来没有阅读。刚才听您的讲述,我回顾一自己的上网经历,我觉得知情权、选择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侵害,另一方面您刚才说现在用户大多数是属于抱怨的状态,在现实案例中有没有真正用户起诉流氓软件呢?

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择手段

【网友】 既然打击流氓软件人人有责,为什么包括一些知名企业也愿意使用流氓软件业务了?

【于国富】 首先律师并没有权利界定谁是流氓软件,但是对于互联网厂商来讲,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争夺用户的桌面可能是他们的一个既定政策。在目前没有明确法律可依的情况下,互联网领域有这样一个规律,风险越大利益就越高。所以大家有可能会去铤而走险,当然我们不是特指某一个厂商。在占据了市场占有率以后再说道德问题。当然从业内角度来讲,可能还涉及到市场竞争的问题。我们先把道德不道德放在一边,这个市场竞争是相当残酷的。而流氓软件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于竞争对手的打击。

之前我们知道有两家著名的厂商他们曾经互相起诉对方干扰自己软件的下载和安装。包括搜索领域等,都在打。

【主持人】 还有你装我的,就不能装他的。

【于国富】 对,这种互相屏蔽是双方在争夺对方的桌面,会大量消耗用户的电脑资源,使用户在使用时有莫名其妙的现象,比如我点击了某个链接之后没有任何反应?这时并没有人告诉用户,你的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的战场,这也是流氓软件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手段。

用户首要了结权益所在

【主持人】 企业可以为了市场份额不择手段,把用户的终端电脑作为竞争场地,当用户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呢?

【于国富】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权益是什么,然后分析对方侵犯了你哪些权益,最关键一点是取证。在维权这个角度上最难点是大家电脑的网络知识以及取证。

【主持人】 我们用户在这方面现在处于一种什么阶段?究竟有多少用户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权益?有多少用户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于国富】 我感觉大部分用户还是处在抱怨阶段,很少有人真正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向某一个流氓软件宣战,直接起诉某一个流氓软件。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流氓软件厂商之间互相的较量。

用户必须熟知的“四项权利”

【主持人】 我们应该告诉用户们你们有什么权益,当用户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请您详细给我们讲一讲。

【于国富】 首先想一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分成这样几块,从电脑网络角度来讲,首先有知情权,你有权利知道自己装的软件是什么?有那些功能、对你的电脑进行了哪些操作?有没有泄露你的隐私?有没有记录你的上网过程?有没有向他自己的网站传输不必要的数据?第二是公平交易的权利,我有权利公平地进行交易,双方不能有非常大的悬殊。还有选择权,我有权利选择这个软件,也有权利选择那个软件。刚才说了流氓软件也有一定的功能,不排除有些用户是自己想要安装这个的,但是同类软件可能有几个,你不能侵害到我的选择权。当我安装一个之后,我还有权利安装另外一个。

如果另外一个会把你的功能接替过来的话,是用户自我选择的结果,你不能非法干预。还有是作为每个用户的财产权利,我们实际上是享有这台电脑的财产权的。这台电脑的硬盘、内存、CPU,甚至上网的带宽都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有权利对它进行使用,其他人没有经过我们的许可是没有权利任意进行使用的。这时如果我们的电脑受到了流氓软件损害,导致了软硬件损坏,这时财产权利也会收到侵害。提到这一点还需要提醒大家非常注意的,大家经常忽略的一点,在你安装一个软件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它的用户许可协议。这个协议里有可能已经放弃了你的某些权利。而相当多数的人,应该占90%以上是没有耐心把非常长、非常拗口的用户许可协议看完的,这时等于你把自己的一些权利忽视了。

【主持人】 大多数用户,包括我在内,一看到协议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我同意”,直接就跳过去了,从来没有阅读。刚才听您的讲述,我回顾一自己的上网经历,我觉得知情权、选择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侵害,另一方面您刚才说现在用户大多数是属于抱怨的状态,在现实案例中有没有真正用户起诉流氓软件呢?

厂商利益交易可能破坏合力反击

【主持人】 对,刚才也说了是大家齐发力。您觉得共同打击流氓软件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哪一环节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呢?

【于国富】 应该是互动性的,没有哪一块是可以独立出来起决战作用的。因为如果行业规范没有的话,很难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如果没有法律层面的话,厂商在查杀这些软件的时候会缺乏一些法律依据。而查杀不了,普遍存在的话会让广大用户丧失信心,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了。而良性循环的突破口恐怕还在于反病毒或者说是安全软件厂商他们之间能够持续不断地推动这种前进。因为我们也分析过,同样一个软件,可能会在这个杀毒软件或者是安全软件的查杀下是流氓软件,而在另外一个软件的查杀下就不是。甚至有一些以前认为这个软件是流氓软件,而现在不那么认为了。在行业内部实际上这方面也不是特别的标准、特别的规范,甚至不排除可能会有交易。原来我认为你就是流氓软件,但是你跟我合作了,或者是你给我交钱了,就从我的流氓软件清单里删除掉了。在这种交易之下,有可能合力就难以实现。还是呼吁大家能够团结起来对流氓软件宣战,而不被各个击破。

现在也有一些专门来清除流氓软件的工具,如果用户觉得自己从技术上确实不过关的话,你可以借助外力来清除流氓软件。流氓软件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地把我们的电脑作为主战场的话,对于我们的电脑确实影响太大了。我曾经看到过我一个同事里电脑里装的各种插件、浏览器的工具栏,甚至不下六七种,整个电脑显示就没法看。

用户上网一定要小心谨慎

【主持人】 您平时遇到流氓软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于国富】 我电脑已经清理的蛮干净了。平时在浏览网站和下载软件时也是蛮注意的。但是即便如此也受过伤,甚至我有一次下载一个共享软件,下载完这个共享软件之后,安装完毕了,没有给我任何提示,但是我突然发现浏览器不能弹出窗口的。我们律师的内部办公系统是需要一个弹出窗口进入的,我就没有办法登录了。我最后把整个电脑重装了一遍。我半天就没有这台电脑可用了。

【主持人】 您在这次事件之后有没有什么教训?

【于国富】 尽可能不安装下载一些可疑的软件,下载安装时尽可能也先用查杀或者是搜索工具先验明正身,尽可能避免受到伤害。

【主持人】 您作为普通用户受到流氓软件骚扰时有没有想过维权?

【于国富】 想过,但是太忙了。

【网友】 听说一些从事流氓软件业务和反流氓软件业务的大公司不断的传出有密切的业务往来的说法,这是不是说明流氓软件背后的利益链条中已经有查杀厂商在列了?

【于国富】 这个没有证据,但是我觉得目前的状况不排除有这种利益驱动。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证据。如果大家经常用杀毒软件或者是安全软件的话你可以去自己评判。

别把用户当傻瓜

【网友】 想问问于律师,您最讨厌什么样的流氓软件?

【于国富】 这肯定是要我给出一个特征了,这个特征至少应该是把用户当做傻瓜的软件。你可以流氓,但是你不能够轻视我们的智慧。很多流氓软件都是把用户当做傻瓜了。

【主持人】 我想这个网友可能更希望您举一个例子,您最讨厌哪个流氓软件?

【于国富】 不方便指名道姓,因为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之中。有可能今天是流氓软件,明天就不是了,所以我们不方便把某个人一棒子打死。

只要不违反、不侵害他人权益都是好软件

【主持人】 最近奇虎称要利用他们的360安全卫士绞杀流氓软件,这样做是否能够根治流氓软件?

【于国富】 这实际上是安全厂商应该做的,同时他如果能够从中获得利益的话实际上达到了和社会的共赢。这应该是好的现象,至于某一个软件具体操作、具体功能,我认为只要不违反、不侵害其他人的权益都是好软件。

流氓软件的发展已山穷水尽 解除信号凸显

【主持人】 我们刚才也谈到根治的问题,垃圾软件治理取得很大的成效,流氓软件能不能和垃圾邮件一样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呢?

【于国富】 应该说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我们努力去做。应该说流氓软件的发展也已经到的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流氓软件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残酷的,势必会淘汰一些小的流氓软件。另外整个社会对于流氓软件的关注程度也已经到了一个让他们难以生存的状态了。再加上大家如果极力推动,一些规范、迟早要出台,甚至一些重头厂商,包括微软等等,也推出了一些流氓软件的定义,这可能也是一个信号,标志着流氓软件该解除了。

允许厂商为自己辩护 但不支持狡辩

【主持人】 在访谈开始之前有一个网友专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怪现象,明明是流氓软件赖在用户电脑是占用内存,可是厂商不认为自己是流氓软件,这是厂商在睁着眼说瞎话,您能不能谈谈您的看法?他为什么这么说?

【于国富】 从律师的角度,即便罪犯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我们尊重他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但是最终判断一个软件到底是合法还是非法,还是有法律根据的。与其我们去指责对方是流氓软件,而对方又来反驳说我不是流氓软件,这样实际上就落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来争去没有任何结论了。还是回到法律角度来,合法、非法是很明确的。一旦指责它某个功能是非法的,它再回来辩解时就可以知道他是在为自己辩护还是在狡辩。这是不同的。他为自己辩护是要法律根据的,而不顾法律来推托责任就是狡辩。我们说它是流氓软件,他可以说目前流氓软件没有定义,我就不是流氓软件。

【主持人】 所以引起一些软件厂商不敢站出来声讨。

【网友】 听了于律师的谈话,觉得您对这方面比较在行,您是不是网络技术高手?

【于国富】 应该说我法学的科班出身,所以没有真正和很多网友一样,去接受计算机和网络的教育。但是这方面应该说是我的一个行业特长。在互联网和软件领域的法律工作,是我们所从事的。从我的理解来看,仅仅懂法律、不懂专业的话,就像我们仅仅懂中文,而不会写东西。所以我觉得对于专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去做,甚至我还亲自做过网站。我们自己网站的前几个版本都是我自己做的,编过软件。我们的办公系统其中有一个模块是我自己开发的。首先先要懂这个方面,然后才能真正从法律上来界定这个方面,然后才能操作这个角度的法律问题。

【主持人】 您是有这方面基础了。网友说进行网络方面的维权是不是要在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您刚才说了有举证方面很难,如果遇到年龄偏大或者是偏小一点的网友,他们要想维权怎么办?

【于国富】 如果不能通过组织方式的话最好找一些专业人士,毕竟网络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专业性。包括刚才说的有没有修改你的浏览器默认主页,有没有在你的电脑里安插其他软件等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主页是什么,搞不清楚怎么去看,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装哪个软件,这方面知识是缺乏的,有必要找一些专业人士来做。现在年轻人里对于网络操作、电脑操作比较懂的人还是蛮多的。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主持人】 我们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请于律师最后总结一下,对用户、厂商、政策制订者、相关部门,发出您的呼吁,如何抵制、根除流氓软件呢?

【于国富】 不是口号,但是听起来可能像口号。咱们法律界有这样几句话,首先要有法可依,其次有法必依,然后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流氓软件来讲也应该是这样的,希望大家共同推动这四句话的实现。

本文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quote/4876.html     企库往 https://sicmodule.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