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红书  关键词  小红  数据  论文  数据分析  搜索  哪些  考试 

2024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公布,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日期:2024-12-08     移动: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quote/4665.html
2024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公布,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工业企业

2024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公布,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冬日生活打卡季#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797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没有主流媒体那套“只捡好听的说,只挑亮点来说”模式,也不会和券商投研机构以及一些所谓经济学家那样搞复杂分析,艰涩难懂的数据研究。

而会用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能听懂,看懂的大白话和简明直白的语言和文字,去分析和解读当下国内经济的一些现实情况和关键问题矛盾所在。

没有铺垫,直入主题。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看经济数据,还真的不能从主流媒体和券商分析的内容去看,他们不一定不懂数据分析,但是很多时候,干的都是“丧事喜办,只说好话”的事。

如果按这样的标题,以及相应的表述来看,是不是感觉这次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情况还不错?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工业单位,通常是指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工业经济长期以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更是这个庞大系统中的中坚力量。

然而,从统计数据来看,2024年工业企业的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不均、国际环境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显得愈发严峻。

不管主流媒体和券商出于什么目的去美化数据的表达,但是利润下降的事实,是不能扭曲的。

造成利润下滑的原因复杂而多元:

市场需求变化: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消费市场变化影响,内需复苏的速度未达预期。许多传统行业的需求减弱,使得企业的收入呈现下降趋势。

成本上升:2024年,许多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此外,环保政策的收紧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成本的上升。

国际环境影响:由于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尤其是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的加剧,许多企业面临出口困难,制约了其利润增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规模。

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工业企业当前的利润下降态势。

这一现象不仅仅是短期的波动,更可能是需求结构调整的信号。

不吹不黑,从逻辑来看,收入,利润下降,成本增加,国企(民生基础关键产业)带头,直指国内内需不足,持续收缩的经济现实。

复杂的数据和结构分析老百姓不爱听,来个简单直白的比大小:

2024年11月27日统计局数据:2024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

2017年11月27日统计局数据:2017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

七年时间,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出现了超过4000亿的差额。

为什么国内越来越多的人,会有“挣钱越来越难”的现实体会,或许,从这个数据对比中,就能看出一些关键门道: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向国内国外输出商品,获得经济增长的关键供应端。

而从当下供应端的现实情况来看,之所以国内经济体感紧缩,钱难挣,核心的原因就是中国作为商品输出端,所面对的外贸和内需市场,都出现了明显的萎缩。

明面上的外贸繁荣数据,其实掩盖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持续收缩,甚至是坍塌。

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持续盈利,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收缩,对应到国内,就是外贸数据增长,但是就业岗位却缩减了。

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贸易获得的利润和收入,是无法轻易的渗透和传导到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是变成外汇储备,就是国外的存款。

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赚不到钱,只能开源节流,裁员降薪,这就对国内经济环境造成了收缩的冲击和影响。

内需的收缩,当然有房价的因素,有产业升级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其实还是2020那一轮疫情冲击以后带来的持续的,真实的,而且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的疤痕效应。

钱难赚这件事的体感,实际上真正意义上成为共识,是从2021年开始的,大家回头想想,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客观来说,2020年以后,从中国国家经济管理的角度,其实是对国内居民部门的受损程度,以及购买力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判的。

直白一点,就是国家一度认为老百姓有存款,国内消费和内需没有大问题。

就是这个判断,和疫情冲击带来的危机感共识,形成了偏差:很多个体和家庭,没能熬过疫情的经济冲击,负债累累,而熬过来的,对于国内经济环境的信心和预期,也产生了关键的变化和调整。

这一点,从假期经济里面就能看出来:2024年,假期经济出行人数和消费总额都增长,但是人均消费却出现明显下降。

当然,国家看这个问题肯定角度不一样,“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这些话,国家已经讲了好久了。

实际效果如何,老百姓心里面都有杆秤,这里也不用多说。

拉动内需不现实,或者说拉不动(经济管理上玩数据体面好大喜功那一套是不行的),只能靠外贸,而且对于中国这个国家而言,还要上下游通吃通赚,否则向上要被欧美技术围堵卡脖子,向下大规模的人口就业问题不是小问题。

当然,这肯定要有侧重,全吃全占,就没有朋友了,内需和外贸,只能保一个,那么当下国家的选择,明显就是保外贸,搞产业升级了。

所以,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其实国家是一直在赚钱,在发展的,但是对于国内的经济环境,以及绝大多数普通个体和家庭来说,就必然是一个相对紧缩的情况。

一个生产型,高度依赖出口和外贸获得经济增长的国家和经济体,想要短期内转变成消费型,内需循环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不可能的。

但是外贸需求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变化风险和可能的。

不管如何路径依赖,还是模式固化,中国这个国家想要实现崛起和突破,注定要在宏观经济模式上,进行调整和升级的。

当下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内需不足的现实情况,以及持续的态势,最大的影响,其实已经体现在金融市场的行情表现上面了。

2024年9月底,国家明确态度要把股市当作国内经济调节的工具,拉了一波行情。

但是又再一次重现了国内股市“牛短熊长”的规律,最大的本质原因,其实就是基本面支持不了市场预期。

内需得不到改善,没有基本面稳定持续的支撑,那么对应的金融市场,投机收割的氛围就不会改变。

更重要的一点,对于中国国内人口基数而言,就业和收入带来的压力,比内需拉动经济,更为重要。

重外轻内是当下现实,但是这样的模式,当下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

而从外贸的后续走向来看,2024年因为特朗普的胜选,其实也给接下来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这架经济马车,带来了太多不确定性风险和冲击威胁。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道理,从宏观管理和操盘手的角度,是更有体会的。

所以,大家才能看到2024年下半年以来,在消费领域力度和诚意很足的国家补贴。

但低迷的消费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想要扩大内需,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

消费永远不是靠刺激出来的,而是自发的、自觉的、内生的。

毕竟,花钱享受生活,谁还不会呢?

关键还是要回到经济信心和收入增长预期上面,才能解决问题。

这不是什么大道理,也不是什么宏观叙事,这是关切到所有国人对于经济环境体感的大事。

外贸的重要,以及模式的惯性,不可能马上就转变,但是变数和风险已经无法避免,而且,外部需求这个事情,从中国的供给和输出角度,也是没有决定和影响的可能的。

没有确定性,位置还相对被动,这种经济增长的模式注定不符合大国长治久安的需求。

所以,未来,中国注定要从外向出口,外需为主的经济模式,加速转向内外并举,拉动内需,并且加大依赖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转变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形势挤压和现实推进,是注定缓慢,而又艰难的一个过程,时间成本,特别是在分配维度的改革成本,是绕不开的。

回到这篇文章的主线,也就是最新公布的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来看,利润下降的现象不仅反映了经济运行的波动,也揭开了更多潜在问题的盖子。

当然,肯定也会有一些观点和声音,来用这个数据唱空看衰中国经济。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事实上,工业企业利润波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关键在于如何理性看待并妥善应对。

在宏观经济和结构性问题上,对于个体,家庭,甚至是企业行业,没必要太操心。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看懂数据信号,跟随趋势行动,才有意义。

文章最后,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分享几点个人基于对数据梳理和分析,得出的观点和思考,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1,从金融市场的角度,国内主要就是股市了,不论短期涨跌,只看基本面的利润情况,当下就注定不是一个理性投资的合适时机。

至于说什么炒概念,炒预期,炒情绪,炒妖股,炒技术,炒地图……等等的投机赌博玩家们,也不需要争辩和反驳,你们玩开心,多赚钱就好。

一个上海没牙盲流老头子,唾沫横飞的荒唐论调,都能搅动市场波动的情绪市场,随着基本面的数据持续公布,能不能赚到钱其实不重要,能不能全身而退,才是关键。

9月底政策拉动到11月美国大选结果出来以前,本人本号都是鼓励参与市场,至少能赚个体验。

10月份,股市是真的好看!

10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好看的,利润咋都这么难看?

11月份,叠加美国大选结果的冲击影响,应该警惕了。

本号从11月26日的内容就开始明显转变了态度和观点:理性一点,看看就行。

2,宏观经济对个体和家庭的经济体感影响,是环境影响,有一个自上至下的传导过程,而这样的过程实现,绝对不是一个政策,一个阶段的刺激手段就能实现的。

对应到现实,那就是现金为王,保持敏感,在基本面,特别是全社会对于收入没有足够的信心和预期扭转以前,一定要远离和拒绝负债。

不管是提前消费,超额消费,创业尝试,还是重资产的购置(在中国就是买房买车),最好的策略,就是不加杠杆,或者有足够的现金储蓄能够对冲杠杆。

千万不要在国家还在以对外贸易主导经济增长的模式下,透支未来,凭空增加杠杆和负债。

这绝对是全网都很难看到的良心观点和建议,毕竟没有利益驱动,我没有赚各位看文章的读者朋友钱的任何意图和想法,赚个人气和关注,赚个认可和赞同,这不过分吧?

大概就说这么多,宏观层面和结构维度的事情,要看国家的态度和决策,坚定相信国家,坚定看好看多中国中长期的向好和稳定就可以了。

至于短期,安全第一,理性谨慎,保守一点,不会错。

只有不怕死的赌徒才喜欢火中取栗,无脑冒险。希望屏幕前的各位,能够安然度过这个特殊阶段。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本文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quote/4665.html     企库往 https://sicmodule.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