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数据  小红  红书  考试  论文  数据分析  关键词  哪些  搜索 

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4-12-06     移动: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quote/4504.html
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自然资源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规划引领,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一是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和绍兴市局步骤和要求,完成了“三区三线”第三次和第四次划定,划定成果先后通过省厅和自然资源局的质检审核,目前“三区三线”成果已获部里审批并正式启用。此次划定共额外争取新增耕地规划指标1400亩,完成谷来镇香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相关建设地块的调出,积极配合发改局和各涉及乡镇街道部门对划定中涉及稳定耕地加原永农的地块进行发改立项上报,共完成省级立项46个,保证了所涉地块永农可被调出。二是逐步优化乡村布局。自2019年行政村撤并以来,累计完成新行政村村庄规划83个,累计补助规划编制经费约700万元。按照绍兴市2022年底完成村庄规划应编量的50%,到2023年底实现村庄规划应编量全覆盖的工作要求。我市2022-2023年应编量79个,今年已启58个,占应编量73.4%,已完成34个,占启动量的82.9%,启动率和完成率目前均位于绍兴第一。其中白雁坑村、南山湖村、雅安村等3个村入选第一批百个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监督省级试点村,白雁坑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今年7月份获浙江省“乡村造梦师十佳优秀案例”第四名,系绍兴唯一获奖项目。三是积极推进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关于“多规合一”的要求,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做好各种专项规划研究。配合绍兴市局空间规划研究院着手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及试点工作;配合建设部门完成嵊州市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嵊州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专项规划修编和城乡风貌专项规划;配合民政部门完成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配合发改部门完成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等。

(二)围绕服务中心,要素保障量质齐举。一是有序推进土地供应。我市今年共计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60宗,面积6808亩。其中经营性用地32面积1676土地出让金54.49亿;工业用地等其他项目29宗,面积1286亩,土地出让金4.35亿元;划拨土地99宗,面积3846亩。二是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紧紧抓住上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改革契机,积极与省自然资源厅沟通、汇报,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通过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争取奖励指标667.3亩;通过重大产业项目申报,获奖励指标360.5亩;同时,入库建设用地复垦指标1000余亩。三是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成效显著。已盘活存量土地1840亩,为年初制定盘活存量土地1000亩任务的184%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65亩,年初制低效用地再开发800亩任务的70.6%消化2009年—2018年批而未供土地超1562亩,已完成省厅下达的1540亩任务。四是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保障有力。制定2022年土地整治计划,拟新立项补充耕地项目面积1100亩,任务已分解至乡镇(街道),现已完成崇仁镇、鹿山街道和金庭镇拟立项地块实地踏勘。将在12月底前完成年底立项任务。

(三)立足更严更实,耕地保护成效凸显。一是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印发《关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田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落实各级田长350人,村级巡查员510人设立15个乡镇级田长办公室,田长办公室主任由各乡镇(街道)分管农业负责人担任,落实专职人员一名。督促村级田长和巡查员按照要求开展巡查工作我市巡查率达到97%以上,稳居全绍兴市第一名。二是稳妥推进耕地“非农化”整改工作。市共有耕地“非农化”面积9140.09亩,其中违规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182.67亩,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2135.67亩,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6821.75亩。新增耕地“非农化”问题和生态红线内的图斑已整改到位存量耕地“非农化”问题按照相关要求妥善处置。至9月底,耕地“非农化”问题已上报整改9010.47亩,整改比例为98.58%。三是有力实施“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2022年我市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工作任务数为5片,涉及面积7000亩,项目区的规划设计方案、项目工程量测算已全部完成。目前嵊州市甘霖镇孔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已基本完成,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聚焦绿水青山,生态治理稳步推进。一是土地整治工作稳步推进。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十四五”土地整治(垦造耕地)规划初步成果已上报上级自然资源部门,后备资源潜力12821亩,其中旱改水1201亩,土地开发11627亩;规划总面积7586亩,其中旱改水772亩,土地开发6814亩。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有序推进,其中4个项目复垦新增耕地面积60.381亩于3月通过绍兴市级验收;1个复垦新增耕地耕地面积14.1045亩,将在10月底前通过我市验收。二是绿化造林成效成绩显著。编制完成上报2022年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实施方案完成2022年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落地上图面积2479亩,为计划2250亩的110.2%,其中国家造林任务完成715亩,为计划514.32亩的139%完成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技术评估和成果上报2022年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除健康森林外完成落地上图5471亩,为计划的110%;实施珍贵彩色森林建设3000亩,新增林区道路35公里。三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提前介入。加快森林系列创建编制《下王镇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下王镇前岗村申报省级生态文化基地;实施珍贵树种赠苗造林3万多株,完成5个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创建单位的县级验收全面开展创森宣传,发送宣传短信10万人次完善创森评估资料加快创森材料的收集归档,等待县级城市创森工作的恢复根据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创建标准,出台实施方案,启动创建规划编制、创建标准评估等工作四是松材线虫病防治加快实施。完成枯死松树清理面积6万余亩,清理枯死松树4.4万余株,送至定点疫木加工企业处理440万公斤,顺利完成疫情除治任务;为重点区域2.5万余株松树挂吊免疫注剂共计50000瓶;开展松材线虫病即现即清工作,做到发现一株清理一株,累计发现并清理新发生枯死松树3891株;建立健全松材线虫病监测机制,完善村监测员-镇林科员-市森防站三级信息报告体系,保证每村至少一名兼职病虫情测报员。五是生态修复有力推进。五是矿山修复治理有力推进。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任务中鹿山街道建筑工程公司砖瓦厂、崇仁镇春联马仁砖瓦厂、长乐镇开元建筑材料砖瓦厂等3个废弃矿山的修复整改工作,已通过县级验收和市级验收。

(五)依法履职尽责,管理基础持续夯实。一是“两统一”履职基础持续提升。圆满完成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工作,我市抽查的45个核查图斑正确率达100%,是全省10个被抽县市区中唯一一个;开展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成地下空间普查29万平方米,完成综合地下管线普查2805公里(其中燃气管线普查已全面完成,约150公里),约占整个工作量的85%。二是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全面强化严厉打击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行为,查处涉地案件2宗,涉矿案件12宗、涉林案件3宗,完成收缴罚没款287.29万;累计收到部下发卫片图斑164宗,全部图斑已完成现场核查和系统上报工作,等待省部级核查。三是砂石资源管理力度再升级。持续开展砂石资源专项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完成第一阶段110个非法加工点位100%销号整治,正在开展第二阶段24个砂石资源加工点的整治工作,累计拍卖工程余方22宗,为我市创造收益3982.73万元,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六)发力惠民助企,民生建设多点开花。一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协作力度,实现抵押登记“不见面办理”日办件量在持续增加中;通过“网上办、掌上办”实现不动产登记档案查询“24小时不打烊”,并向办事群众积极宣传“网上办、掌上办”便利性、快捷性;设立企业不动产登记专窗,实现企业的工业、商业用地类不动产转移登记“一窗办、一网办、立等可取”等办法提高营商环境满意度;按时办结各类业务,做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已实施小微企业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告知承诺制,严格落实小微企业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制度。二是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做好重点时段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专项检查,组织2辆宣传车到15个乡镇街道巡回宣传森林防火政策,张贴宣传横幅500多条;开展县级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调整风险防范区86处,新增74处,核减12处。完成剡艇苑滑坡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实现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清零。完成18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设备安装和风险防范区标识标牌建设工作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防范工作,“轩岚诺”和“梅花”期间,强化预警和应急值守,指导人员转移1776。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平稳有序,今年以来无败诉纠错情况,信访积案27件全部化解。 三是民生保障持续提升。由嵊州市太平洋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承保,在嵊州市范围内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致害公众责任保险,以公益保险形式对野猪等陆生兽类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伤亡、农作物损失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有效减少群众损失;深入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今年累计发证1410宗,完成任务数772宗的182.6%,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七)深化数字赋能,治理能力迭代升级。一是推动“不动产智治应用”首期子场景落地。基于省级不动产智治应用总体框架,搭建省市一体、分级部署运维,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不动产产权全链智治体系,全面提升不动产信息集成应用水平。目前,已完成服务器资源申请、网络端口开放等工作,启动本级专题库建设,完成与税务、公安、银监等部门业务协同对接,完成与住建、教体、水务、燃气部门数据共享获取工作,完成商品房新购、二手房买卖、房地一般抵押等高频事项部署、对接、上线应用并完成省级不动产智治门户接入。二是全面推广“耕地智保”、“天巡地查”等场景应用。安装高位视频监控218个,对全市38.7万亩三调耕地实行全方位监控;通过巡查和视频监控,共发现疑似问题36条,已全部处置到位;积极开展场景应用业务培训指导,指导村级田长和巡查员开展耕地保护巡查。“天巡地查”应用场景注册超120人,做到应注尽注,组织召开“天巡地查”视频培训会,补录和填报各类违法线索,按照上级要求做好违法线索的整改推送、卫片图斑的字段补充及督查督办模块的信息填报。三是积极谋划“风雨哨兵”、“一码管砂”等应用。做好“风雨哨兵”智治应用地灾预警叫应场景建设工作,实现地质灾害红色、橙色预警区域相关人员进行自动语音“叫应叫醒”,确保防灾措施及时有效落实;开展“一码管砂”场景应用前期筹备工作,不断推进砂石资源管理规范化、智能化。

(八)强化政治统领,党建质量全面提升。进一步强化作风效能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着力正风肃纪,加强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勤政、高效、务实的自然资源铁军队伍,树立良好的自然资源形象。出台《中共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做好2022年度日常谈话等工作的通知》,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时刻强调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完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目标责任书”签订和日常谈话严格执行“阳光规划”“征地信息公开”机制,一体推进“四责协同”。实施“政治铸魂、清廉强基、正风肃纪、头雁引领、文化润心”自然资源清风五大行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继续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领头雁作用,班子成员切实担起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大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抓实党建,建好阵地。加强机关纪委建设,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做到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问题早发现早纠正,为推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二)坚持规划引领城乡发展。按照上级对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部署要求,继续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下一步工作,着力推进“多规合一”。指导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用好、用活“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做好用地报批工作,及时完成规划额度申请报批;积极配合做好重点建设片区,节点和融合发展区的相关建设工作推,进网络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继续配合各主管部门做好相关专项规划;持续优化乡村布局,2023年底实现全市村庄规划应编量全覆盖。

(三)尽心竭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稳步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工作,完成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省厅复核验收,预计将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40.4亩,做好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申报;加大存量土地盘活,鼓励企业运用现有项目增资扩股,通过依法转让、等价置换等措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通过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和创建特色小镇等方式多途径争取用地指标科学制定并落实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继续推进“标准地”出让工作,按照项目推进需要、土地市场形势及地块做地进展,推出条件成熟的出让地块;强化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保障力度,完成2022年度补充耕地项目的验收,做好2023年补充耕地项目的立项工作。

(四)加快推进生态宜居建设。推进2023年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和“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等林业重点建设项目,做好2022年现代林业政策的验收、兑现工作,尽早制订、实施2023年现代林业政策,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全面清理枯死松树,完成枯死松树清理任务,严密监测松毛虫、美国白蛾等虫情,发现虫情立即组织防治。全面推行林长制推动我市林业发展健康向好,确保我市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保持稳定

(五)守供并举维护用地秩序。充分发挥耕地保护“田长制”和耕地智保场景应用作用,严格管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积极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完成2022年度“千亩方”项目验收入库,预计2023年立项完成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项目的建设3片,集中连片耕地面积达到6000亩。开展耕地保护利用规划(2023-2027编制工作。稳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继续指导乡镇做好垦造耕地项目后期管护工作。

(六)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在2022年完成“数字国土空间”组件——县级数据分仓项目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实践进一步优化完善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数据归集、治理及数据资产管理工具等,充分发挥数据分仓的在自然资源数字化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高位视频融合空间数据技术,借助5G网络,结合GIS、物联网等技术,在自然资源执法、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谋划几个管用好用多跨协同应用场景。推进“不动产智治”建设,迭代“不动产抵押登记+金融信贷”等场景,优化企业纯土地抵押、在建工程抵押、房地一体抵押联办机制,实现“即申请即办”。全面提升本地区不动产登记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切实提升嵊州市营商环境。

(七)进一步夯实自然资源管理基础。认真组织开展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及时更新国土调查数据库,做好2023年度日常变更调查工作,形成日常变更调查与业务管理双向联动、闭环协同,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整治”的目标,及时掌握2023年度日常国土利用变化情况,切实保障国土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和准确性。稳步有序推进全市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确保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丰潭水库、长乐江(长乐镇太平桥-嵊州大桥段)、嵊州市林场黄道岙林区等9个重要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数据建库、图件制作等各项工作,形成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成果。围绕村庄规划建设需求开展1:500地形图测制,围绕社区管理需求开展社区构成要素采集和编制社区地图,为保障测绘精度开展我市重要测量控制点复测

(八)扎实推进惠民利民工程。继续做好竹笋砻糠覆盖等技术指导,大力推广竹笋覆盖技术,发展毛竹林下种植菇类、中药材等套种模式,好香榧花木兰花等相关行业协会的管理,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推进“风雨哨兵”智治应用地灾预警叫应场景建设,结合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一区一阈值”研究成果,打造嵊州市县级地灾预警自动语音叫应平台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指导地质灾害灾险情处置,争取当年度“即查即治”率达到90%以上,持续推广“地灾智防”APP使用。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强化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切实打击违规野外用火违法行为,积极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本文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quote/4504.html     企库往 https://sicmodule.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