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竞逐,优势与挑战并存
近些时期,本地生活领域显得尤为热闹,阿里、京东、美团动作频频。
除了小红书,腾讯等也选择悄悄扩张自己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版图。近日微信小店方面宣布,为降低商家经营成本,将在2025年7月1日—2025年12月31日下调本地生活服务商家技术服务费至1%。同时其还表示将“逐步有序调整本地生活类目准入标准”,而这也被外界视为该平台放宽商家准入标准、扩容准入类目的积极信号。
事实上,互联网大厂齐聚本地生活服务赛道,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今年,京东凭借外卖撕开防御的一道口子,阿里也同样趁势加大投入。在到店酒旅方面,抖音、快手也不断加码,逐渐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内容平台的跨界玩家加快攻速。业内人士认为,在内容平台的强势猛攻下,本地生活赛道之前的“一超多强”局面将生变,大厂“火拼”本地生活的战事即将上演。
尽管本地生活的赛道里巨头环伺,但小红书进军本地生活似乎理所当然。比如,小红书以种草见长,本身便有着浓厚的“打卡探店”氛围,这也意味着其在本地生活领域具备天然的流量转化优势。
梁振鹏认为小红书的优势在于强大的内容生态和用户黏性、精准的年轻用户群体、独特的社区氛围和信任感、丰富的生活方式内容积累。这些优势使其在种草转化方面具有独特竞争力。
本地生活市场的比拼正在猛烈加剧,小红书能突出重围吗?从媒体报道来看,小红书在本地生活领域仍然面临着缺乏线下基因,BD效率弱、算法推荐需加强、图文模式需用户主动选择增加商家运营难度、缺乏高频带低频等问题。
在竞争越发白热化的当下,小红书本地生活能激起多大的涟漪?梁振鹏指出,长期来看,小红书在本地生活市场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内容优势,建立差异化的服务体验。如果能将社区基因与商业需求有机结合,有望在细分领域占据重要位置。但也要注意控制扩张节奏,避免过度商业化影响核心用户体验。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则表示谨慎看好。“小红书需要平衡商业化和社区体验,发挥内容优势的同时补齐交易环节的短板。如果能持续吸引特色商家,优化消费体验,在特定细分市场有望取得突破,但要全面挑战头部平台仍需时日。”
综合自电商派、三易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