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人单身:“你不生有人生”,我就不生怎么了?
超2亿人单身,去年独居青年7700万,预计今年1亿,对此B站网友的回答是“好耶”。
而不少人的感觉应该是,“原来我并不孤独”,我们有那么多同类不是?你我他,都是这2亿分之一,这7700万分之一。
正所谓物伤其类。
面对这个越来越壮大的群体,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问题的根源来自哪里,于是有已婚人士打击说:“你不生,有的是人生。”
但不管他们怎么说,单身数量不断增大,结婚率和出生率不断降低,是现实也是趋势。
对于这种话,实则既是两种不同的观念,也是生存环境的不同。
过去的老一辈穷养放养,80后、90后应该尝过其中的苦,这些前辈们的观念是,要把自己的基因传承下去,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宗法制时期,直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他们是根本不会去管孩子出生后会好不好的,有没有心理问题?是否优生优育?是否衣食无忧?通通不去考虑,只有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
所以我们作为他们的子女,这成长起来的一代,其实很早就尝过了物质上、外貌上、身体上比不过别人家孩子的痛苦。
从小如此,长大后又是一棵韭菜,为资本所割,渺茫无望,房车、水电、工作、看病、各种生活成本早已压得人喘不过气,抑郁了,他们不认为这是病。
我们从小到大已经如此痛苦,在没有足够的资源之前,去结婚生子的话,到底是延续基因,还是延续恶性循环的痛苦?
其实新一代单身青年的看法与选择,才是真正的对孩子负责,对未来负责,对自己负责。
他们不愿也不会把痛苦卑微转嫁给下一代,是出于善良,出于不忍心,出于大爱,现在养娃的成本那么高了,扪心自问,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当韭菜呢?
需要考虑的还有,孩子会不会遇到毒奶粉?现在的核泄漏会不会对他们甚至我们自己产生病变?孩子也内卷了,会不会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不快乐?一生欢笑的时光屈指可数?屈服于这个被二八定律所分配的世界?
让我们的孩子继续仰望富人的生活吗?这太残忍了。
环境好了,动物和人类都会愿意也欣然愿意繁衍,一旦动物和人类不愿意繁衍了,那必然是环境出现了问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生物学家约翰卡尔宏做了一个著名的“白鼠乌托邦”实验,从4只雄属4只雌鼠开始,物质资源充足,环境良好,一开始老鼠大量繁衍,但是,慢慢地,即使还在不断提供物质,老鼠们却不繁衍了。
约翰观察研究发现,原来老鼠的“社会地位”分配已经固化饱和了,新生代的老鼠根本没有多少地位和选择权,于是他们终生没有交配,在阴暗的角落死去,而雌鼠们也变得越来越有攻击性。
这个实验其实是对人类社会的隐喻,有人说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开辟空间,老鼠不能,然而,现代社会你会去野外开荒脱离信息时代吗?不可能的,我们新生代的生存法则和框架,也是早已被资本巨头们固定好了的,你并没有多少选择权。
相反,有资源的雄壮老鼠,可以拥有无数的雌鼠。
目前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是韩国,只有0.9,就是说平均一个女人生不到一个孩子,这是韩国女性对他们“大男子主义”的决绝反击,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即使没有外部干扰,韩国也会在2750年自行消失。
然后是日本,生育率1.4,我们1.5左右,已经在步日本低欲望社会的后尘了,而缩小到地区来看,东三省生育率才有0.6,北上广深都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