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无水印完整版19G518-3图集,PDF格式,替代04SG518-3图集,实行日期:2019年3月1日,统一编号:GJBT-1512。
1编制依据1.1本图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3]86号文“关于印发《2013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1.2设计依据《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6-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2一般说明及适用范围2.1本图集适用于门式刚架跨度为12m、15m、18m、21m、24m、27m和30m,柱距为6m、7.5m和9m有梁式或桥式吊车,轻型屋面和轻型外墙的单层单跨房屋2.2房屋内设5t-20/5t中、轻级(A1-5)单梁式或桥式吊车吊车轨顶标志高度为7.200~8.850m柱外侧顶部标高为8.400-12.600m2.2.1刚架跨度12m、15m、18m、21m和24,按两台5t和两台10t电动单梁起重机设计2.2.2刚架跨度15m、18m、21m、24m、2m和30m,按两台520t桥式起重机设计在选用刚架时必须校核斜梁端部底面的吊车净空。2.2.3吊车相关资料见本图集第226页、227页起重机技术规格2.3房屋的屋面和外墙为轻型有檩、无檩和有墙梁、无墙梁体系2.3.1有体系屋面:条间距为1.5m或3m的压型钢板或夹芯板,跨度6m、7.5m和9m2.3.2无棵体系屋面:采用1.5m×6m、1.5m×7.5m、1.5m×9m、3m×6m、3m×7.5m和3m×9m钢框轻板2.3.3有墙梁体系外墙:压型钢板或夹芯板,墙梁间距1.5~2.1m2.3.4无墙梁体系外墙:采用1.5m×6m、15m×7.5m或1.5m×9m钢框轻质墙板2.4房屋环境类别为室内正常环境的封闭式房屋2.5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及以下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二组,1、Ⅱ和Ⅲ类场地。抗震设防为丙类建筑2.6刚架斜梁为单跨双坡,坡度为1:15.2.7当不符合上述第2.42.6条时,设计人员可通过验算或采取措施后选用3配用的图集SG520《钢吊车梁》、G521《钢檩条、钢墙梁》、SG533《钢抗风柱》4设计计算4.1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4.2刚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PKPMCADI工程部编制的PKPM-STS软件(PKPM2010版结构设计软件V4.1)进行计算4.3所有刚架均满足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抗震设防区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其纵向水平地震作用由柱间支撑承受4.4刚架设计未考虑悬挂吊车和临时检修吊车,需要时设计人员可经验算后选用4.5刚架柱脚在平面内按固定端计算在平面外按铰接端计算。但考虑下部柱间支撑的斜杆不交于柱底,以及吊车梁端采用平板支座时加劲肋中心处的反力会产生柱底平面外的弯矩,故在构造上应使锚栓在刚架平面外留有一定的距离4.6为便于制作,设有单梁式吊车的刚架,柱采用等截面。设有桥式吊车的刚架柱采用单阶柱刚架斜梁当跨度<24m时采用等截面,跨度≥24m时采用变截面4.7吊车梁优先采用突缘支座,也可采用平板支座。当采用平板支座时,刚架详图中牛腿上的支座垫板可取消。安装节点见本图集第53页、54页4.8刚架梁柱的截面尺寸根据其跨度柱距、屋面荷载及吊车吨位等计算确定,柱轴线采用位于柱外皮的封闭定位轴线,或距柱外皮分别留有100mm、150mm和250mm插入距的非封闭定位轴线。4.9刚架屋面荷载分为4个等级,见表1
注:1刚架风荷载见第4.11条;2表中荷载等级1、2用于压型钢板或夹芯板有屋面;3、4级用于钢框轻板无檩屋面3因轻型屋面的永久荷载较小,故表1中的荷载设计值均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7c=1.2,可变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71.44选用刚架时,表1中所给出的屋面外荷载值均不包括其构件本身、夹芯板墙体及支撑的重量,在计算其最大内力和选用截面时,均已计入构件、夹芯板墙体及支撑自重。4.10设计中未考虑设置天窗架或通风屋脊,如需设置时应经验算后选用,并需配合天窗架的跨度改变屋面支撑的水平节距4.11风荷载4.11.1刚架的基本风压0一律取0.7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的封闭式房屋4.11.2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1)门式刚架的风荷载标准值w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015计算
2)条的风荷载标准值wk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或《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G521《计算,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G521《钢檩条、钢墙梁》选用4.12设计参数的控制值4.12.1刚架斜梁的挠度容许值:1/10(为刚架跨度)4.12.2刚架柱顶水平位移容许值:1)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H/4002)在水平地震标准值作用下,H/250H为基础顶面至柱顶总高度4.12.3刚架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1)梁、柱平面内的计算长度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取用2)柱平面外的计算长度:上柱取柱顶至吊车梁牛腿顶面间的距离;下柱取牛腿顶面间的距离3)梁平面外的计算长度:梁端负弯矩处取梁端第一横向水平支撑的节距;梁中间正弯矩处取上翼缘横向水平支撑的跨中节距。上翼缘横向水平支撑的节距见表2
6材料6.1门式刚架按Q235-B钢材进行设计,其钢材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镇静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规定地震区尚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中第3.9.2条的规定6.2手工焊接时,可采用E4301~E4313型焊条,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的规定。采用自动焊或半自动焊时,采用H08A焊丝并配以相应的焊剂;焊丝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4的规定,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的规定6.3焊接材料型号的选择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匹配6.4普通螺栓采用C级4.6级,螺栓、螺母垫圈的尺寸及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六角螺母级》GB/T41、《平垫圈C级》GB/T95的规定。锚栓一般采用Q235-A钢材制作但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时应采用Q345-A,且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的规定6.5梁与梁、梁与柱拼接处采用高强度螺栓的摩擦型连接,其性能等级为10.9级,应符合《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QJ82的规定7结构构造、制作与安装7.1刚架梁上翼缘板及腹板在距端部.151(1为刚架跨度)范围内,下翼缘板在跨中1/3范围内不宜拼接,其他地方上下翼缘板和腹板如材料受限制时允许拼接,但不应在同一截面上拼接,至少错开200m以上。构件拼接和梁与端板连接处的翼缘宜采用加引弧板(其厚度和坡口与主材相同)和引出板的对接焊缝,并保证全焊透;上、下翼缘板对接焊缝的上下表面及所有引弧板和引出板,割去处宜打磨平整。对拼接焊缝的坡口形式应根据其板厚和施工条件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腹板与端板的连接除注明外应采用双面角焊缝,焊缝焊脚尺寸与腹板等厚7.2焊缝质量除上、下翼缘板及其与端板对接处为二级外,其余焊缝的外观质量为二级7.3刚架梁、柱所有焊缝表面应做成直线形或凹形,焊接中应避免咬肉和弧坑等缺陷,焊接加劲肋的直角角焊缝的始末端,应采用回焊等措施避免弧坑,回焊长度不小于三倍直角角焊缝焊脚尺寸7.4连接中采用的普通螺栓与构件固定后,应采用双螺帽或将螺栓丝口打毛等其他有效措施,防止松动7.5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摩擦面采用喷硬质石英砂或铸钢棱角砂处理,摩擦系数μ=0.45,其预拉力设计值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表11.4.2-2采用7.6构件在运输吊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其变形捆绑钢绳时勒伤构件7.7钢结构的制造、安装及验收等,除按本图集要求外,还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要求7.8斜梁上翼缘局部加强详见本图集第56页8防锈、涂装8.1钢结构除锈和涂装工程应在构件制作质量经检验合格后进行。表面处理后到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h,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8.2应根据环境侵蚀性分类和钢结构涂装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合理选用涂料品种。防锈漆的种类与钢材表面除锈等级要匹配,应符合《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表12.3.3的规定8.3当环境腐蚀作用分类为弱腐蚀和中等腐蚀时,室内外钢结构漆膜干膜总厚度分别不宜小于125m和150m,位于室外和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增加涂层厚度2040m,其中室内钢结构底漆厚度不宜小于50m,室外钢结构底漆厚度不宜小于75m8.4构件安装完毕后,应将预留的未涂底漆部分或运输安装过程中碰坏的涂漆部分,补涂底漆,最后再涂刷中间漆和面漆9防火门式刚架的耐火极限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防火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10构件编号和选用方法10.1门式刚架编号表达方式
内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