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常州滨开区、春江街道、魏村街道紧跟上级部署,全域同心同向,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跨越。
在思想引领下高位求进,发展更显稳健
在深学细悟中扬旗帜。学习弘扬“渡江精神”,成功举办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庆祝活动,革命女英雄邹兰英塑像顺利落成,“扬子江上英雄船”专题片在共产党员网播出,“这理长江·行走的思政课”在全市推开,“小江工作室”获评常州市优秀理论宣讲点,菁航宣讲队员代表常州新北区出战市“百姓名嘴”荣获季军,《创新提质 “碳”索未来》获评市优秀冬训视频作品。
在改革创新中走在前。有序有效推进履职事项清单试点工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建洋充分肯定工作成效,中央编办、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等现场调研12批次,春江街道2次在省级会议上交流经验。开展作风效能提升专项行动,京盈创区首个“拿地即开工”化工项目,中瑞产业园一期入选首批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常州临港物流园入选区唯一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在争先进位中做示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规模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双破千亿,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新材料产业园连续7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11位),较去年更进两位。总投资20亿美元的安米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顺利签约,成为近年来全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并被商务部列入国家重点外资项目。
在党建赋能中融合共进,发展更加协调
拧紧产业发展“红色链条”。加大产业链党委统筹,排定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党建全年重点任务20条,推动链上企业平台与中科院宁波过程所、江理工等高校院所进行结对共建,开展链上活动8场,“益企帮帮团”开展“登门三问”30次,解决企业人才引进、资金配套等急难愁盼问题45个,产业链党建经验做法在《龙城先锋》电视栏目、非公企业党建杂志宣传推广,先进碳材料党群服务中心累计接待各级参观学习50余次超千余人。
找准乡村振兴“致富路子”。抓好“提质倍增”行动,“一村一策”谋划增收方案,安宁村作为全区唯一试点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绿城墩村超额完成“双百”攻坚增收目标,新华村获评市“点亮工程”示范阵地,长江社区获评市“五星级”党组织。做实“合禾美美”农业党建品牌,提档升级农合联党群服务中心,组织40余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企业开展联合销售,以抱团共建带动集体增收。
打造基层治理“高效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运用“儒林实践”,打造“一站式”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大力推动治理力量向基层一线下沉,今年以来,全域共化解信访积案15户20人。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功能,聚焦“一老一幼一青一特”四大群体,深入推进15分钟党建服务圈建设,《“心服务”照亮特殊人群“幸福路”》入选区“红星北耀 美新善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四是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以书记项目抓实民生实事,全年累计争取各条线、各类型资金28.36亿元,全力保障重要民生项目。赣江路贯通仅用25天完成签约腾空,安米项目被征地的1864个待保障人员仅用20天全额产生,百馨苑三期3000余户产权证办理扎实开展,安家片区主干道全线亮化。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深化德胜岛美丽乡村建设,扩大“春江花月夜”文化品牌影响,全力推动沿江农文旅融合的蓝图变为生动实景。
在众志成城里聚能奋进,发展更有保障
发挥先锋“引领力”。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达到树立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良好效果,春江社区原书记周纪龙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新创碳谷党总支书记谈昆伦获评市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全市产业链党建推进会上交流发言,录安州社区党员石厚林获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
激发干部“内生力”。畅通开发区、街道、国有公司“三支队伍”交流渠道,大力激发干部活力,通过择优选聘、交流使用等方式跨单位流通干部27人,全域落实公务员职级晋升14人,提拔29人,享受晋档待遇2人,因不胜任调整干部1人。加速干部成长成才,统筹开展专题培训18期,组织干部分批次外出开展“组团调研”,收集高质量调研报告20篇,选派35名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征地拆迁一线实战历练。
释放人才“创新力”。加强“三招三引”联动,围绕新材料、新医药、智能制造产业链规划部署人才链,入选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17个、创新人才项目3个。依托集萃研究院、长三角创新中心,发挥高端科创平台优势,强化人才资源嫁接。滨创一号、二号基金为人才创新创业打通资金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