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老了,退休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走两步就喘了。”
“瞎说什么,现在生活那么好,怎么都得七、八十岁才喊老。”
以往我们认为60岁就能称为老人家,但随着时代发展,不少年过60的人身体依旧硬朗,不输年轻人。对于老年人的年龄界定也越来越迷糊。
随着时代进步发展,对于老年人的定义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将“老年人”定义为60岁以上,而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则是65岁。
①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②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
③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
④营养状况良好;
⑤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⑥乐观积极,自我满意;
⑦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⑧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⑨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相较于过去的评估方法,新标准通过进一步完善衡量指标,以更适老的方式去理解健康的含义,旨在传递更积极的生活理念——老年人带病生活是常态,只要能有效控制,就可以视为一个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老年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衰老既是独立存在的状态,又与疾病相互依存。
2023年,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中心等团队联合发表在《柳叶刀》期刊的一项研究报告预测显示,到2035年,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其中女性为85.1岁,男性为78.1岁。
研究指出,未来大多数省份预期寿命的增长将主要受益于老年人预期寿命的增加。
1.性格外向
高希宝教授指出,在与许多百岁老人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性格。
统计显示,80%的百岁老人有着规律的作息习惯,他们按照自然的生活节奏日落而息,日出而作。
大多数老人易于入睡,偶尔夜间醒来,而且有72.2%的老人有午休习惯。总体而言,他们的睡眠质量良好,白天没有明显的嗜睡现象,精神状态良好。
3.吃饭七八分饱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对于人们寿命起主要作用的不是遗传,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大概占60%。
想要享受到长寿的福祉,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晨起3不要,睡前3不宜。
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件事不要做。
1.不要着急起床
建议在床上慢慢躺个五分钟,伸展一下懒腰,舒展四肢关节,然后再慢慢坐起来。
2.不要不吃早餐
因为早餐是距离上一餐最长的时间,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补充。长时间空腹会导致早晨血压升高,而长期不吃早餐可能会导致激素紊乱。
3.不要太早晨练
过早锻炼可能会引发疾病,特别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秋冬季。建议在太阳升起一个小时后再外出锻炼。
1.不宜吃太多
一般最好晚上8点之前进餐,因为人们很快就会进入睡眠状态,晚餐摄入过多会影响睡眠质量。
2.不宜剧烈运动
运动会让大脑皮层兴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因此睡前2小时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最好把运动时间安排在白天。
3.不宜看手机
参考资料:
[1]《身体最易“下坡”的十年,别让这些事埋下隐患》.生命时报.2022-02-24
[2]《中国“健康老人”国家标准出炉,9项要求你满足几个?》.生命时报.2022-11-16
[3]《研究发现:60岁后有这三个特点的人,或最有希望长命百岁!》.健康时报.2023-10-12
[4]《晨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现在开始还不晚!》.党建头条.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