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EGIN / ——————
人工智能,在2023年席卷互联网。
先是ChatGPT引发全网热议,各家知名科技公司和大厂纷纷投入其中,AI概念股乘风起飞。数字技术超出想象的智能程度还引发了不少担忧,股神巴菲特认为ChatGPT非常了不起但不确定是否对人类有益,一向行为大胆的马斯克签署公开信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6个月”。
“用这些AI主播甚至可以做到24小时直播带货。”一家售卖AI主播的公司告诉《电商在线》,他们可以做到AI主播和真人“一比一复刻”,实时回复直播间问题,做到带货变现和直播间的“日不落”。
不少售卖相关服务的商家,已经打出“ChatGPT后的新风口”和“90%真人主播要失业了”的旗号,卖起了最低299元一个月,最高50000元一年的软件和服务。
一边是媒体报道电商主播迎来集体降薪,另一边是售卖相关服务的公司表示AI主播能实现24小时不停歇直播,给商家带来新的增量和可能。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真人”的疑虑出现在直播电商从业者心中,但仔细观察这些AI主播,画面不算精致,话术机械,“差不多的皮囊说着差不多的介绍”。
凌晨两点的直播间中,美女主播依旧在线。
当用户进入直播间,这位美女主播才会做出一些反应,用略带机械感的声音念出用户的名字表示欢迎,随后介绍起商品:“很优惠哦,点点链接看一看吧。”主播妆容精致,除了绿幕抠图效果和略显僵硬的动作表情,在发型、穿着上和真人没什么差异,直播间也不会注明主播的身份,只有用户好奇询问“主播是真人吗”,美女主播才会回答:“主播是AI主播哦。”
这批AI主播主要出现在抖音的本地生活团购直播间中,卖着各类美食、酒旅团购,偶尔也会出现在百货商家的切片广告中讲解商品,但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大多都是在进行单纯的讲解,涉及的品类也不多,除了本地生活团购,就是百货和快消品。
虚拟主播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概念了。
两年前火爆小红书的AYAYI,席卷抖音的柳夜熙都算得上是国内现象级的虚拟主播,无数大厂和品牌也陆续投入其中,用风格迥异的虚拟主播吸粉。但这批虚拟主播很少会出现在直播间中,更多是通过图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带货。
记者和一家售卖AI主播系统的公司取得联系,这家公司表示,他们能实现“24小时不下播”,将直播间效率提到最高,“AI主播带来的单日单直播间PV(浏览量),最低几百,最高七八万,日常平均也有一万多,肯定比不开播好得多”。
一位个人服务商向《电商在线》表示,自己的软件只需要299元,随后直爽表示软件就是套壳了腾讯的软件,直播间互动功能也是两三年前就实现的,“腾讯一个月就要几万,但我299元就卖全套,之后软件要求你开会员也可以帮你解决”。
这样的AI主播,更像是新瓶装旧酒,把两年前的东西套上当下流行的AI概念卖给用户,进入直播间带货。
一些工作室和公司则表示自己有研发能力,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多元:除了提供不同的AI主播模板,赠送主机、直播屏等设备和一年的售后,还会传授直播话术,提供代运营服务,并且每个月都会对软件进行维护更新。
不少服务商都在同时售卖代运营服务,“AI主播很多公司都能做,随便哪个直播间都能用,但是能不能做起来就不一定了,要看会不会运营。”一些服务商本身也做着直播业务,AI主播更像是一个工具,用于撬动和商家的合作,代运营才是后续更赚钱的业务。
不少相关的服务商都将AI主播称为“2023年直播新风口”,在宣传时还带上了之前火遍全网的人工智能“ChatGPT”和各路AI生成的美女。但观察众多直播间,就会发现这批AI主播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并不算大。
一方面,观看使用AI主播的直播间就能发现,绝大多数都做着本地生活团购带货,一部分做着百货、快消品带货,这些品类基本都是标品,相关服务商也推荐本地生活团购和快消商家使用,“标品话术比较统一,带货效果好”。
在服装、美妆等非标品领域内,AI主播并不吃香。标品的带货只需要讲清楚产品功能作用,但在非标品领域,观众更希望在直播间了解到产品的使用感,看到直观效果,听主播展示和讲解细节,这些都是AI主播无法实现的。
另一方面,真人主播打造出的人设和IP能力,是AI没法替代的。
李佳琦是“口红一哥”,董宇辉是“知识带货”,TVB则是“老牌港星情怀带货”,还打造出了各种不同的带货风格,李佳琦一句“所有女生”就足以调动起直播间的情绪,让无数女性买买买,董宇辉娓娓道来的各种知识更是让不少网友调侃感觉自己是在上课,TVB的粤语加上港剧特色,更是把观众直接带回童年。
但现在的AI主播,在人设上并没有什么差异,只是一个直播间的辅助工具,不能成为一个IP,也很难调动起观众情绪。
一位购买过AI主播服务的商家就表示,因为AI主播互动很死板,用户留存效果不行,抖音官方也不会给太多自然流量。
一些使用了AI主播的商家为了互动效果,还用了真人结合AI主播的方式,真人幕后实时互动讲解,AI主播出镜对口型,但这么一来,人力成本又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