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程童美
机器人编程教育是通过组装、搭建、编写程序运行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少儿计算机编程教育是教授儿童编程语言,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一种教育方式。机器人编程是以调用编程模块指令让机器动起来为目的,通常需要编程的模块是已经写好存储在模块里的,小朋友做的只是将模块以不同的方式拼接起来;少儿编程教育是探究编程语言的本质,一层一层把模块打开,学习模块内部核心的逻辑、算法、语法和结构。
2、新东方素质成长中心
机器人编程课程一般都会采用自己开发的机器人编程软件,所使用的工具相对会局限一些;少儿编程课程会采用一些通用的编程软件,所使用的工具是没有局限性的。信息学奥赛是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之一,是最权威、最正规、最有含金量、最有历史底蕴、最国际化的学科竞赛。
3、卡巴少儿编程
少儿编程教育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的课程 ,一般来说,针对6-18岁的少年儿童开展的编程教育,现在,最常见的形式是线上和线下模式相结合的课外培训,根据先易后难的学习进程,少儿编程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Scratch或是仿Scratch的图形化编程教学,以培养兴趣、锻炼思维为主,趣味性较强。
4、乐博机器人
孩子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动画,故事,音乐和游戏,这个过程其实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此外,还有机器人编程,也就是搭建机器人,通过运行程序让它动起来,着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类是基于Python、C++等高级编程语言的计算机编程教学,目标往往是参加信息学奥赛等科技品牌赛事,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或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在这里,可以熟悉编程原理,执行代码操作,适合有一定数学基础、英语基础和逻辑思维的孩子。
5、VIPcode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涉足少儿编程和机器人培训领域,同时也涌入了很多创业者,在美国, STEAM教育已成为其素质教育的核心,编程、3D打印、机器人等新技术教育已走进了美国的中小学校,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曾参与“编程一小时”活动,并呼吁美国小朋友“别总在手机上玩,要去编程”。
6、小码王
日本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科目;英国教育大纲规定计算机编程是5-16岁儿童必修课程;新加坡全面推动少儿编程教育,中小学考试中加入编程考试科目;美国政府投资40亿美元开展少儿编程教育,呼吁全国青少儿学习编程;美国国情咨文推行计算机科学教育,强制要求高中毕业必修计算机编程学分,在国内,2015年9月,教育部发指导意见,鼓励探索STEAM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7、极客晨星
2017年起中国浙江地区将把信息技术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其高考考试范围包括编程、数据库处理、表格处理等,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少儿编程有望成为继数学和英语后的第三大刚需,编程是一门非常适合用来锻炼逻辑思维的学科。
8、码高教育
因为编写程序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和运用逻辑的过程,学习编程对逻辑思维的培养非常有效和重要,围棋已经是一个非常需要思维计算的项目了,但是也抵不过计算机那么强大的运算和分析,少儿编程重点不在于学习编程软件的使用和编程语言,而在于思维的锻炼,让孩子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尽情的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项目制的学习方法,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傲梦编程
简单的编程逻辑,代码的编写能力,条件判断,顺序执行,循环,变量,链表,函数等等一系列的编程知识和技巧,通过编程知识帮助我们设计一些小工具解决一些重复流程化的工作,将很多数学的实际知识运用到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上,将数字和计算赋予更高的生命力,而不是停留在试卷上答题,我们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再他律的状态,老师管着上课不能说话,作业要按时完成。
10、斯林姆机器人
编程可以很好的将他律变成自律,因为在程序世界的对与错不需要外人评说,程序会自己告诉你,每一门编程语言都有自己的规则,程序的运行也将会完全按照规则进行执行,而编程通过严谨的逻辑判断和程序规则帮助孩子不断的提升自律性,编程做项目做游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想玩一款自己脑海里的游戏,需要先进行分析-制作-测试,然后才能进行游戏,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延迟满足感,所以说编程学习可以锻炼孩子的自律性,自律性对孩子的成长和成绩都非常重要,至少在小学和初中来说一个自律的孩子学习成绩通常都很优秀,我们获取知识越来越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