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百度的成长故事
百度是在2000年成立,成立时模仿Inktomi,专注于做搜索技术和网站加速技术(CDN)提供商。2001年互联网泡沫让百度找到正确方向,服务模式遇到困难,被迫艰难转型。百度停止了CDN服务模式,推出搜索网站(www.baidu.com),直接为用户服务,并推出竞价排名这种商业模式。
百度超越google的原因,我认为从产品角度来讲,主要有两点:
1、 2002年的闪电行动:集中力量在最关键环节(如搜索结果首页,热门词搜索等);产品质量提升,基本上可以和google去比。
2、 百度更了解中国互联网用户发展趋势,03到07年是中国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期,新增用户绝大多数选择了百度。
那么新用户为何选择百度呢?我当时在百度的新产品研发部。从产品角度来讲,百度有着自身的竞争力产品。
1、 MP3:成就早期的百度,很多人通过MP3知道了百度。
2、 贴吧:无心插柳的结果,开启了百度社区搜索新时代。"超女"让贴吧火起来。
3、 知道:荣获百度历史上首个"总裁特别奖"
4、 百科:百度走向辉煌
我在百度的目标是要做起产品,带起团队,积累起经验。而在百度研发新产品的原则:观察用户需求,做用户有需求的事情;做对公司有收益的事情;做事情要有优势。我在百度后期做的两个商业产品:
1、 百度框计算:搜索产业链布局
2、 凤巢:让百度的市值增加百亿的商业产品
希望百度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对大家有借鉴。说完百度,我想跟大家分享下,我在多盟的创业经验。
我在多盟的创业故事:
我认为创业最重要的选择是选对合伙人,要信任,互补,人比事情更重要。多盟的几位合伙人一致认为只有互补的组合才是最立体、最多维、最具价值的,总听一个声音,对什么事情都看法完全一致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创业型的公司,创始人之间思维方式的平衡尤其宝贵。
其次要选对创业方向:借"势",看准行业大方向。多盟之所以选择移动广告平台,是因为移动互联网行业是十年一次的大机遇,当今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智能手机迅猛发展,而广告是移动互联网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
创业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最难的也是把握时机,或早或晚都有问题。把握住时机,把握合适的融资机会,创业要做能发挥自己或团队优势的事情。2010年,中欧的3位同学毕业,齐玉杰(原百度技术负责人)、张鹤(原激动网总裁)、边嘉耕(原卓望技术负责人)在两年同窗期间无数次探讨移动互联网,终于在2010年9月成立了移动广告平台多盟。多盟整合了智能手机领域最优质的应用以及广告资源,搭建了广告主和应用开发者之间的广告技术服务平台。并借助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平台优势以及贴近应用开发者的服务模式,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产品推广服务和收益,以及为致力于在智能手机平台推广产品、品牌的广告主提供高效的服务。多盟提供了公平、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平台,为应用开发者和广告主创造价值最大化。优质的媒体资源,丰富的产品形式,精准的定向营销使得多盟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广告平台。
多盟 厚积薄发 高效发展
作为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广告平台,多盟能够多维度细分媒体资源,确保多样化的用户群体被集中覆盖,帮助不同品牌客户的营销更具针对性,在媒体选择上更是注重优质媒体的拓展,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多盟就整合了超过 30000 个优质移动 APP 应用,累积了汽车、财经、商旅等移动应用聚合,打造无线营销高端俱乐部,其中不乏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如汤姆猫、美丽说、美图秀秀、千千动听等一应俱全,尤其是水果忍者这种独家的合作伙伴。日均千万级流量全面覆盖高端用户,以便全面满足品牌广告主的需求。
优质的媒体资源,丰富的产品形式,精准的定向营销,为多盟带来了诸多品牌广告主。例如 KFC 龙年推出"食来运转",多盟通过 LBS 技术锁定餐厅周围的人群, KFC 整体曝光 1 亿次以上。 2012 年必胜客推出 21 款美食,多盟通过锁定目标人群,充分与用户互动, 21 款新品曝光一亿八千万次,吸引用户点击接近200 万次。 2011 年,第九届广州国际车展,多盟助力路虎,邀请高端用户现场赏车。投放 6 天,注册人数超过 700 人! 2012 北京车展多盟与路虎再度合作!
作为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广告平台的多盟无疑以一流的技术,海量的数据,优质丰富的媒体资源,成熟完善的移动营销策略等优势提前进入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快速跑道。目前多盟每日广告曝光超过 3 亿,日覆盖智能手机独立用户超过 1600 万(其中 500 万 iOS 用户, 1100 万 Android 用户)。
分享给创业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