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是小年的高潮,也是春节活动的前奏,是春节前一系列准备活动的初始。在这一天,有两项主要活动:祭灶和扫尘。小年节又称祭灶节、灶王节、谢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都有与祭灶相关的歌谣。以下两首在晋东南和豫北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歌谣,便生动描述了这一场景:
其一:“祭灶祭灶,二十三日到,糖瓜甜水准备好。”
其二:“祭灶祭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由于祭灶通常在晚上进行,因此小年也被称为“小年夜”。在祭灶前,凡是生火做饭有炉灶的人家都会请灶神。通常,灶神被请回家后,会贴于厨房锅灶上方,或是置于神盒内,或是直接贴在墙上。目的在于让灶王爷能够“品尝”民间百味,了解百姓的疾苦。
祭灶时需要的供品各地也有差异。大部分北方地区会用灶糖、水饺、粉团、枣山摸等几种食物来供奉灶神。其中,灶糖是一种粘性特别大的麦芽糖,因其形状多呈团形,像瓜形,中空,故得名。也有用江米磨粉加怡糖制作的。用糖祀灶的主要意图是让灶王爷上天后无法说坏话。而在江浙一带,则普遍用粉团辞灶。粉团是一种由米粉和红糖搓匀后制成的小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