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和城市的选择是大多数考生及家长都会面临的“难题”。
不少同学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为了提高录取机会都会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但是,如果对自己录取的专业不满意,进入大学还可以申请转专业吗?
今天小升和大家一起聊聊大学转专业的问题,有这个想法的同学认真看哦~也欢迎转发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
1
分析“不喜欢”现专业的原因
如果考生被录取但却有“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的疑惑,首先要做的是分析这个专业!
形成这种疑惑的原因有同学在报志愿、填专业的时候,对自己的大学或专业都不是特别了解,没经过仔细分析,凭着感觉或专业名称就填报了。录取结果下来后,凭着专业字面意思或周围人的建议,就下意识地断定了该专业好坏。
其实同学们要深刻认识一个问题,专业存在即合理,专业也原本无好坏,大学之所以要设置这个专业,必定是社会所需要的。
所以,在拿到通知书之后,建议同学们先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核心课程、发展现状、就业前景等方面,也可以联系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咨询,然后再来判定该专业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也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喜欢!
2
你以为的专业 VS 实际的专业
而有些专业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许多学长学姐在这个方面有一些“心得”:
学习之前,我爸说我以后要去搬砖。
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及桥梁等工程设施。
认识专业之前的心理学:
以为是算命的或者能读心。
认识专业之后的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要掌握研究人的思维过程的能力,要会一些基本的数学和实验设计的方式。因为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门理科的学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的能力。
这些图片解释也很直观……
3
转专业的门槛及形式
转专业对学生的个人利弊
转专业的好处
转专业的弊端
转专业的两大门槛+四种形式
转专业的两大门槛
①对成绩有要求。比如有的学校会规定,只有平均学分绩点在同专业同年级学生的前10%的学生才可以申请转专业。
②转入转出的专业人数有限制。这里面涉及学院之间的协调问题,经费往往是按照学生人数来划拨的,这造成了学院把学生也视为资产,要严防他们流失。这时候学校一般会做协调,例如规定本专业同年级少于60人,转出人数在10%以内。
转专业的四种形式
不同学校的规定会有很大的差别。部分的大学对转专业都要明确的要求及限制,如必须要提出申请、要通过相关测试与面试、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受到名额限制等。
4
到底要不要转专业?
再次思考是否有转专业的必要性
建议大家再次仔细思考自己是否有转专业的必要。大家刚刚上大学,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对理想中的专业也并没有切身实地的感受。转专业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务必要搜集好信息,考虑清楚再决定。
了解相关政策
打听清楚学校的政策后,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既然决定要转专业,就要努力完成。
辅修第二学位
如果无法转专业的话,可以考虑修第二学位,这样也能让你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只是过程会比较辛苦,因为要同时上两个专业的课程。
专业并非不可替代
大家要知道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很大概率并不会从事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大部分专业的“专业性”并没有那么强。你们以后工作了就会知道,你们的专业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可替代。
认真对待学习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纠结专业这件事情。大学的公共课程非常多,每个学院里面,专业课程的差别并不是太大。虽然学什么专业很重要,但是你怎么学,用什么态度学,学完以后要干嘛更重要。
5
怎么查院校的转专业政策?
方法一:登录高考升,点击“查信息-找大学”,进入院校列表界面,也可自行搜索想查询的某所院校。
方法二:1.在浏览器搜索目标院校本科招生官网,如深圳大学本科招生网,点击进入官网首页。
2.如官网有搜素框,则可尝试直接在搜索中输入关键词【转专业】进行查询。
3.点击查看相关搜索结果,点击进入相关内容查看。
4.查看结果。
方法三:在本科招生官网,如深圳大学本科招生网,有智能问答机器人的,可以直接使用智能问答查询。
2. 点击“智能问答”,输入问题“转专业”,会有相关的内容回复。
截图来源:深圳大学本科招生官网
如何精准规划填报大学/专业?
登录高考升
智能填报志愿!
输入考生选科及成绩信息,精确筛选院校所在地、院校类型、院校层次、专业方向等范围,自行筛选分数范围,规划填报更适合考生的院校和专业,制定专属冲、稳、保志愿方案!
志愿直播间、院校信息库、VR校园...多维度带你了解大学与专业!清北学霸亲授学习方法,复习备考、大一抢跑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