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工智能正像电力一般赋能各个产业,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中国正处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第三次浪潮的时代潮头,《算法周刊》将聚焦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和中国新基建,并持续关注全球AI最前沿。
AI·爱
(1)让两个机器人聊天,它们会爱上对方吗?(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26687
基于GPT-3的聊天机器人APP,如果相互对话,会是什么效果?在七夕节前,澎湃美数课做了个实验。
(2)人工智能可能有情感吗?基于海德格尔哲学的思路(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27047
人工智能是否可能具备情感呢?我们是否能够让人工智能具有喜怒哀乐呢?在学术界,还真有一个专业的方向去研究此类问题,此方向的学名叫“人工情感”。然而,目前主流的人工情感研究,其注意力乃是放在对于人类情感的自动检测之上的,而不是放在如何对于计算机自身的情感模型的建模工作之上的。换言之,这样的程序或许能够发现你处在亢奋之中——然而,这样的机器本身却不处在任何一种心理情绪之中。
“您的AI小助手/猪队友已上线”
(1)将语言直接翻译成代码!OpenAI内测AI编码器Codex(AI前线)
https://mp.weixin.qq.com/s/MOfgv18Bx3LL3tsvUGh2ng
基于GPT-3的这个编码器的最大亮点能够将英语命令直接翻译成代码。不过,当前测试表明,Codex有时并不能完全理解用户的指令,需要用户给出非常精确的命令才能避免错误。
(2)人工智能,如何 “拯救” 不堪重负的天文学家?(知识分子)
https://mp.weixin.qq.com/s/MWNhWTTef4L7RGz-340kuQ
天文学家常常能收集到“天文数字”量级的观测数据,而如何对此进行处理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人工智能系统“河图”就是上海天文台的解决办法之一。这套系统采用了深度学习的方法,能实现对海量天体的快速识别和分类。
(3)推特的照片裁剪算法偏爱年轻、美丽的白人面孔(The Verge)
https://www.theverge.com/2021/8/10/22617972/twitter-photo-cropping-algorithm-ai-bias-bug-bounty-results
推特的照片自动裁剪功能因被批含有“种族偏见”而在3月下线。而后推特发起了一场面向公众的比赛,希望发现这个功能存在的其他偏见问题。获得一等奖的研究发现该算法偏好“年轻、光滑的浅肤色脸孔”。
首席数据官管什么?
(1)深圳4区8市直单位试点的“首席数据官”到底是什么个制度(南方都市报)
https://www.sohu.com/a/483044868_161795
深圳《方案》明确首席数据官职责范围方面包含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数据标准化管理、推进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实施常态化指导监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开展特色数据应用探索。
(2)首席数据官是个什么“官”?(数据法盟)
https://mp.weixin.qq.com/s/JqkEq56VcXM89NRD4nF0iw
首席数据官一职最早由企业创设,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通过数据挖掘、处理和分析,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和运营提供战略性的建议和意见。如今,这一岗位也被应用于城市治理中,成为构建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哪有绝对中立?
(1)算法真正的威胁不是资本,而是算法本身的政治野性?(文化纵横)
https://new.qq.com/omn/20210806/20210806A0G4K600.html
随着网络平台兴起的零工经济,给了个人更多灵活性,但也出现了对劳动者的“监管”、“控制”和“替代”。从表面上看,这是在设定算法目标时以平台经济效率为导向而忽略了社会和人性因素所造成的结果。但算法所内嵌的复杂性、对不同劳动者产生的不同影响、在运行过程中的自我强化都使得算法最终演化为带有价值判断和选择功能的政治性算法。
(2)纽约大学研究者在被脸书封号后发声(Protocol)
https://www.protocol.com/nyu-researchers-facebook-disables-accounts
脸书出于“严厉打击未经授权的数据爬虫”的考虑,而注销了一些纽约大学研究人员的账号和app. 而所涉及的这个叫做“广告观察”的工具是被开发出来用于研究脸书上的政治广告投放和不实消息的。
“年度程序员人口普查”
(1)技术人最爱 Rust,最怕 COBOL,工程经理最高薪,懂 Clojure 最赚钱 | 2021 全球开发者报告(Stack Overflow)
https://www.infoq.cn/article/0GNK4RtL5y45k1asEr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