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桂鹏
2月17日,有知情人透露,日本投资界巨头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创始人孙正义(Masayoshi Son)正在寻求筹集最高达1000亿美元的资金,打造一家规模庞大的合资芯片公司。
其中,在AI时代顺风顺水的半导体巨头英伟达恐怕不乐于看到这样事情发生,因此,他们想出的应对方案就是在大模型领域“狙击”OpenAI。日前,英伟达推出了自家版本的ChatGPT,名叫Chat With RTX。
而回到大模型领域的OpenAI日前也是重磅频出,分别推出ChatGPT记忆功能和文生视频模型Sora,也算是对英伟达进入大模型领域做出回应。两家企业分别在对方“主战场”方向“擦枪走火”好不热闹。
那么,在OpenAI继续高歌猛进的同时,英伟达为何要布局大模型呢?随着英伟达的入局,将会给大模型市场带来怎样的竞争呢?
OpenAI在大模型领域继续开疆扩土
Sora是能够理解和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的基础,OpenAI相信这一功能将成为实现AGI的重要里程碑。
元宇宙新声认为,OpenAI频频的新发布,似乎在告诉所有人自己有足够积累的同时,还会源源不断的进行创新,他们还将继续引领大模型市场的走向,但另一条消息的放出,让我们意识到仅仅是大模型的市场已经不能满足OpenAI了。
山姆·奥特曼要撬动半导体市场
其实,奥特曼长期以来一直在谈论人工智能芯片的供需问题,对于目前的科技公司来说,要想在大模型的竞争中赶上潮流,就必须构建强大的算力设施,AI芯片正在成为瓶颈,而且已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OpenAI的成长。
英伟达入局大模型领域
相较于其他大模型产品,英伟达Chat With RTX由于是在本地运行,其生成答案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它还可以根据在线视频作出回答。对于这项技术,英伟达官方只是简单地说:“用到了检索增强生成 (RAG)、NVIDIA TensorRTLLM软件和NVIDIA RTX等。”看来拥有整个生态的闭环技术后,英伟达的底气很足。
不过,在首次步入大模型领域后,英伟达也显示出自己的弊端,The Verge在英伟达发布Chat With RTX后,立即展开了一波实测。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他们在测试搜索视频功能时,Chat With RTX竟然下载了完全不同视频的文字记录。
而且,如果给Chat With RTX“投喂”过多的文件,例如让Chat with RTX为25000个文档编制索引,它就直接“罢工”崩溃了。
但是The Verge在测试电脑内的文档时,也惊叹了其速度和精准度。
因此,我们也得出了一个结论,Chat with RTX还是一个比较初级的产品,暂时不太适合用于生产。但它代表了一种趋势,即让AI模型更容易地在本地运行。而这也是在硬件端“大幅领先”后最大的优势。
写在最后
我们看到,凭借ChatGPT这款火爆的聊天机器人平台,OpenAI这家成立不到9年的公司,2023年的年收入已达16亿美元,相比前年增长高达56倍。可以预见,随着GPT-5即将推出,2024年的OpenAI或将褪去科技行业最强大的“黑马”的角色,而是“登堂入室”,成为更重量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