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把宝宝的一朝入园日当成骨肉分离时。跟孩子比起来,妈妈甚至更加不安,紧张。这种紧张,与孩子是否做好入园准备或者熟练掌握各种能力通通无关,单单是因为他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养在心窝窝里整整三年,现在要分开,怎么不伤心?
在口口声声喊着要缓解孩子入园焦虑的今天,其实妈妈们脆弱的小心脏,更需要好好建设。
入园焦虑症,对妈妈来说,堪称第二个产后抑郁症,因为要和孩子分离导致妈妈出现:神不守舍,坐立不安,食欲不佳,胡思乱想等症状。
大人总是担心孩子入园后会焦虑。殊不知,好多时候孩子的入园焦虑都是大人传染的。
孩子不傻,就算你在他面前强颜欢笑。就算你用尽全力往幼儿园脸上贴金贴银,他们也能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你情绪上的小波动。
举个例子,一天午饭,小明妈要喂小明吃饭。小明说,我可以自己吃。可是小明妈说,让妈妈再喂喂。以后上幼儿园了,妈妈想喂也喂不着了啊。
敏感的小明马上闻到了妈妈身上的不安情绪,他也跟着焦虑起来。他说,我不想去幼儿园。我要妈妈喂不要别人喂。
在宝宝刚入园的时候,妈妈的所有情绪都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比如,有的妈妈每次送孩子都会千叮万嘱:不要哭呀。不要想妈妈呀。结果,孩子就真的哭了。于是妈妈承担了双倍心碎。
还有的妈妈遇到老师就不停地拜托:我家孩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喜欢干什么,不喜欢干什么,恳请老师给予各种照顾。
每次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妈妈都频频回头,泪花涟涟。下学的时候却巴不得第一时间带孩子逃离幼儿园。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宝宝入园准备做得超好。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也都培养得不错。但是孩子入园时她还是超级焦虑。
她曾经跟我说,宝宝入园的第一天,她以为宝宝会很舍不得她,会对她依依不舍哭了又哭。但实际上宝宝只哭了一下就不哭了。
结果换她失落了,回到家后,家里空荡荡的,再也没有宝宝平时总是跑过来找她了,她越想越伤心。然后,就独自坐在房间里嘤嘤嘤的哭了整整一上午。到他老公中午回家的时候,她还没收声。
那些天她都是失魂落魄的,吃不下,睡不好。总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只有晚上孩子回来的时候她才能重新活过来。这样的焦虑,不止让家里人为她担心,对她自己的身心也很不利。
喵姐相信,没有哪个妈妈愿意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吧?没有哪个妈妈愿意让自己的焦虑影响自己和孩子吧?
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呢?
第一点,觉察情绪,及时把负情绪转化为正能量。
孩子入园时妈妈产生焦虑情绪,是很正常的。妈妈首先要先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然后问问自己我怎么啦?找出让自己焦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接下来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比如,你很焦虑,因为你怕孩子入园后饿肚子。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你担心孩子用勺子不够熟练,不能自己好好吃饭。那搞定这个焦虑的根源问题就是让孩子练习用勺子。
当孩子把勺子练好后,积极地去相信孩子能够做得更好。“妈妈相信,你在学校也可以自己用勺子好好吃饭呢。”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没那么郁闷了。
第二点,妈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学着独立。
在很多妈妈心里,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受罪去了。
一个妈妈在宝宝入园后跟我吐槽,幼儿园再好,也不能跟家里比啊,不能想玩就玩,想睡就睡。
干什么都要受到约束和管制,哪有在家自由自在玩得痛快啊。
这位妈妈之所以这样想,就属于还没有摆正心态。
一棵小树没有风吹雨打不会成才,妈妈不可能永远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翅膀下。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步步离开家走向独立的过程。
对妈妈来说,难的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孩子成长时,能忍受焦虑学会放手。
因此,妈妈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孩子去幼儿园不是受罪了,而是去学习适应社会。分离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这对于你也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第三点,帮助妈妈缓解入园焦虑,爸爸不要扎心要暖心。
妈妈的那种担心,不是当爹的可以理解的。神经大条的糙爷们儿们通常会觉得妈妈们小题大做,孩子是上幼儿园,又不是上屠宰场,有什么可担心的啊。
不过你不得不承认,在孩子生命的前三年,付出最多的是妈妈。这个时候,当老公的就别再用语言和行为扎老婆的心了。
孩子上了幼儿园,妈妈的时间更多了。爸爸请个年假,陪妈妈散散心。寻找一下昔日二人世界的影子不是很贴心吗?
作为妈妈,一定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适应能力。只要你入园准备做得到位,孩子就会很快爱上幼儿园。而你,应该高兴的是终于有时间放飞自我了。
请将我们设置为“星标”或者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