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企业  可以  搜索引擎  行业  百度    个数  使用  选择 

运营商半年集采分析:新需求是什么?增长点在哪里?

   日期:2025-07-18     移动:http://mob.kub2b.com/quote/120.html

图片

半年以来,运营商投资流向哪里?


2025年,三大运营商计划资本开支合计2898亿元,较2024年下降9.1%。半年以来,运营商投资流向哪里?较往年有哪些变化?侧重点有什么不一样?
据《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监测,三大运营商网络投入呈现递减态势,但仍为投资重要组成部分;天线集采频繁,品类众多,对信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算力集采逐年递增,且国产化算力采购突破六成,国产算力迎来广阔市场需求;运营商寻求算力释放的新应用探索,云电脑等更多新型消费类采购渐热。

5G网络设备集采:稳住运营商基本盘


在三大运营商财报中,5G相关开支虽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5G等网络设备依然是运营商集采的重要构成。2025年,中国移动5G相关开支为582亿元;中国联通联网通信占比为48%;中国电信网络投资占比为29%,约242.44亿元。
今年初,中国移动公布2025年至2026年5G微功率数字直放站集中采购中标结果。三维通信、中信科移动、京信、亨鑫等企业中标,项目总报价5.9亿元。关于5G直放站集采,从2024年11月,中国移动共公布三项,分别为5G大功率光纤双频及无线直放站、5G大功率(2.6单频)直放站和5G微功率数字直放站。三次总预算为15.4亿元(不含税),总需求量达652,487台。
直放站设备的功能是对无线信号进行双向放大,从而优化无线网络。本次为中国移动5G微功率数字直放站的首次规模集采。直放站在5G时代仍有如此规模的需求,主要依赖于直放站具备稳定性强、可靠性高、能效比优、部署便捷等优势,可为客户提供低成本信号覆盖解决方案、低成本解决低价值室分场景及农村等场景的主流解决方案。
6月,中国移动公示了2025年至2026年5G无线主设备集中采购项目的中标候选人。本次采购涵盖2.6GHz/4.9GHz和700MHz两个频段。中标候选人为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中信科移动、诺基亚贝尔。
本次采购5G无线主设备(2.6GHz/4.9GHz)基站约24.18万站,以及受中国广电委托,采购5G无线主设备(700MHz)基站约15.57万站,总计约39.75万站。这些设备将采用现网扩容方式进行建设。
随着5G部署高峰期结束,中国移动在5G领域的投资逐年下滑。2025年,其5G网络投资预算为582亿元,相比2020—2022年高峰期的1000亿元左右,缩水近一半。从近三年的5G无线主设备集采量来看,总量持续减少:2023—2024年度为49.97万站,2024—2025年度降至48万站,而本次2025—2026年度进一步降至39.75万站。这一趋势与行业整体方向一致,运营商正逐步降低无线侧投资强度,转向技术升级与运维优化。例如,2025年将规模部署三载波聚合和无线AI应用技术,并推进RedCap等低功耗技术。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采购量比中国移动2025年原计划新增的34万站多出5万余站。在2024年,中国移动2024年至2025年5G无线主设备集中,最终采购基站数量较2024年初计划增加7万站。由此可见,运营商依旧在继续夯实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提升5G网络质量及体验,以覆盖的广度和深度,稳住运营商经营基本盘。
此外,此次主设备集采中,700M基站占比较去年有所提高。700M频段因信号传播损耗小、覆盖范围广,一直是5G网络广域覆盖利器。700M采购的提升反映出5G网络建设思路的不断深化,即在前期规模建站后,持续聚焦覆盖能力补盲、提质。

天线集采:品类多、规模大


近半年,以中国移动代表的运营商对天线采购频繁,采购规模大,采购数量、种类多成为显著特征。半年来,涉及天线采购种类有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TDD天线产品、室分天线产品、高铁天线,以及农村基站天线产品
图片
其中,中国移动2024年至2025年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产品(第二批次)集采涉及金额较大,平均报价约8.9亿元。以华为领衔,京信通信、中信科移动、中天宽带、中兴通讯、东洲罗顿、通宇通讯、江苏亨鑫等八家企业中标。对比2024年6月第一批次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集采,此次集采规模增加了15.56万面,报价也提高了4.4亿元。
华为在两次集采中表现出色,累计中标总金额达2.37亿元,位居榜首;京信通信以2.26亿元的总中标金额紧随其后;中信科移动则以1.97亿元排名第三。数据表明,在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领域,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等综合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图片
6月26日,中国移动公布2025年至2026年TDD天线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中信科移动、京信通信、华为、亨鑫科技、中天宽带、上海东洲罗顿、中兴通讯、广东通宇八家厂商中标,平均报价为5.4亿元。中信科移动获得头筹,中标份额15.94%,投标报价为5.1亿元。京信通信为第二中标候选人,份额15.94%。
在信号升格重点场景中,高铁特定场景因环境复杂、速度快,对信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出很高的要求。2024年,中国电信曾对高铁场景绿色天线及高铁定制波束透镜天线代加工服务进行集采。2025年6月,中国移动对高铁天线产品集中采购中,涉及高铁天线约46,722根,涉及金额1.4亿元。中信科移动、亨鑫科技、京信通信、中兴通讯、广东通宇、中天宽带6家企业中标。
随着5G-A网络推进,5G-A所带来的通感一体、3CC载波聚合等前沿技术落地,促使天线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场景化方向加速演进。中国移动明确提出,2025年进一步加大5G-A投资力度,全年投入规模预计98亿元。各天线厂商也正不断迭代天线产品,向着更低功耗、更小体积、更加智能协同覆盖等方向发展。

算力国产化在加速:占比超六成


半年来,运营商算力方面集采包括服务器集采、计算设备、存储产品等。其中,以服务器集采金额最大。4月,中国电信服务器(2024—2025年)集中采购项目招标结果公布,共13个标包,采购量为15.6万台,18家厂商中标,预计规模170亿元。
其中,中兴通讯与新华三中标4个标包,中标标包量最多。中兴通讯中标通用型服务器(A系列)、GPU服务器(A系列)、ARM-C服务器(G系列)和C86服务器(G系列)4个标包;新华三与中兴通讯不同的是未中标ARM-C服务器(G系列),而是中标混合型服务器(G系列)。此外,宝德、超聚变、烽火通信、昆仑技术、浪潮信息、华鲲振宇6家企业中标3个标包。
本次服务器集采,国产化系列数量达10.53万台,占比达67.5%。在架构方面,ARM服务器如鲲鹏、飞腾等占比达45%,C86架构(海光X86方案)占比8.7%。国产化比例的提升,意味着运营商对服务器厂商质量和价格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早在2020年,中国电信就将全国产化服务器单独列入招标目录,并在当年的服务器集采项目中采购近20%的国产化服务器。随后在2021年的集采中,中国电信将国产化比例提到 26.7%。在2023年的AI服务器集采中,国产化的比例接近50%。
图片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对国产化集采的比例也在逐渐加大。早在2020年,中国联通就在大规模集采中点名对鲲鹏920、海光系列7165、7185等国产CPU型号进行补充测试。2020年4月,中国移动13.8万台PC服务器集采中,国产CPU占比达21%。在中国移动2021—2022年PC服务器集采中,国产CPU服务器占比达43.5%。
服务器集采国产化比例的逐渐加大,也意味着运营商对国产服务器性能和稳定性的认可。大模型热潮催生了算力需求,亦推动国产算力采购,国产算力将迎来广阔的市场需求。

云电脑采购渐热: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


随着5G网络深度赋能、AI融合广泛应用,今年云电脑发展进入规模发展元年。云电脑带给运营商算力应用的新入口,以及新型消费的增长,云电脑逐渐成为运营商终端领域发展重点,云电脑也成为终端厂商市场角逐的焦点。
据《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统计,半年来,进行云电脑采购的隶属于中国移动的专业公司有:繁星智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即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此外还包括各地市子公司,以及中国联通在线公司、中国电信终端公司等。所采购云电脑种类包括云笔电、自研一体机、云电脑配套服务、自有品牌5G云Pad、联合品牌5G云Pad等多种形态产品。中国移动云电脑采购估算近40亿元。
图片
云电脑终端供应商厂商众多,近半年一系列云电脑采购的供应商企业包括中兴终端有限公司、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冠捷电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艾德蒙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麒麟软件有限公司等多家云电脑领域厂商。
其中,中兴通讯、升腾等厂商表现活跃。中兴通讯作为云电脑产业早期入局者和云电脑创新领先者,中标中国移动联合品牌11寸5G云Pad新产品、电脑终端AAS01等深度定制产品、自有品牌AI云Pad新产品制造服务、自有品牌5G云Pad新产品等5个项目,多项独家中标。此外,升腾中标3个项目,2项独家中标。据IDC发布的《2024中国云终端市场跟踪报告》显示,中兴通讯获中国桌面云终端市场第一。云终端市场出货量前五为中兴通讯、升腾、深信服、锐捷和联想,合计市场份额接近59%。
伴随着云电脑产业运营商参与度渐高,云电脑产品形态日益丰富。在2025MWC上海展期间,中国联通携手GSMA及产业链合作伙伴启动AI+5G+eSIM产业合作行动,预示着云终端即将迎来eSIM入局的增量发展。展会期间,中国联通与中兴通讯、联想发布了eSIM最新产品。中国联通云智AI Pad-VN300E,搭载了云智电脑、云智手机等应用,以及一键唤醒AI,一键唤起云智电脑等能力。
相信随着云电脑形态的多元化发展,运营商云电脑采购仍将保持增量态势。

采写:崔亮亮

图表:张曙念

编辑:亮亮

指导:辛文

本文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quote/120.html     企库往 https://sicmodule.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