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小熊猫panda,(https://xueqiu.com/6247504423/316202827)
2024年12月10日
本纪要来自于网络,若纪要所属机构认为不便传播,请后台留言删除纪要!如若造成不便,请多包涵!
全文摘要
激光雷达行业正经历快速发展,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推动其在汽车、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国产化供应链的崛起,增强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但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构成显示,随着技术进步,激光雷达的制造成本显著下降,促进了其普及。不同技术路线在性能与成本上存在差异,未来趋势聚焦于高精度、低成本产品。国内外供应商格局变化,预示着出货量和价格将继续调整,行业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需持续创新以应对竞争,特别是在提升技术性能和降低成本方面。
章节速览
● 00:00 激光雷达成本及国产替代进展交流会
在激光雷达行业交流会上,赵荣讨论了头部企业的成本控制、国产替代进展,以及未来项目展望。激光雷达成本在过去几年有显著下降,部分原因在于设计端的升级、系统架构的优化、产业规模化以及电子物料的更新。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成本的大幅降低,使激光雷达从高端走向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国产化供应链的导入也进一步促进了成本的下降,为激光雷达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 02:28 激光雷达成本结构解析
文中讨论了激光雷达成本结构,将技术路线分为转型技术和MAX技术路线。MAX技术路线中,发射模块占成本约35%,扫描模块占18%,其余部分包括PCB、电源、电子物料、接口等合计占24%,结构和外观部件各占约4%和3%。与之相比,转型技术路线的电子物料成本占比更高,尤其在于高精度的收发器件,但通过自主设计和集成,成本显著下降。此外,提到不同技术路线在成本分配上的细微差别,但总体趋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设计优化实现成本控制。
● 05:49 千元级别激光雷达技术路径与成本控制策略
多家公司正在探索激光雷达技术路径,以实现千元级别产品的成本控制和价格下降。通过自主研发芯片、减少物料种类、优化设计和规模化生产等方式,这些公司能够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例如,某些技术改进使得光学部件、机电系统以及电子元件的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其中,镜头和光学部件的成本占比显著下降,而其他核心组件的成本也进行了优化。这些措施的共同结果是使得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接近千元级别,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了竞争力。
● 08:43 固态雷达成本与市场前景分析
在雷达和固态雷达市场的价格和性能分析中,提及了传统雷达的价格区间和性能要求,以及固态雷达的成本构成、市场应用和未来发展。讨论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固态雷达在保持或接近传统雷达性能的同时,其成本和售价有下降趋势,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成本分析显示,芯片,尤其是核
心的发射接收部分,是固态雷达成本的主要构成,占较大比例。未来,固态雷达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文八股调研,,,
文八股调研
小程序
● 11:51 2023年速腾及和泰速腾销量展望与客户拆分分析
预计2023年禾赛速腾和和泰速腾销量将有显著增长,两者合计交付量将超过100万颗。客户结构预计会发生变化,但具体销量数字和客户细分细节未在对话中明确。库存情况对销量和客户拆分有潜在影响,需关注未来市场动态以作更精确预测。
● 12:09 和集客公司激光雷达应用情况及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明年,比亚迪和集客公司预计在激光雷达应用方面将实现显著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新款车型的推出和激光雷达的新增搭载。比亚迪的王朝海洋系列、唐越野版、汉大汉、海思07EV等新车型计划搭载激光雷达,同时,集客公司也计划在其车型上新增激光雷达配置,预计整体激光雷达需求将增长至至少25万至30万台。
● 15:10 2025年汽车产品规划与技术升级
讨论了领克和未来汽车产品规划,包括领克Z10改款、7叉与007车型的改款量产时间,以及可能引入千元级别激光雷达的技术升级。此外,提到了和的新车型及技术发展。
● 16:35 多汽车品牌贷款需求增长
讨论涉及多个汽车制造商,包括、和,反映出这些品牌在贷款方面的需求正在增长。具体提及了奇奇克比亚迪、上汽的LS6L6以及S4车型,还有广汽,表明这些品牌在资金贷款方面有显著的需求。
● 16:41 将推出新品牌与车型
广汽集团目前拥有三个品牌,并计划新增更多品牌。其下传祺品牌将推出一款对标、长城和的车型,预计于明年上市,年销量目标达四十多万台,配置率约20%。此外,还有未公布的新型号,将搭载最新雷达系统。同时,另一品牌安安今年新推出了RT和霸王龙车型,还将推出新SUV,采用高级雷达系统。苏州地区,丰田、本田、日产等投资客户存在。
● 18:10 20年苏州汽车出口与机器人业务展望
20年苏州地区汽车出口表现显著,丰田、本田、日产等品牌的新车型贡献重要销售,特别是丰田与一汽丰田的车型。本田方面,中等表现下有一款新车型。日产则有两款新车,包括一款SUV和一款EREV,适合26年市场。阿达斯预计今年出口量近50万,明年的出口量至少增长到80万以上,包括机器人业务的新增量,面向的客户群体广泛,包括、低空经济和低速电动车等领域。
● 19:40 预测明年机器人及激光雷达出口量增长
讨论了机器人和激光雷达行业的出口量预期,预计明年机器人出口量将达到18万,部分企业依靠商家客户,如超预期销售带来大量订单。同时,提及了、速腾、等企业在激光雷达市场的表现及预期,其中部分企业计划推出新车型以增加销量,长城和长安被看好将成为主要增长点。另外,还涉及全球客户的订单情况,暗示未来几年出口量将持续增长。
● 22:14 与腾技术在和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分析
讨论了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在领域的拓展,包括车载雷达技术的应用及其成本优化策略。同时,提及腾技术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多元化产品线,特别是针对低速无人配送车的解决方案,展示了两者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上的努力。
● 24:02 网络与电话投资者提问环节指导
提示网络端投资者通过举手连麦或文字区提问,电话端投资者按星号键后数字1提问,强调提问环节正常进行并邀请提问。
● 25:17 未来包和赛跟速腾产品格局及客户格局变化分析
讨论了包和赛、速腾等品牌在产品和客户格局上的未来趋势。当前,这些品牌可能吸引的客户群体相似,但未来趋势显示,佛山地区其他厂商可能触动了一些客户,导致速腾失去部分客户。例如,领跑最初选择速腾,后来转向包和赛;也有类似情况。同时,日系客户的全部被包和赛获得。整体上看,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各品牌在争夺客户方面动作频繁,而海外市场中,日系客户成为争夺焦点。
● 26:45 欧美系汽车配件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欧美系汽车配件市场中,荷赛和速腾等品牌在大众奥迪等订单上有所收获,但法莱奥在奥迪、奔驰等高端品牌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显示出其在欧美市场的领先地位。苏州及其他北美客户也参与了市场竞争,显示出该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 27:33 分析未来汽车市场和产品技术趋势
讨论了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在于客户数量、出货量、产品性价比以及技术路线等方面。提及未来自驾车型数量将增加,下探市场,同时考虑降低成本。华为的数字点播方案被认为是行业主流技术,预计会逐步成为市场的标准。讨论还涉及平台环境、投资法以及产品竞争,强调最终比拼的是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 29:52 不同客户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偏好及竞争策略分析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对技术路线的偏好多样化,主要关注质量与性价比。技术上,某些路线可能不如其他路线先进,但这并不影响竞争格局,因为价格战和内部竞争策略也是影响客户选择的重要因素。、等企业通过提高产品和技术实力来吸引客户,同时也面临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这种竞争环境促使企业不断优化产品,调整价格策略以维持竞争力。
● 31:38 未来技术路线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讨论了核算和速腾两款产品的质量及技术路线差异,指出核算在成本上有优势,但可能在产品一致性及测试能力上不如速腾。分析了技术路线选择对产品未来表现的影响,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链趋同,各品牌可能会采用更加合适、性价比高的技术方案,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 33:57 芯片国产化进程及供应链建设讨论
讨论了国内外芯片的使用情况,特别是IC、电源管理芯片、存储芯片、接口芯片等,指出目前大部分高端芯片仍依赖进口,但国产化率正在逐渐提升,尤其在车规级芯片方面。讨论还涵盖了国产芯片在性能和认证方面的进展,以及未来国产芯片的市场潜力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 41:30 预测激光雷达市场趋势及成本优化策略
专家分析预测,明年激光雷达价格可能下降,主流产品如AT128和M3的市场需求增加,尤其是在性能与成本优化方面。下游客户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但同时对性能有更高要求。预测指出,低成本解决方案(如MX)将取代部分高成本产品(如ATR8),而高端市场则更偏好高性能产品。此外,专家还讨论了不同市场对激光雷达性能和成本的偏好差异,以及车厂对于激光雷达毛利率的期望和压价策略。
● 47:44 激光雷达国产化率及发展趋势探讨
讨论了激光雷达领域国产化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特别关注了华为速腾和等公司的扩展情况。同时,探讨了ABS产品毛利率差异的原因,涉及业务占比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控制、平台化开发等。
● 53:38 200美金激光雷达赛道未来竞争态势分析
讨论了激光雷达领域,特别是200美金价位产品的发展趋势,提及了华为、途达通、普拉多等品牌在激光雷达技术及成本控制方面的动态。强调了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是该领域的主要,各厂商包括华为在内,都计划通过技术革新来实现这一目标,但实际推出市场的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
● 56:36 激光雷达毛利水平及竞争状况分析
整车厂对激光雷达的毛利率水平不会单纯因价格下降而降低,竞争虽激烈,但企业可通过优化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毛利率的稳定或提升。各厂家通过差异化优势,如算法优化、成本控制及国产化供应商的利用,增强市场竞争力。
● 59:10 预测未来三年激光雷达出货量及增长率
专家预测,明年国内激光雷达出货量可能翻倍至250万克,后年维持至少80%以上年增长率,激光雷达配置率未来三年将显著提升,从当前的20%增长至70%以上。
问答回顾
发言人 问:激光雷达行业整体投资情况如何?
发言人 答:激光雷达行业近期投资表现强劲,从试驾行情到机器人相关概念的行情都有所体现。同时,也邀请了投诉专家参与交流。
发言人 问:头部企业激光雷达的成本结构是怎样的?
未知发言人 答:头部激光雷达公司成本大幅下降,以极光雷达为例,其成本从二三年时的三千四五元左右一台降至目前千元级别,甚至更低。成本下降主要源于设计端的巨大升级、系统架构优化、产业规模化以及国产化供应链导入。具体来看,头部企业的激光雷达成本结构中,发射模块占比约35%,扫描模块占比18%,PCBA和电源版等其他部件占24%,接口和其他辅料占12%,结构材料占4%,视窗材料占4%,剩余3%为一些螺钉、胶水等其他辅料。
发言人 问:不同技术路线的激光雷达成本分布有何差异?
发言人、发言人 答:对于max技术路线的激光雷达,成本中发射模块占比最大,约为35%,其次是扫描模块占18%。而对于转性技术路线的激光雷达,其成本特点表现为硬件电子部件成本较高,尤其是收发器件,这部分成本可能占到整机成本的百分之二三十左右。但转性技术路线通过自研芯片、减少单点故障以及优化设计,使得成本大幅降低,价格占比相较于max技术路线有所减少。
发言人 问:激光雷达价格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发言人 答:激光雷达价格大幅下降的原因包括:1) 在设计端进行了重大升级,优化了系统架构;2) 产业规模化带来了成本降低;3) 通过重新选型及降本,成本降幅可达40%-60%;4) 国产化供应链的导入有效降低了芯片等关键部件的成本;5) 对于固态雷达而言,芯片尤其是发射接收组件占据了较大成本比例,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至80到100美金,售价也可能降至千元级别。
发言人 问:对于泰速腾明年的销量展望和客户拆分能否做出预测?
发言人 答:明年预计泰速腾销量将超过100万颗,其中是主要增量来源,预计会有约30万台的供应量。此外,集客(可能是“”之意)也将贡献至少25万台以上的增量,包括新款车型的雷达装配。同时,领克、、等品牌的新车型以及部分国际品牌如丰田、本田、日产等也会带来新的订单。
发言人 问:今年泰速腾销量实现五倍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发言人 答:今年泰速腾销量的五倍增长主要受到来自和一些大客户的订单驱动,尤其是二三年间与问界的合作贡献了大量订单。而在2025年之后,华为和MG的部分车型需求减少,但比亚迪的新车型如王朝海洋系列的汉、唐越野版以及T9等将搭载激光雷达,成为新的增量来源。同时,领克、以及等品牌的多款车型也会逐步采用激光雷达技术,进一步推动销量增长。
发言人 问:泰速腾在机器人领域明年的增量预计会来自哪些方面?
发言人、发言人 答:在机器人领域,泰速腾明年增量预计将来自多个场景,包括、低速无人配送车、无人叉车、户外环卫车等领域的激光雷达需求。其中,E一产品线和RR平台的激光雷达产品均会有所贡献,并且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性能,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对激光雷达产品的需求。
发言人、发言人 问:如何通过网络和电话参与提问环节?
发言人 答:网络端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点击举手连麦功能等候提问,或在文字交流区提交问题;电话端投资者则需按星号键再按数字1进行一键提问。
发言人 问:目前包、赛和速腾在客户格局上的竞争态势如何?
发言人 答:目前,包、赛与速腾在客户格局上的竞争较为接近,但未来趋势显示,由于佛山地区有部分客户流失到速城,以及日系和欧美系客户的不同分布,未来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有所变动。尤其是核酸这边可能会逐渐改善,并有可能超过竞争对手。
发言人 问:未来包、赛和速腾在客户方面的竞争焦点是什么?
发言人 答:未来,速腾将面临、等大客户的出货量竞争,尤其是比亚迪未来自驾车型数量将增加,并可能下探到低成本市场。而两家公司还需关注产品质量与性价比,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客户如、等可能导入的产品竞争。
发言人 问:国内外技术路线差异对产品格局有何影响?
发言人、发言人 答:技术路线的不同,如华为采用的数字点播方案(如S11方案),被认为是未来主流,这会导致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竞争加剧。同时,两家公司还需应对平台投资法等带来的挑战,以及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升级的趋势。
发言人 问:国内供应链建设状况及国产化进展如何?
发言人 答:目前,海外在IC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例如电源管理芯片、存储芯片等多为主机厂商。然而,国内供应链已经开始逐渐实现国产化,如高云、安陆度等企业可以提供部分车规级芯片,尽管进展相比海外市场稍慢,但在性能参数上基本能满足研发需求,但在认证和市场应用方面仍需进一步突破。
发言人 问:在车载电子设备中,核心器件的供应商有哪些?
发言人 答:在车载电子设备的核心器件领域,主要包括电容、电感和电子元件,这些通常由海外客户供应,价格相对较低。然而,在发射接收器件方面,尤其是激光雷达领域,以前多采用APD,而现在索尼、华为等公司的产品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产化。此外,诸如和马威尔等国外厂商以及一些国产技术平台也开始涉足并提供相关芯片解决方案。
发言人 问:国内在哪些车载芯片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发言人 答:国内在车载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在特定参数的芯片上,已有国内企业如深圳富士科技、美伶光子新世界、南京新世界、时光科技等公司开始对标国际大厂,并且部分产品已经具备出货能力,甚至能够供应给像及其投资的联达公司等合作伙伴。同时,在激光器和部分核心传感器方面,国内也有企业如深圳玻璃光电在医药领域实现了国产替代,打破了北欧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
发言人 问:国内芯片供应商对车载雷达市场的国产化率有何影响及预期?
发言人 答:国内芯片供应商正在积极布局并提升车载雷达及相关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目前部分产品已经能够与国际品牌竞争,并在成本上有明显优势。预计在未来2到3年内,国产化率有望达到90%以上,特别是在车规级产品方面,尽管当前仍以消费级和公开市场为主,但随着技术和质量的不断提升,预计到2026年,大部分车型将逐渐转向使用国产化的高性能或低成本雷达芯片。同时,不同客户群体对于雷达性能和价格的需求各异,高端市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高性能且价格较高的产品,而日韩等海外市场则更偏好低成本解决方案。
发言人 问:激光雷达国产化率现状及未来趋势如何?
发言人、发言人 答:目前,在激光雷达中使用的陶瓷基板等关键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供应,例如速腾和合贷都已经完成了国产替换。速腾已全面采用国产供应商,而合贷也基本实现国产投资。关于未来国产化率的趋势,预计会持续增长,但具体进展还需关注各厂商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情况。
发言人、发言人 问:ABS产品上两家毛利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发言人、发言人 答:除了业务占比的因素外,两家ABS产品的毛利率差异主要体现在支出、物料成本及降本速度等方面。速腾的售价较低,整体规模经济效益较好,在Q3毛利有较大改善;速腾在SOC资源方面的降本节点相对较晚,成本下降速度不如核销。而河山在降本方面更快,平台化开发做得更好,芯片资源导入更早,因此毛利也更为可观。此外,双方在制造成本、智能工厂建设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对毛利率产生影响。
发言人 问:200美金新赛道上的硬件厂商(如HW和途达通)是否会进入?
发言人 答:华为等公司已经开始布局200美金新赛道,通过研发高限速、高规格激光雷达,并在现有150美金光纤激光器雷达的基础上进行降本优化。虽然目前没有专门针对200美金限制的产品,但华为会持续推动成本下降,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厂商加入这一赛道。不过,由于下游客户对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以及华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整体方案而非单个硬件组件,故对于200美金产品的关注度可能不如其他公司强烈。
未知发言人 问:整车厂给激光雷达的毛利水平是否会随着价格下降而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