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原因,再加上野猪会偷吃人类的农作物,人为猎杀野猪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导致野猪的数量,在上个世纪中后期的时候急剧减少,甚至在一些地方,都已经变得极为罕见了。因为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野猪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存在,所以,2000年,野猪正式成为国家保护动物,自那之后,不允许私自猎杀野猪了,野猪的种群数量也得到了恢复,如今20余年过去了,在一些地方,野猪甚至因为数量太多,已经泛滥成灾了。
野猪在多地泛滥成灾,对人类有哪些影响?从公开的资料来看,目前野猪数量泛滥的省份,主要为四川、云南、广东、河北、甘肃、陕西、安徽、湖南等地,在这些地方,人类和野猪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因为野猪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所以,在野猪泛滥的地方,野猪就会为了觅食跑进人类的村子里,去偷吃人类的农作物,甚至在一些地方,野猪还会跑进城,闯入人类的居民区。比方说前段时间,在沈阳大东区的一个小区内,就闯入了一只400多斤的大野猪,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此外,野猪不仅会偷吃农作物,因为它们攻击性很强,因此在遇到人类和其它家禽、家畜的时候,也会导致伤人或者是咬伤、咬死家禽、家畜的情况。比方说在今年8月初的时候,四川渠县的一个村子里,就有一只野猪闯入了村民家的猪圈,咬伤了5只家猪,还破坏了村里的不少玉米地。而且在近年来,在很多地方,也都发生过野猪咬伤、咬死人的恶性事件,这也让野猪泛滥地方的居民,对野猪是非常痛恨的,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恐惧感,担心野猪会突然出现,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破坏。
毕竟野猪如今是国家保护动物,对它们进行私自的猎杀是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处以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且会处罚金。因此,很多人会眼看着野猪毁掉自己的庄稼,也不敢去伤害野猪,这就导致野猪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在人类生活区变得越来越为所欲为。
那么,野猪泛滥的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了吗?答案当然不是,虽然野猪是国家保护动物,但是在野猪泛滥之后,人类和野猪矛盾不断激化的今天,也是要从保护人类的角度出发的,因此,今年5月份开始,我国也将14个野猪泛滥情况严重的省份,列为全国野猪危害综合试点省区,在这些地方,是可以对野猪进行科学猎杀活动的,以此来控制野猪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不过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些试点猎杀野猪的省份里,事实上数月来在野猪数量控制方面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的,原因是因为猎杀活动是需要专业部门来进行负责,但是基层的林业部门却很难办理枪支的相关手续,这就导致猎杀活动很难快速推进。
此外,科学猎杀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对其它动物和当地居民造成的危害,所以,是不允许去设置陷阱、用毒、用电等手段的,只能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猎杀队伍去捕猎野猪,但是由于野猪已经成为保护动物20多年了,很多经验丰富的猎人都已经老去了,自然,组建专业猎杀队伍的过程中,也并不容易。当然,尽管目前来看收效甚微,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要摸清了其中的套路,还是可以从根源上去科学控制野猪数量的,可以预防它们的进一步泛滥。
那么,猎杀后的野猪肉,可以流入市场售卖吗?在野猪没有成为保护动物之前,事实上很多地方的人,都会去吃野猪肉,如今对野猪进行科学猎杀之后,也让很多人觉得,可能以后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野猪肉了。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虽然野猪泛滥的情况下,可以对它们进行科学猎杀,但是杀死后的野猪,却并不会流入市场,因为作为野生动物,野猪的身上会携带着大量的病菌,它们的危害性是极大的,人吃了之后,是很容易感染细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