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使用  page  音视频  选择  搜索引擎  百度  企业  可以  个数  父亲 

苹果入局前夜,折叠屏手机进入全球决战时刻!荣耀8.8mm能否刀尖突围?

   日期:2025-07-18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mob.kub2b.com/news/251.html
核心提示:在智能手机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的当下,折叠屏技术如同一道曙光,为整个产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亿万级市场

在智能手机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的当下,折叠屏技术如同一道曙光,为整个产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亿万级市场"却在现实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仅为9%,行业甚至面临着年度下滑的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荣耀折叠屏手机的发展历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见证了中国企业在高端技术领域的突破,更成为了整个行业在困境中寻求突围的典型样本。


从2021年Magic V的横空出世,到2025年Magic V5以"地表最强折叠屏"的姿态惊艳亮相,荣耀用四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这条路上既有技术突破的喜悦,也有市场竞争的残酷;既有华为73%市场份额的强势压制,也有苹果2026年入局的巨大威胁。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荣耀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困境中谋发展,其经验与教训对整个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01

荣耀折叠屏的创世纪元

(2021-2022年)


2021年,当荣耀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Magic V时,整个行业还处在技术探索的初期阶段。彼时的折叠屏市场虽然充满想象,但产品形态尚不成熟,用户接受度有限,大多数厂商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荣耀Magic V的出现,以其"一部到位"的产品理念,试图打破折叠屏手机"尝鲜产品"的固有印象,将其定位为真正的主力机型。


图片


这一战略定位的背后,体现了荣耀对折叠屏市场的深刻理解。与其他厂商将折叠屏视为高端市场的补充产品不同,荣耀从一开始就将其视为未来智能手机的主流形态。Magic V在形态设计、性能配置和交互体验方面的全面突破,为后续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荣耀发布了Magic Vs,这款产品在轻薄化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展开态厚度控制在5.5mm以内。这一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荣耀在折叠屏核心技术方面的实力。在一个技术门槛极高的领域,荣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02

毫米时代的技术引领

(2023年)


2023年,荣耀开启了折叠屏产品的"三连击",接连发布了Magic V2、V Purse、Magic Vs2三款产品。这一年被业界称为荣耀折叠屏的"毫米时代",因为Magic V2以4.7mm的展开态厚度和9.9mm的折叠态厚度,将整个行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境界。


图片


Magic V2的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采用自研鲁班钛金铰链等技术,这款产品不仅在轻薄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在保持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折叠屏手机完全可以做到与直板旗舰机相媲美的轻薄体验。231g的重量控制,更是让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几乎感受不到折叠屏手机的"负担"。


V Purse的推出则展现了荣耀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另一种思路。这款独创"钱包折叠屏"设计的产品,不仅在形态上实现了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为折叠屏手机注入了时尚基因,拓展了产品的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8.6mm的闭合态厚度再次刷新了行业纪录,证明了荣耀在轻薄化技术方面的持续领先。


03

市场地位的重新确立

(2024年)


2024年对于荣耀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通过Magic V3和Magic Flip等产品的成功,荣耀不仅在中国市场稳固了地位,更在全球市场取得了突破,真正确立了其在折叠屏手机领域的重要地位。


图片


根据市场数据显示,荣耀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全球折叠屏市场份额达到了14.3%,位列第三。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大折叠屏细分市场,荣耀Magic V3凭借出色的产品力斩获了21%的市场份额,表现超出市场预期。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证明了荣耀产品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荣耀在与华为、三星等巨头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在欧洲市场,荣耀的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横折叠屏手机在欧洲市场销量翻了一倍,其中70%的销量增长来自荣耀,荣耀成功登上欧洲横折叠屏手机市场榜首。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荣耀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中国品牌在高端技术产品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04

Magic V5的巅峰突破

(2025年)


进入2025年,荣耀以Magic V5的发布再次震撼了整个行业。7月2日,这款被誉为"地表最强折叠屏"的产品正式亮相,以"比想象更强大"的核心理念,全面刷新了折叠屏手机的技术标准。


图片


Magic V5的技术突破可以用"八大世界纪录"来概括:8.8mm的全球最薄厚度、217g的全球最轻重量、6100mAh的25%高硅电池、微米级的铰链精度控制等。这些技术突破不仅仅是数字上的领先,更代表了荣耀在折叠屏核心技术方面的全面突破。特别是在轻薄化技术方面,Magic V5再次证明了荣耀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图片

在AI智能体验方面,Magic V5实现了"八大满血体验"和"八大一语AI"功能,将DeepSeek R1与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融合,支持一语PPT、一语编程、一语搜索等8大AI功能。作为最早推出智能体手机且最早接入DeepSeek的厂商,荣耀在AI技术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更为重要的是,Magic V5实现了行业首个全品牌互联互通,无论是安卓、苹果、Windows还是HarmonyOS,都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和协作。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它为折叠屏手机在生产力工具方面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售价8999元起的定价策略,配合业内唯一免费"内屏宝"的服务承诺,展现了荣耀对产品品质的信心,也体现了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决心。


05

竞争格局中的博弈与突围


在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中,荣耀面临着来自多个维度的挑战。华为的强势地位、三星的技术积淀、苹果的潜在威胁,以及整个市场增长放缓的大环境,都对荣耀的发展构成了严峻考验。


图片
图片

来源:知乎博主皮卡叔


华为的绝对优势与荣耀的差异化突围


华为在折叠屏市场的统治地位几乎是压倒性的。2025年73%的市场份额,意味着华为在这个细分领域已经形成了近乎垄断的地位。华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研双旋水滴铰链技术带来的硬件优势,二是鸿蒙系统和鸿蒙生态带来的软件优势。


图片

面对华为的强势地位,荣耀选择了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在技术路径上,荣耀专注于轻薄化技术的突破,通过不断刷新厚度和重量纪录,在细分领域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在产品策略上,荣耀通过丰富的产品线布局,试图在不同细分市场找到突破口。


然而,这种差异化竞争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华为在产品形态方面的创新能力同样强劲,全球唯一的三折屏手机Mate XT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荣耀必须在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深度上保持领先,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星的技术积淀与市场策略


作为全球折叠屏技术的先驱者,三星在这个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丰富的产品经验。2024年第四季度,三星在全球折叠屏市场的份额为26.7%,在大折叠屏细分市场的份额为24.4%,仍然是荣耀的重要竞争对手。

图片


三星的优势在于其完整的产业链控制能力,从屏幕到芯片,三星都拥有自主的技术和产能。这种垂直整合的优势,使得三星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对于荣耀而言,与三星的竞争更多体现在全球市场的争夺上。在欧洲市场荣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从三星手中抢夺的市场份额。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从侧面反映了折叠屏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


苹果的潜在威胁与行业变革


虽然苹果尚未正式进入折叠屏市场,但其潜在的威胁却是整个行业都无法忽视的。根据最新消息,苹果的折叠屏iPhone已于2025年6月正式进入P1开发流程,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发布。


苹果入局折叠屏市场的意义,远不止是增加一个竞争对手那么简单。正如经济观察网的分析所指出的,"当苹果这位'重量级玩家'在2026年真正入场时,牌局的规则、价值的分配,乃至整个品类的最终形态,都可能被重新定义。"


对于荣耀而言,苹果的入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苹果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生态整合能力,可能会重新定义用户对折叠屏手机的期待和标准。机遇在于,苹果的入局将进一步推动折叠屏市场的普及和发展,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行业洗牌与生存法则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折叠屏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牌。根据市场数据显示,头部四家厂商(华为、三星、荣耀、vivo)在大折叠屏市场共占93%的份额,其他厂商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为严峻的是,已经有国产厂商因为"高投入低回报"而计划退出大折叠屏市场。


这种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一方面反映了折叠屏技术门槛的高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对于荣耀而言,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并提升市场地位,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06

技术创新驱动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荣耀折叠屏手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其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根本所在。从铰链技术到屏幕工艺,从电池技术到AI应用,荣耀在每一个关键技术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


铰链技术:从跟随到引领的技术演进


铰链技术是折叠屏手机的核心技术,也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荣耀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演进,经历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完整过程。


早期的荣耀折叠屏产品,在铰链技术方面主要是跟随行业标准,通过优化设计和工艺来提升产品性能。随着技术积累的不断深化,荣耀开始在铰链技术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自研鲁班钛金铰链的推出,标志着荣耀在这一领域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


图片


Magic V5搭载的最新铰链技术,实现了微米级的精度控制。通过荣耀鲁班大模型的500个特征点分析和12.5万次并行计算,铰链精度从此前的0.04mm提升到了0.003mm,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它为用户带来了更加精致和流畅的使用体验。


第二代盾构钢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铰链的强度和耐久性。盾构钢最初用于隧道掘进机的刀盘,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磨性。将这种材料应用到折叠屏手机铰链中,不仅能够提升铰链的耐久性,还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重量,这种跨领域的技术应用,体现了荣耀在材料科学方面的深厚积累。


电池技术:突破能量密度的技术瓶颈


电池技术是折叠屏手机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挑战。由于折叠屏手机的特殊结构,电池的设计和布局都面临着更大的技术难度。荣耀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突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荣耀Magic V3搭载的第三代青海湖电池,通过硅含量突破10%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能量密度的显著提升。硅材料的理论容量是石墨的10倍以上,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也更大,这对电池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荣耀通过自主研发的电池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图片


Magic V5搭载的行业首款量产25%高硅电池技术,将这一技术优势进一步放大。6100mAh的电池容量配合901Wh/L的能量密度和0.18mm的单叠片厚度,不仅解决了折叠屏手机的续航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为折叠屏手机的轻薄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这种在电池技术方面的持续创新,不仅提升了荣耀产品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它为整个折叠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示范。在一个技术门槛极高的领域,荣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AI技术:智能化体验的全面升级


AI技术的应用,是荣耀折叠屏手机的另一个重要技术亮点。作为最早推出智能体手机且最早接入DeepSeek的厂商,荣耀在AI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Magic V5将DeepSeek R1与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融合,实现了"八大一语AI"功能的全面突破。从一语PPT到一语编程,从一语搜索到一语传送,这些AI功能的实现,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为折叠屏手机在生产力工具方面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七大AI生态"的构建,进一步扩展了AI技术的应用场景。智慧办公、智慧生活、智慧出行、智慧陪伴、智慧车联、智慧家居、智慧服务等全方位的AI应用,让折叠屏手机真正成为了用户生活和工作的智能助手。


这种在AI技术方面的全面布局,不仅体现了荣耀的技术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为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硬件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软件和AI技术的创新将成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07

消费者认知的转变与接受


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消费者认知转变和市场接受度提升的过程。荣耀在这一过程中的经历,既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轨迹,也展现了中国品牌在高端市场突围的艰难历程。


市场现状:增长放缓与结构分化


当前的折叠屏市场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体验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市场增长却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迹象。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仅为9%,远低于此前的高速增长水平。


更为严峻的是,2025年全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可能将首次出现年度下滑。这一趋势的出现,既有技术成熟度的因素,也有消费者接受度的问题。正如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路淑萱所指出的,"尽管技术在进步,但折痕明显、价格较高、规格未能与传统旗舰机型全面看齐等问题,依旧影响着主流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的购买意愿。"


在地区分布方面,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折叠屏市场73%的份额,其中中国市场更是支撑了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北美和欧洲市场的表现则相对疲软,北美市场甚至出现了30.9%的大幅下滑。


这种地区分化的背后,反映了不同市场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认知和接受度的差异。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对折叠屏手机的创新价值认知也更为积极。而在欧美市场,消费者则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成熟度,对折叠屏手机的态度相对谨慎。


消费者痛点:技术与体验的双重挑战


折叠屏手机在消费者接受度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痛点上。首先是折痕问题,虽然各厂商都在努力减少折痕的可见度,但完全消除折痕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其次是价格问题,折叠屏手机的售价普遍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场普及。


第三是可靠性问题,折叠屏手机的复杂结构使其在可靠性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虽然各厂商都在努力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但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的耐用性仍然存在疑虑。第四是应用适配问题,虽然系统层面的适配已经相对成熟,但第三方应用的适配仍然存在不足。


荣耀在解决这些痛点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折痕控制方面,通过不断优化铰链技术和屏幕工艺,荣耀产品的折痕控制水平已经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价格方面,荣耀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在可靠性方面,荣耀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标准,确保产品的可靠性。Magic V5提供的免费"内屏宝"服务,更是体现了荣耀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在应用适配方面,荣耀通过与开发者的深度合作,不断优化应用的适配效果。


用户群体:从尝鲜到实用的转变


折叠屏手机的用户群体正在经历一个从尝鲜到实用的转变过程。早期的折叠屏用户主要是对新技术感兴趣的尝鲜用户,他们对产品的技术创新价值认知较高,对产品的不足也相对宽容。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品体验的持续提升,折叠屏手机开始吸引更多的实用型用户。这些用户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对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实用性要求更高。商旅用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对折叠屏手机的大屏幕和多任务处理能力有着明确的需求。


然而,正如行业分析所指出的,"除了商旅用户保持刚需以外,其他用户大多在尝鲜以后逐渐放弃。"这一现象反映了折叠屏手机在用户价值创造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如何让更多的用户从尝鲜转向长期使用,是整个行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荣耀在这方面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产品体验的全面提升上。通过技术创新和设计优化,荣耀努力让折叠屏手机在日常使用中更加便利和实用。Magic V5的全品牌互联互通功能,就是这种努力的典型体现,它让折叠屏手机真正成为了用户工作和生活的生产力工具。


08

折叠屏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折叠屏手机行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期。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市场增长的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对于荣耀而言,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将直接决定其在未来竞争中的地位。


苹果入局: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苹果预计在2026年推出折叠屏iPhone,这无疑是整个行业最重要的变量。苹果的入局不仅仅意味着增加一个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重新定义整个折叠屏市场的游戏规则。


从历史经验来看,苹果在新产品类别上的每一次入局,都会带来行业的深刻变革。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iPad开创了平板电脑市场,Apple Watch推动了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对于折叠屏手机而言,苹果的入局同样可能带来类似的变革效应。


苹果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和用户体验设计能力。通过iOS系统的深度优化,苹果有可能解决当前折叠屏手机在应用适配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痛点。同时,苹果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也将为折叠屏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对于荣耀而言,苹果的入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苹果可能会重新定义用户对折叠屏手机的期待,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门槛。机遇在于,苹果的入局将进一步推动折叠屏市场的普及,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荣耀需要在苹果入局之前,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荣耀需要在轻薄化、AI应用、生态整合等关键领域建立更强的竞争壁垒。


技术演进:从硬件突破到软件创新


当前的折叠屏技术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硬件技术方面,虽然仍有提升空间,但基本的技术框架已经相对成熟。未来的技术创新重点,将更多地转向软件和应用层面的创新。


在硬件技术方面,轻薄化仍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荣耀Magic V5的8.8mm厚度虽然已经创造了新的纪录,但距离用户的理想期待仍有差距。未来的技术发展,需要在材料科学、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


在软件技术方面,AI应用将成为重要的创新方向。荣耀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领先优势,但如何进一步深化AI技术的应用,让AI真正成为用户的智能助手,仍然需要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创新。


生态整合是另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荣耀Magic V5实现的全品牌互联互通,为这一方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示范。未来的折叠屏手机,需要在跨设备、跨平台的协同工作方面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


市场机遇:细分市场的深度挖掘


虽然整体市场增长放缓,但折叠屏市场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主要体现在细分市场的深度挖掘和新应用场景的开发上。


在细分市场方面,商务用户、创意工作者、游戏用户等特定群体对折叠屏手机有着明确的需求。荣耀需要针对这些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开发更加专业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应用场景方面,随着5G、AI、IoT等技术的发展,折叠屏手机在移动办公、内容创作、娱乐消费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将进一步凸显。荣耀需要在这些新兴应用场景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


地区市场的拓展也是重要的机遇。虽然当前的折叠屏市场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欧美等发达市场的潜力也将逐步释放。荣耀在欧洲市场的成功,为其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基础。


挑战应对: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面对未来的挑战,荣耀需要在多个方面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首先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在一个技术快速迭代的行业,只有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是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加强。折叠屏手机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产业链复杂,只有具备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才能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优势。


第三是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在高端市场,品牌价值和用户认知同样重要。荣耀需要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精准的市场营销,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四是生态建设能力的完善。未来的竞争将不仅仅是产品之间的竞争,更是生态之间的竞争。荣耀需要在软件、服务、内容等多个方面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


09

折叠的不仅是屏幕,更是未来


回望荣耀折叠屏手机四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成长轨迹,更是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在高端市场突围的生动写照。从2021年Magic V的"一部到位"理念提出,到2025年Magic V5以"比想象更强大"的姿态惊艳亮相,荣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企业在面对技术挑战时的创新精神和突破能力。


Magic V5的发布,以"八大世界纪录"、"八大满血体验"、"八大一语AI"、"七大AI生态"的全维度突破,堪称地表最强折叠屏。8.8mm的全球最薄厚度、217g的全球最轻重量、6100mAh的25%高硅电池、微米级的铰链精度控制,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更重新定义了折叠旗舰的标准。售价8999元起的定价策略,配合业内唯一免费"内屏宝"的服务承诺,展现了荣耀对产品品质的信心。


然而,荣耀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在华为73%市场份额的强势压制下,在整个行业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在苹果2026年入局的巨大威胁面前,荣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正如经济观察网所分析的,"折叠屏手机要真正走向大众,必须完成向'科技感爆棚的生产力工具'的蜕变。"问题的根源,已不在于"能不能造出来",而在于"造出来好不好用"。


荣耀折叠屏手机的发展历程,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智能手机产业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的跨越。在折叠屏这个全新的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者,而是真正的创新者和引领者。荣耀在轻薄化技术方面的突破,华为在多重折叠技术方面的探索,都代表了中国企业在前沿技术领域的原创性贡献。


技术创新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荣耀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鲁班钛金铰链到第二代盾构钢材料,从4.7mm的极致轻薄到8.8mm的跨代领先,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荣耀的成功证明了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激励了更多企业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


面向未来,折叠屏手机行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发展机遇。苹果的入局将重新定义游戏规则,AI技术的发展将开辟新的应用场景,全球市场的拓展将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荣耀需要继续坚持技术创新,深化差异化竞争,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折叠屏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屏幕形态的改变,更代表了移动计算设备未来发展的方向。在5G、AI、IoT等技术的推动下,折叠屏手机有望成为真正的移动生产力工具,为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荣耀在这一变革中的作用和地位,将直接影响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重新洗牌市场格局,每一次产业变革都会诞生新的领导者。在折叠屏这个充满想象的新赛道上,荣耀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潜力。未来的路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正如荣耀Magic V5的品牌理念所言,"比想象更强大"——这不仅是对产品的期许,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在这个折叠的时代,荣耀折叠的不仅是屏幕,更是对未来的无限可能。

本文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news/251.html     企库往 https://sicmodule.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