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近日,香港英皇集团财务危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根据6月27日发布的2024/2025年度业绩公告。该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13.76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高达47.43亿港元。
而前一个财年,英皇国际股东已经亏损了20.46亿港元。这意味着,英皇国际的股东在两年内亏了67.89亿港元。
坏消息还不止于此。截至3月底,英皇国际账面166亿港元银行借贷逾期,或已违反贷款协议条款,银行随时可能要求偿还,这笔巨额借贷被列为流动负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遭到重大质疑。
1、 英皇集团为大众所熟知的是英皇文化产业。
多年来,英皇曾成功发掘并打造了包括谢霆锋、容祖儿、陈奕迅、Twins、陈伟霆在内的一代港产偶像明星。投资过《新警察故事》、《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私人订制》、《红海行动》《无名之辈》《长津湖》《悬崖之上》和《流浪地球2》等知名电影。
事实上,杨受成家族控制的英皇集团,共有七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在英皇集团的整体业务构成中,英皇文化产业的利润贡献占比不高,仅占集团总收入5-10%,远低于地产及金融,虽然它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英皇这次爆发财务危机,主要原因,也是地产和金融。
2、 英皇掌舵人杨受成,是香港商圈和娱乐圈的传奇人物。
现年79岁的杨受成,从钟表零售起步,凭借非凡的商业智慧缔造了庞大帝国,涉足地产、金融、酒店、珠宝等诸多领域。
英皇这次危机,和杨受成近年不断在楼市“逆市操作”有关。
2023年,杨受成投资30.8亿港元到屯门的Lane Up商厦及北角建威坊商场;2024年花费19亿港元购入包括中环服务式公寓、铜锣湾区等15项非核心区物业,其中囊括跑马地豪宅项目隽睿(One Jardine's Lookout)。
杨受成信奉高杠杆思维,常说自己是“两块钱做十块钱生意”。 2025年3月底,英皇国际资产负债率达54.68%,账面流动现金仅剩6.39亿港元。
英皇陷入流动性危机,客观原因是香港的地产寒冬。根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香港物业报告2024》,2024年,香港甲级商厦空置率创下新高,达到17.6%,租金环比下跌达6.3%。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皇国际爆发流动性危机,就不足为奇了。
3、 纵观英皇集团的各项业务,并非都是亏损。
例如,英皇钟表珠宝有限公司2024年的总收入为52.3亿港元,比上年增长了8.4%;净利润为2.6亿港元。
然而,无论是钟表、珠宝还是电影,无论赚多少利润率,在地产面前,都是小头。
一家集团,如果在地产投资上有重大决策失误,其他行业收益如何,都将无济于事。
4、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港产片日渐式微,香港娱乐业的影响力也不断下降。
2024财年,英皇文化产业归母净利润-7.15亿港元,同比下降116.75%。
大江南北都会唱粤语歌,港产片和港产连续剧风靡一时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英皇不止面对的是地产寒冬,还有香港娱乐业的危机。
5、英皇爆发财务危机,带给我们两个启示:
第一,我们都要认真审视当下的形势,形势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
第二,抄底要谨慎。
6、英皇掌舵人杨受成,是一个经过大风大浪的人。
1983年曾生意失败,变得一无所有,后又传奇般东山再起,并出过自传《争气》。
2025年,希望杨受成能继续他的传奇,继续他的争气生涯。
(封面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