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程然:吾非上下而求索
2024-12-18 13:06

  作为中国新一代影像和跨媒介艺术家的代表,程然与他的马丁·戈雅生意始终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正如策展人、艺术家杨福东对于此次展览的评价:

  “看:时间变化,影像变化,未来变化,万物变化,程然变化……”

  在杨福东的眼中,“变化”或许是程然数十年艺术实践中的质感:“我觉得一个艺术家的质感来自精神、思维和随着时间流逝的不断思考。”创作于2022年的实验影像作品《EMPATHY》对程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改变,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如何创造新的空间、时间和语义。

  霓虹之外,展览中还呈现着剧本书法、诗歌、字幕……“文本”在此次展览与影像、空间发生着反复的对话;但与此同时这些文本又是难以解读的。程然解释道:“我认为这可能是实验影像和电影的区别。我们过于期待理解、明白一个事物、景象或者影像,实际上很多东西无法说清楚,这也是艺术带来的启发。它们之间似有似无的联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即使通过这些文字,你只能看懂一个字词,或者可以看到字的样式美感、画面颜色之间的协调,也许这就是一种理解。”

  在程然过往的作品中,他更多地使用简单的白话与旁白对话,“那种语言对话模式来自于现代生活和社会,更多地受到当时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在这场展览中的文字表达,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我希望以新的方式说话,通过影像传递另一个视角的创造力。

  上下而求索

  对于《L15a0》的构思始于2017年,最终这部长达1小时05分44秒的实验影像前后花费了七年的时间。面对这样漫长的创作周期,程然却认为《L15a0》花费的时间非常短,“只是在七年前的第一天完成了这件事情,七年后的最后一天才完成拍摄”。

  《离骚》打动了程然作为艺术家的直觉感受,诗中用大量的篇章描述自己的离愁,同时用非常华丽的词汇描写幻想、香草美人和植物,“我感受到它与许多前卫作品,甚至是不同时代和国家的作品之间都有非常强烈的共鸣、共感。”

  复杂性是一种人的本能。程然将屈原在《离骚》中提及的离愁和复杂心绪,在《L15a0》中通过三位演员进行演绎:“人”的本体是非常真实、纠结、忧郁的状态,而“魂”的视角则更加超脱、置身事外、洒脱和舒展;“神”的视角更加仪式化和庄严。程然说:“我认为每个人的复杂性都来自状态的结合。他们的人格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状态,例如白天和晚上完全不同。只是在现实中,人的复杂性会被不断削减,变成统一和一致的状态。”无论是塑造作品中的角色,亦或是作为一个现实中生活的人,程然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种“混合状态”,保持反叛和距离感,接纳瑕疵和缺点,因为“艺术家真正的灵感来自于他的缺点,这正是每个人复杂性的来源。

  INTERVIEW WITH 

  这个标题来自于此次展览中的两件作品《同理》和《L15a0》,一个是关于“物”,另一个则关于“人”。它们都是在2022年到2023年期间拍摄的,我发现无论是拍摄人还是物,所体现出的想法都比较一致,它们有共同的通感,即怎么样去看待人和事物,这两部作品之间是有共融。

  我认为这并非转向,而是更接近于在不同阶段思考的视角或者目标。例如《L15a0》中对中国第一首浪漫主义诗歌的重新诠释,再到《同理》这部电影基于许多传统视角下的现代化方式的拍摄。它在近期都会是我的主要创作方向:更加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先锋艺术视角。我认为这二者并非对立,传统文化在当时也是先锋文化。所以他们之间的融会贯通与两个作品所传递的“万物共感”其实是同样的道理,是关于时间不断在变,人和思想在变,以及文化到底如何转变与回转……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试图理解屈原和他的作品,而你认为这些解读似乎并未穷尽。为什么要用AI生成难以理解的文本?

  我很好奇你如何让AI学会写出《离骚》的感觉?

  这次展览邀请杨福东老师作为策展人的契机是什么?

  策展人:杨福东

  助理策展人:陈迅超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12日-2025年2月16日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7号楼ZiWU Gallery

  主办:ZiWU誌屋

  特别支持:同理轩美术馆

  编辑、采访、撰文:子秋

  摄影:三水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程然:吾非上下而求索】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quote/7957.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