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过程中涉及到了在线聊天的业务,刚好有了解到WebSocket可以实现这一功能,因此便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做下笔记,在本文中主要借鉴了以下资源:
- WebSocket_百度百科
- 李士伟的小程序聊天工程
- Springboot+Websocket中@Autowired注入service为null的解决方法
WebSocket是HTML5规范中的一个部分,它借鉴了socket这种思想,为web应用程序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提供了一种全双工通信机制。同时,它又是一种新的应用层协议,WebSocket协议是为了提供web应用程序和服务端全双工通信而专门制定的一种应用层协议,其基于TCP传输协议,并复用了HTTP的握手通道。通常它表示为:,可以看到除了前面的协议名和http不同之外,它的表示地址就是传统的url地址。
WebSocket的优点主要如下:
- 支持双向通信,实时性更强。
- 更好的二进制支持。
- 较少的控制开销。连接创建后,ws客户端、服务端进行数据交换时,协议控制的数据包头部较小。在不包含头部的情况下,服务端到客户端的包头只有2~10字节(取决于数据包长度),客户端到服务端的的话,需要加上额外的4字节的掩码。而HTTP协议每次通信都需要携带完整的头部。
- 支持扩展。ws协议定义了扩展,用户可以扩展协议,或者实现自定义的子协议。(比如支持自定义压缩算法等)
- 更好的压缩效果。相对于HTTP压缩,Websocket在适当的扩展支持下,可以沿用之前内容的上下文,在传递类似的数据时,可以显著地提高压缩率。
2.1、工程创建
这里的话狗子我创建的是一个简单的SpringBoot工程,内含了Lombok、fastjson等基础依赖,这一块大家自行发挥即可。
2.2、依赖导入
这里需要导入一个Spring家对WebSocket的依赖包,方便后续的配置。
2.3、配置类
通过配置类往容器中注入ServerEndpointExporter从而开启WebSocket支持
3.1、前置知识
在WebSocket中存在各种触发事件,在Java中这些事件对应着不同的注解,从而对不同事件的逻辑进行自定义操作。
注意:下方提及到的IM为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
3.2、数据封装
在WebSocket中主要通过Session进行通讯,注意的是这里的Session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RequestSession,而是包下的Session。而同时还需要一个通讯标识标识不同人之间的通讯连接。如:
- A和B连接通讯的通讯标识为abcd;
- A和C连接通讯的通讯标识为qwer;
- B和A连接通讯的通讯标识为abcd;
3.3、思路分析
3.4、服务构建
在项目中创建server包,并在该包下新建文件,用于编写具体IM的逻辑,其中包含以下属性配合实现具体的通讯逻辑。
3.5、连接建立
3.6、消息通讯
3.7、连接关闭
3.8、连接异常
由于狗子我只是个卑微的后端小菜鸡,所以就没有写前端代码进行测试。这里感谢李士伟开源的demo工程小程序聊天,内含了小程序端的代码,因此这里直接对代码进行修改引用了我的WebSocket服务。在这里我还跑了工程中的后端项目,用作获取联系人等功能,主要展示的就是发送消息和接受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