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扬 搜狐城市
12月28日,广州地铁五号线东延段、七号线二期正式开通初期运营,广州轨交里程达到641.5公里*,再次与身后的成都拉开距离,坐稳了轨交第三城的位置。
(*注:此为交通运输部数据,由于跨城地铁里程不重复计算,故总里程数与当地媒体数据略有出入。)
此次开通的两条新线,均位于黄埔区内,距离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但对广州地铁布局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两笔。
在全国轨交里程榜上,京沪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居前两位,而第三至第六的位次近年来一直争夺激烈,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杭州你追我赶,轮番上位。
不久前的11月28日,全长43.17公里的成都地铁19号线开通,成都轨交总里程一举突破600公里,反超深圳站上轨交第四城位置,与第三位的广州差距仅8.1公里。
这方面,广州常年是“霸榜”的存在。今年3月和暑期,广州地铁多次“挤”上热搜,不管是休息日毫不逊色于工作日的客流量,还是持续到晚上11点的客流管制,都超出了很多外地网友的想象。
据交通部数据,2023年11月,广州轨交共运输旅客2.7亿人次,客运强度为日均1.48万人次每公里,比0.868的全国平均水平高出逾七成,在拥有城市轨交的55城中,仅深圳1.47的强度可与之匹敌。
新线路开通后,广州地铁整体平均客运强度可能短时间内会略有缓解,但要让轨交出行变得更舒适,恐怕还要耐心等待线网进一步完善。
打通“东南大动脉”
在此前广州地铁版图上,番禺和黄埔之间的联络,基本都需要依赖天河或者其他中心城区作为中转。7号线二期的开通,让两区之间实现了“直达互通”,耗时缩短到半小时内。
从板块上看,7号线二期串联起了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金融城和广州科学城,而人才、资本、产业恰好是制造业发展所需的三大要素,时间距离的缩短,必将加快不同要素在片区之间的流动,促进东部地区发展。
此外,7号线此前已经运营的一期和西延段,还连接着长隆万博CBD、广州南站、顺德的北滘新城等区域,全线换乘站达13座,是目前广州地铁“换乘之王”,被不少广州市民戏称为“吃货线路”,意指可以方便地到佛山顺德这个“美食之都”吃吃喝喝。
但走在最前沿的,还是广州与佛山。除了早在2010年就已开通的广佛地铁,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段也已开通。
不同于很多城市还停留在临近区域的同城与互联,广佛之间已经迈入了“全域同城化”阶段。在未来的规划中,广佛之间共有18条通道相连,真正地实现“两座城,一张网”。
而东边的东莞,是近年来刚被纳入广州轨交网的城市。5号线东延段的端点黄埔新港,距离东莞仅一江之隔。按照规划,与之接轨的东莞1号线最迟将于2025年开通。
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到2035年,东莞将拥有轨道交通12条,其中5条接驳广州地铁线。
从过往来看,深圳对东莞的辐射带动作用要远远强于广州,靠近深圳的松山湖区域,要远比靠近广州的麻涌、中堂等区域发达。
但广州东部区域的崛起,以及穗莞之间越来越密切的交通联络,或将改变这一格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将给东莞带来新的增长点。
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推进,珠三角城市间的界限趋于模糊,中山、珠海、清远、惠州、东莞都在逐步与广深地铁网接轨。未来,大湾区的同城化,将超出“两两互通”的模式,连点成片,走出新的城市融合发展之路。
参考资料
[1] 广州统计年鉴2023
[2] 现场直击!广州两条地铁新线开通,记者抢先试乘.广州日报
原标题:《广州地铁上新:串联莞穗佛 稳坐第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