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 李晖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被犬和猫等动物抓咬后,应尽快前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处理伤口,科学接种疫苗,可大大降低发病的风险。
一、定义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见于被已感染动物,主要包括犬和猫等动物;人类在被感染动物咬伤后,病毒首先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侵入神经系统进入脑部,进一步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潜伏期常为1~3个月,无任何症状。
二、临床表现
多以特异性恐水、恐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为表现。
三、传播途径
人类通常在被已受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动物(犬、猫等)咬伤或抓伤后染上狂犬病,99%的确诊病例由患狂犬病的犬类传播至人。约50%的伤人动物为家养,其中绝大多数家养动物未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流浪动物约占伤人动物总数的25%。
四、治疗
一旦狂犬病发作,临床上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确诊为狂犬病患者,应给予隔离护理,保持安静卧床休息,防止一切声、光、风等刺激,医护人员须戴口罩及手套、穿隔离衣。其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需严格消毒。
五、预防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可用注射器或者专用冲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灌注冲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予以清创。
六、疫苗接种
五针法: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
2-1-1免疫程序:于0(注射当天)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七、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期间应避免饮酒、饮浓茶等,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应用皮质醇类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八、预防狂犬病要做到:
1. 文明养宠,为宠物接种狂犬疫苗,遛狗拴绳。
2. 不随意招惹动物;避免与流浪狗、流浪猫等动物接触。
3. 被犬和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粘膜被舔,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