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黑龙江省勃利县发现东北虎,老虎咬伤一名村民后逃窜,当地出动警力搜寻,但一直没有发现其踪影。针对此事,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经常到黑龙江、俄罗斯进行科考的联合国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原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周海翔教授。周海翔表示,东北虎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林区,勃利县以耕地和村庄为主,与山林之间被高速公路隔离,如果这只老虎是野生虎,应追踪查找高速公路老虎可穿过的通道,然后使用无人机进行驱离。同时,他不建议麻醉抓捕。
逃逸的东北虎很可能是野生的
事发当天,这只东北虎咬伤了一名养牛的村民,还撞坏了另一户村民家的大门。周海翔告诉记者,与野生东北虎相比,养殖东北虎更容易伤人。一般情况下,野生东北虎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它们胆子很小,只有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才可能误入村庄,而且大多会选择攻击家畜,“勃利县这只老虎很可能是冲着被咬村民家的牛去的,后来被村民惊吓到攻击了人。”事发后,黑龙江当地林草局组织专家、警力并出动无人机对老虎进行搜寻,但数日过去仍未发现踪迹,在周海翔看来,咬人的东北虎很像野生东北虎,因为它非常怕人,又擅于隐匿。
东北虎大多被隔离在“豆腐块”里
事发地点距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直线距离200公里,路途较远,而且勃利县当地并没有山林,因此这只老虎的来历成谜。周海翔认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地域虽然很广,但不排除老虎会因为食物短缺而超越界限活动的可能。
周海翔介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已被高速公路“切割”成若干个“豆腐块”,由于高速公路装有围栏,对老虎来讲,除非发现了明显的猎物才会跳跃过围栏,否则这种几率并不大。很多老虎甚至独自在一个“豆腐块”里终身无法找到配偶,只有借助个别涵洞或处于高架桥上的高速公路,老虎才可能穿越过去。
建议使用无人机驱离
黑龙江当地已宣布,除非老虎正在伤人,否则不会射杀。对此,周海翔不建议采用麻醉枪人工抓捕,因为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老虎的应激反应和身体伤害,而且人工饲养过后会影响老虎的野性。
周海翔表示,从地图上看,勃利县是一块被高速公路隔成的三角形地带,且这里没有山林,野生虎进入这个区域必须经过通道,因此当地可以去相关地点附近寻找老虎的足迹、毛发以及它在树上留下的尿液。“找到通道后,可以判断老虎是从哪个方向来的,然后设计好线路,从再次发现老虎的地点开始,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用无人机向通道方向进行驱赶,利用老虎胆子小、怕声音的特点将它驱赶回通道外人烟稀少、有山林的‘豆腐块’区域。”周海翔说。
不太可能是“完达山一号”
网上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只老虎可能是曾经误入村子又被放回山林的“完达山一号”,对此周海翔并不认同。他认为,“完达山一号”的活动区域位于人烟稀少、食物丰富的边境线,而且当地与勃利县隔着两条高速公路,“完达山一号”不可能穿越重重阻碍到另一端觅食。此外,“完达山一号”脖子上戴着标志和定位跟踪器,每只老虎身上的花纹也有不同。
野外最凶猛动物,老虎仅排第三
周海翔表示,“一猪、二熊、三老虎”这句话是指,在野外最凶猛的动物是野猪,其次是熊,第三是老虎。这三种动物中,老虎的胆子最小。野猪喜欢在松树干上蹭,在松树落叶上打滚,把皮毛蹭得特别光滑,连枪都很难打中,而且野猪的冲撞力特别大,“其实这三种动物都是怕人的,如果不是与人狭路相逢或者被惊吓,它们不会主动伤人。”
周海翔介绍,在野外科考时,他们会在后脑勺戴一副假面具,遇上以上三种动物或狼时,可以正常背对它们离开;如果没有假面具,千万不要背对着动物跑,可以慢慢倒退离开;在深山走路可以大声放音乐,野生动物非常怕声音,一般听到音乐后会被吓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