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2024年碳中和十大关键词
2025-02-04 17:34

 微信改版后,怎么快速找到我们


1.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中再农废

2.点击页面右上角“…”

3.点击“设为星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农技证书招生

      为了响应新形势下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新要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分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开展农艺师、园艺师、智慧农业管理师、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农业经理人、肥料配方师、农业项目管理师、农村电子商务师、农业品牌策划师、宠物健康管理师及农药经营许可等证书培训,涉农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负责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资企业负责人、电商平台负责人、农业金融与投资机构、农业地产、农业科技类创新企业以及有志于从事农业规模经营和合作社管理的人员;有志于从事乡村事业、农业事业的各类人员等均可报考。农艺师证可用于农林专项扶持资金申报、示范企业(基地)评定、农产品食品检验、农业技术指导、农资销售、植保飞防、 宣传推广、下乡讲课等,为从业人员提供技术身份支持;为您参加政府采购,竞标,投标,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技术人才证明。咨询:18500281178




《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报名

为了响应“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和“县域高质量产业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分会拟召开《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以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融合农业一二三产业及EOD模式,助力农业双碳、绿色农业、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化和县域经济高质量产业发展,欢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行业企业参与,欢迎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报名。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吉林省标准化协会关于征集《量化农产品碳足迹的技术方法与碳标识规范》团体标准参编单位的通知

    

            合作招募

1、某投资公司拟寻东南沿海省份合适的地方落地投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该公司在粪便处理方面,拥有除臭技术,生产菌肥的技术,还有一个做蚯蚓养殖及有机肥的合作方和做黑水牤养殖的合作方;如条件合适,或者对提供的地块有税收要求,还可以做桑蚕“种植+养殖+加工+新能源”一体化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0污染,项目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可以100%回收循环利用。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2、为了满足地方政府及企业融资需求,现与第三方专业机构达成合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涉农项目申报服务,包括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数字农业试点、绿色种养循环试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不同类型项目,帮助地方政府在项目评审认定中脱颖而出,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升区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同时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中长期国债和投融资服务。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3、无锡迈晟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立足无锡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区位优势,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以物联网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国餐厨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业的规模化整合,综合处理生物高温好氧发酵设备可以有效解决厨余垃圾,农业秸秆,蔬菜的废菜,菜根,废水果,草,树叶等生活废弃物堆积造成腐烂发臭的问题。将废弃物综合发酵成为高效有机肥,变废为宝。实现全过程自动云控制,速制成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高,无味,褐色粉末状,可直接入土为肥。另寻传感器厂家合作。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4、赋能品牌农产品出圈出海。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特色农产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色农产品出口的通道正在逐步畅通,优势地区的产品,纷纷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现与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海协上合-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合作,为中国农业企业和农产品企业通过品牌建设、跨境电商等手段,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上合 - 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旨在广泛汇聚石化、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基础设施、物流运输、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众多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和社会业界力量,通过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展行业研究、促进贸易投资等活动,推动贸易便利化及国际产业与投资合作,提升中国、上合组织国家与海湾地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咨询:18500281178


人民政协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宣传合作函
国家推荐性标准《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示范推广单位征集

 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组织执行2019年第四批国家推荐性标准计划的通知》(供销科标字【2020年03号)文件批复,中国再生资源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安徽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作为起草单位,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已经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2022第21号公告(第374项)发布即将实施。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和秸秆相关生产企业参与此国家标准推广普及、示范研讨等活动。咨询:18500281178




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企业、项目、技术推广征集

2022年3月,随着《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出台,采用EOD模式的项目迈入稳步推进及规范管理阶段。为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融入区域产业发展EOD项目, 分会联合第三方EOD项目服务机构征集相关企业项目技术入库,同时充分展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行业发展,宣传优秀品牌企业、挖掘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传播区域先进经验,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装备制造和秸秆产品相关生产企业参与,展示企业品牌、应用产品、先进技术、应用成果和优秀案例。咨询:18500281178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申报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Protected Eco-origin Product,简称PEOP)是指产品生命周期内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特性的产品。2018年机构改革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动承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主动创新,通过颁布团体标准为基础,打造公正、公开、权威的平台。生态原产地产品凝聚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本质内涵,还可以提升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整体形象、国际知名度、信誉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双循环舞台。经认定过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可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健康生态消费,赋予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更高端的需求,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关于征集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乡村振兴标准化研究组成员单位的通知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上合 - 海湾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出圈出海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申报


回顾2024年,我国出台了多项重要的“双碳”政策。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绿色低碳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全社会参与碳减排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年初,《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开启了我国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在过去的一年里,《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出台,我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有了制度性保障。全国碳市场首次提出扩围,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明确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新启动,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二者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做出了新部署,2025年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新岁与旧岁交替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总结出碳中和年度十大关键词,共同见证2024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果,重温实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的焦点时刻。

1、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全面部署。

《意见》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逐年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研究制定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进一步发展全国碳市场,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建设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分步骤完成各项举措,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为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部署了重点任务。会议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绿色低碳工作做出了纲领性部署,明确了多项重点任务,突显了“绿色”基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3、全国碳市场首次提出扩围

2024年9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这些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新增加约30亿吨。届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将达到约60%。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其中2024年全年配额成交量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生态环境部采取分阶段、有步骤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更多重点行业,而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围,会使得参与交易的行业数量增多,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

4、CCER重启

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此后,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二者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CCER重启后的首笔交易,来自于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交易规模25万吨,将用于抵消能源生产环节中的温室气体排放,1吨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可抵消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北京绿色交易所预测,若参照对比欧盟碳市场规模,未来中国碳市场金融化后,以其70亿-80亿吨配额计算,预计年交易量或将超过100亿吨,交易额有望超过1万亿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降低控排企业的履约成本,也能够带动除控排企业之外更广泛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5、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

2024年5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生态环境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监管,并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应当编制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并强化防范和严厉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排放数据真实是碳排放权交易正常进行和发挥政策功能的基本前提。

在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方面,《条例》主要从强化重点排放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等四个方面作了规定。《条例》适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条例》施行后,不再新建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相同温室气体种类和相同行业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条例》围绕有效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工作重点,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及相关活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管理要求,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立法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6、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体系

2024年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完善、碳排放相关规划制度的制定、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的建立、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的探索、企业节能降碳管理制度的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的开展,以及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等核心任务。

此外,《方案》提出,到2025年,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标准出台实施,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相关计量、统计、监测能力得到提升,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碳排放双控制度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关键制度。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根据不同阶段任务要求,统筹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7、建立一批零碳园区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并将其作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2024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提出“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明确要求建设一批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促进工业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将零碳园区纳入工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工作。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进一步细化了零碳园区建设的路径,提出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新培育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探索推进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零碳园区的建立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的方向和战略指引。随着一批零碳园区的建成,能够吸引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从而推动园区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多领域实现零碳排放。

8、中国为南南合作提供气候变化资金超1770亿元

2024年11月15日,在COP29中国角“‘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绿色对外开放案例与实践”主题边会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行动》指出,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并动员气候变化相关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不仅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还为改善当地民生、提升人民福祉提供了助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面对全球气候危机,我国大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多边进程,为国际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示范。

9、全球碳市场奠定基础

2024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首日,各缔约方通过了《巴黎协定》第六条下关于碳清除活动和方法学制定的两项技术标准,该第六条款被称为“全球碳市场”。该条款的通过为全球各国正式开展碳交易奠定了基础,被视为全球碳市场的历史性时刻。

《巴黎协定》第6.4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此条款为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支持可持续发展。第6.4条机制的核心是建立一个由联合国监督的碳信用机制,帮助各国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减排目标。通过6.4条款下的交易,排放量较高的经济体将能够理想地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气候目标(即国家自主贡献,简称 NDC)。这也将使急需的资金流向有潜力开发碳项目或保护现有碳汇的发展中国家。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尽管COP21上对第6.4条的目标达成了一致,但具体操作细节并未在协议中明确,之后几年里始终缺乏深入讨论。本次COP29对于第6.4条的批准,为全球各国开展碳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形成统一的碳定价机制,促进全球碳市场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

10、COP16主席国职责交接

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

《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同哥伦比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长苏珊娜·穆罕默德正式交接主席职责。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在生态环境部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始终以最高的政治意愿和最强有力的务实行动,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国以COP15主席国身份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作出示范性努力。我国从凝聚各国共识到实践中不断保护发展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篇章做出了良好示范,尽管已完成主席国职责交接,但未来我国将持续发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影响力,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地球生命共同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雷椰 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郭雪南 北京报道

《市场信息报·乡村振兴》专刊征稿启事


《市场信息报秉承“主流、公信、商机、实用”的办报宗旨,创刊以来,坚持以国内的经济部门、信息机构、工商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种植养殖加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城乡各类经营户和城乡消费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市场信息报·乡村振兴》专刊聚焦三农领域最新政策动向和热门话题,发布惠农助农等政策消息、科普专业知识等信息;精准定位各种文创、民族工艺品、旅游项目,深度挖掘产品附加价值;重点加强农副产品、乡村景观、自然保护区等内容开发,提高乡村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还能够有效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农业企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咨询:18500281178


 


                       

“红色甄品”特色产品合作招募


     北京志愿军纪念馆(筹)由何凤莲女士于2021年创办,是一个专项实物展示抗美援朝志愿军精神的展览馆,是一座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红色记忆馆,旨在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促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为了支持纪念馆持续稳定的发展,特成立“红色甄品"联盟,利用纪念馆的人群流量及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借助纪念馆资源及互联网工具,线上线下推广革命老区农文旅项目、退役军人企业项目农食产品及志愿者企业项目农食产品,优秀产品将推荐到匹配线下渠道和优质电商团队,进行全域价值营销。欢迎全国各地具有自由商标、品质稳定、有特色优势,服务完善的农食企业申请加入。联系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红色甄品”特色产品推荐

1、地理标志农产品周至、眉县猕猴桃

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周至、眉县猕猴桃新鲜上市,猕猴桃俗称水果中的维C之王。周至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眉县猕猴桃形成了以徐香、海沃德、翠香为代表的绿肉猕猴桃系列,以红阳、脐红、楚红为代表的红肉猕猴桃系列,以华优、金艳、早金为代表的黄肉猕猴桃系列。特别是徐香猕猴桃具有柑橘、草莓、甜瓜、菠萝等水果混合香味,香味浓厚,酸甜可口。

2、潍坊尧帝农耕庄园《金鸽山》牌小米

金鸽山周围的山旺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的附近,土壤是1800万年前形成的硅橾土和火山爆发形成的沙麻岗,内含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微生素矿物质。尧山、金鸽山地处丘陵山区地带,岩石为玄武岩、汉白玉石、石灰石,土质以褐色砂壤性土为主,有机质含量0.8-1.2%,PH值平均7.1,碱解氮66.72PPM、速效磷22.6PPM、速效钾123.7PPM,磷、钾、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含量高。金鸽山小米已有4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尧帝时期就作为贡品上奉朝廷。米态饱满,色泽亮丽,蛋白质≥9.0%,淀粉≥65.0%,脂肪≤2.8%,赖氨酸≥1.8g/100g,锌≥14mg/Kg,另外还含有钙、铁、钾、胡萝卜素、维生素B1等。用金鸽山小米熬粥,粥顶米油覆盖,挑之连片,搅之复生。米花绽放,匀布其中,不升不沉,粥糊稳定。粘而不稠,滑而不腻,入口柔顺,芳香四溢。观之可亲,饮之可人。炒后熬粥,可以去火、解暑,胜过绿豆汤;熬成米油,可以开胃、健脾、美容;细粉熬成米膏,可以抗衰老、强身健体,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它具有独特的助眠功效咨询:18500281178

3、盛浪五常大米

五常市盛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五常大米基地种植的企业,创始人宋殿发依托五常大米地域资源创建了为好而生产业基地种植模式,1999年开始高端有机稻花香水稻种植基地3500亩。绿色酵素稻花香水稻种植9.3万亩,2021年以来先后引进广州连州和深圳绿惠农纳米硒生物科技实施富硒水种植5万亩。

      基地以稻花香原种培育扩繁、矿物质元素有机肥料生产、原粮恒温洞藏仓储、形成五常大米产种销一体的企业。2000年创建“全产业链种植模式,产业种植拉动了当地农民经济收益,基地的土壤环境得到有效的改良,独创产业种植模式(数字农业以种植技术,种子和洞藏仓储)通过实践与推广应用大大地提升了稻米品质与口感,引进洞藏稻花香原种进行优选扩繁,确保基地稻花香种源纯正得以延续;自制醇素液态酶防治病虫害和抗逆性,生态环境生产得以改良,盛浪为确保基地稻花香标准的稳定。2017年投资建立以矿物质生物技术的有机肥料生产厂为基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盛浪基地运用独创矿物质元素生物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升有机质,为基地稻米生长提供养份。基地水源是引用山泉水灌溉(哈尔滨市民饮用水支杆流)为有机.酵素,富硒稻米生长提供无污染的最佳条件。

咨询:18500281178



往期热点

中再农废《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第一期)举办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拜访中华环保联合会农业生态环保专业委员会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参加生物质清洁供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企业交流座谈会

周民高级工程师:秸秆(碳源)液态发酵全价功能饲料

北京福缘地:《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精准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探索建立规范可行的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与种养殖合作社、收储运环节、再利用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探索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地膜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服务内容:产业规划、项目策划、技术推广、企业宣传、产品发布、运营指导、活动合作、考察调研、研究报告、标准编制、孵化培训等。

本网所选文章旨在传递更多高价值信息。欢迎推荐,感谢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CRRAAFWB。联系电话:18500281178(同微信)



  

portant="important" rgb="rgb" break-word="break-word" sans="sans" pingfang="pingfang" hiragino="hiragino" microsoft="microsoft" helvetica="helvetica" em="em"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margin-bottom: 0em;outline: 0px;letter-spacing: 0.544px;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2024年碳中和十大关键词】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quote/19655.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