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从最初的见字如面到现在的视频通话,从“惜字如金”的电报到“沟通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电报、电话、BP机、大哥大、手机等通讯工具的不断演变,不仅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更串联起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见证了时代的变迁。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些年咱们新疆老百姓曾用过的通讯工具。
以下资料图片由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历史陈列馆提供
电报: 惜字如金的年代
图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使用的打字机
记得当年嘀嘀嗒嗒的发报声吗?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是书信和电报。
电报是按字收费的,早年老百姓有急事时才用这种“高消费”方式,字斟句酌后发出几个字,可谓惜字如金。
图为资料片
1951年,新疆成功研究并恢复开通了“维吾尔文电报业务”,开创新中国电报通信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先河,这在当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在疆内外、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热烈的反响。
图为:启用于1989年的一部电子电传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报每年都以12%速度增长。1985年后,电子电传机等电报自动化设备被大量采用。
1987年全疆电报交换量达到3549万份。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家庭固定电话渐渐普及后,电报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摇把子”电话: 打前摇一摇
图为:启用于1958年的一部磁石话机,也就是“摇把子”
第一代电话机是人工交换式电话机,俗称“摇把子”电话。
图为:人工交换机
打电话时用手摇微型发电机发出电信号呼叫总机,经过总机话务人员通过人工交换机进行转接,才能呼叫。
图为:磁石话机。
最早,由于安装及通话的费用昂贵,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少之又少。一般老百姓还是跑到当时的邮局去打公用电话。
转盘式电话: 排队申请装电话
图为:转盘式电话
1981年,国家对普通家庭安装电话实施开放政策,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可能。开始是转盘式电话机,装电话要申请要排队,不仅初装费贵,需要五六千元,通话资费也很高。
图为:转盘式电话
1985年以后,电话不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老百姓想安装电话的意愿强烈,电话成了当时社会最紧缺的商品之一。许多人可能还记得,邮电营业厅的门里门外排起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长队办理电话业务的情景。
1990年9月,乌鲁木齐市内电话号码从5位数升为6位数,市内电话的总容量从之前的8万部扩大到85万部。
按键式电话机: 真正走入百姓家
图为:按键式投币电话
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按键式电话机。当时安装一部固定电话要三四千元。后来随着电话初装费的取消,固定电话才完全走进普通百姓家中。
1992年底,新疆各地州市局全部装设了自动电话,也就说打电话不用人工转接了,全疆市话自动化水平达到96%。1993年上半年,新疆城市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中有4部电话。
BP机: “有事呼我”
图为:BP机
还记得BP机风靡的年代吗?“有事呼我”是那个时候流行的时尚语。
图为:BP机
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人们开始了即时通讯。
在新疆,1988年新疆无线通信局在乌鲁木齐开设了一家特服号为“126”的无线寻呼台,首批放号100部BP机。当时的BP机价格从七八百元到两三千元,拥有一部BP机可是件很时髦的事。
图为:公用电话
使用BP机接到传呼后,还要找个公用电话回复,所以BP机的出现,也加速了公用电话亭的建设。80年代到90年代投币式、卡片式等各种公用电话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
大哥大: 人群中很抢眼
图为:大哥大
图为:大哥大
几乎和BP机同时兴起的,还有更昂贵的通讯设备——大哥大。
最早发明“大哥大”的公司你一定听说过,就是摩托罗拉,是摩托罗拉公司工程师于1973年发明的。
图为资料片
大哥大非常笨重,除了打电话也没什么其它功能,通话质量差,经常要大声说甚至喊才行,这样场景在影视剧里经常能看到,可就这样的设备还要大约两万元,大哥大成为当年的老板标配,是那个年代财富与身份的象征。
在新疆,1992年引进第一套模拟移动电话通信系统,先期在乌鲁木齐等城市建造移动通信基站,新疆进入“大哥大”手机通信时代。
数字手机: 经典游戏“贪吃蛇”
图为:移动电话
手机的兴起,让BP机和大哥大逐步被淘汰。
1993年,移动电话业务在新疆通信市场上横空出世,当年年底,全疆所有的地州市局都装设了移动通信基站。1996年,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乌鲁木齐开通,新疆迈入了数字通信时代。到1998年年底,新疆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7万户,其中模拟移动电话用户有5.5万户。
图为:小灵通
2000年以后,黑白屏数字手机出现,由于其价格相对亲民、携带方便,功能增加,移动电话正式进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开始的黑白屏数字手机有摩托罗拉、索尼、NEC、诺基亚等知名品牌,不仅能打接电话,还有发短信、定闹钟等功能,甚至可以玩玩简单小游戏,很多人一定记得当年的经典游戏“贪吃蛇”。
国产手机也越来越多,出现夏新、康佳、TCL、波导等品牌,“手机中的战斗机”,这句广告词你一定还记忆犹新。
2007年,新疆的移动电话用户首次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渐渐替代固定电话。
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
图为资料片
2008年底,新疆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00万。十年后的2018年1月,这一数据达到2338.6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55.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9部,而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7.5部。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视频通话实现了人类千年来的梦想。
如今,智能机已经广泛应用,聊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等功能强大,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交流的需求。
智能手机不仅改变了通讯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沟通不只是打电话,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让沟通变得无处不在。
西部故事之五四文艺汇演
来源:新疆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