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计量知识】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分类的呢?
2025-01-02 20:13
点击上方"湖南计量园地"关注我们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瞬间

一抬头,望见漫天白云

因其色彩、形状而感动

这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那么,这些云是怎么分类的呢?

跟上步伐,一起来看看吧!


云是如何分类的呢?

从高度上,可以分为低云、中云和高云的三个分类,其中,低云有积云、层云、层积云 ,中云则可以分为高积云、高层云、雨层云,而高云也可以被分为卷云、卷积云、卷层云。

此外,还有一种积雨云,无论哪一种类别,其中都有它的身影。

从外观上,可以记住“积”“层”“卷”“雨”这四个字,“”指的是像棉花一样堆积起来的云,“”是像一层灰沙般满布天空,而“”是像一缕缕卷发一样的云,“”是会带来降雨的云。


本文将以“高度”为线索

来认识云的分类

一起领略天空中的风景

不过在此之前

让我们先来了解“云量”













云量,是指云块占据天空的面积,也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用于天气监测

云量观测包括总云量低云量中云量高云量。通常将整个天空划分为10等份,碧空无云或被云遮蔽不到0.5份时,云量为“0” ;云遮盖天空一半时,云量为 “5”。云量多时,估计露出的蓝天,再推算出云量。



低云



低云大多是由微小的水滴组成,其中有部分低云下部由微小水滴组成,中、上部则由微小水滴、过冷水滴和冰晶混合组成。低云的云底距地面高度较低,一般低于2500米,会随季节、天气条件和经纬度而变化。

低云量的总体分布特征有较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南半球的低云量高值中心同样位于40°-70°S,都在60%以上,北半球低云量大值区位50°-80°N,但分布相对征较为分散;赤道到低玮地区、南极洲是低云量的低值带。


中云


中云一般由微小水滴、过冷水滴或者冰晶、雪晶混合而组成。中云的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5000米之间。在分类上,中云有高层云和高积云两类。其中,高层云在夏季多出现降雨,而在冬季多出现降雪。而高积云在较薄时不会出现降水,但在高原地区的高积云仍会出现雨 (雪、幡)的现象。

中云量的分布依然有明显的纬向性,且南、北半球几乎呈对称分布。南、北半球的中云量高值中心同样都位于40°-70°,云量为30%以上;而在南、北半球30°之间,亚洲南部、非洲中部、南美洲北部等地云量较多,属于大范围的中云低值带,中云的低值中心则出现在洋面上,云量小于10%。


高云


高云有卷云、卷层云、卷积云三类,由微小的冰晶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而高原地区较低。高云出现降水较少,冬季北方的卷层云密卷云有时也会降雪,偶尔也能观测到雪幡。

高云的云量高值、低值中心均集中在赤道附近到南、北半球之间的中低纬度。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南美洲北部、东南亚群岛及附近海域,云量在50%以上,低值中心则主要分布在大洋的东部。除了南极洲的部分区域云量较高外,中高纬地区大部分高云量都在30%以下。



看到这里

我们对云的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云的高度又是怎么测量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气球法

施放定升速的氢气球,根据从施放到进入云底的时间和上升的速度,计算出云底的高度。








云幕灯法

用云幕灯发射一束光柱,垂直照到云底一点,通过从观测点观测到的该点仰角以及观测点与云幕灯的水平距离,利用三角方法可以算出云底的高度。








  弧光测云仪法

利用光发射器,发射一束紫、绿、蓝三色脉冲光(称弧光), 射向天空云底,光源碰到云底即被反射回来,被地面接收机所接收。我们已经知道光波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根据弧光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就能知道云的高度。


由于气球法、云幕灯法和弧光测云仪法

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采用激光测云仪法会是更好的选择


• 激光测云仪法


“激光测云仪”的工作原理与“弧光测云仪”基本相同,发射一束平行光,由于激光功率大、能量高度集中,在空中行进十多千米而衰减不大,接收器仍可接收到反射光波。激光发射系统体积小巧,还能制成灵活转动的发射装置,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测云高的仪器。


天空中漂浮移动的云
在计量技术的发展下
得到了分类,有了归属
由此可见
计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赋予了自然界更多的意义
让我们继续期待计量带来的变化吧

湖南计量园地公众号:hnjlxue

推荐阅读



  • 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一行来省计量院调研指导工作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国际等效高精度计量仪器和标准器研制(一期)”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 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2023年中青年技术骨干培训班(第一期)在北京举办

  • 省计量院党委召开2022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计量知识】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分类的呢?】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quote/18152.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