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鹤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环境管理2023年度自评估报告
2024-12-27 15:49

序号

规划及环评要求

园区建设情况

是否

落实

1、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

集中区内各功能区相对集中布置,严格按照规划的功能区划和报告书提调整建设进行开发建设,处理好集中区内部各功能组团及工业集中区与周边工业、生活、配套服务等各功能组团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绿化隔离带使功能区隔离,确保功能区划明确、产业相对集中,生态环境优良。

园区严格按照规划功能分区进行开发建设。怀化市鹤城工业集中区规划分为一区三片的集中区布局形式。一区:即鹤城工业集中区;三片:即西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片、东部医药和食品加工产业片及南部的现代物流产业片。园区开发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的功能区划和报告书提出的调整建议进行开发建设。西部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片以怀化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湖南嘉晟住建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东部医药和食品加工产业片已引进部分企业,暂未引入医药相关企业,南部的现代物流产业片未开发,园区产业相对集中,生态环境较好。

2、严格执行集中区入园企业准入制度

入园项目选址必须符合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用地规划、环保规划及主导产业定位要求,不得引进国家命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禁止引进三类工业及排放污染物涉及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得企业;医药产业以中药饮片和医疗配套器械生产、研发为主,不涉及化学合成药生产;机械行业中不得引进电镀及大型喷涂企业,严格限制气型污染企业入驻,减轻对集中区下风向怀化市主城区的影响。管委会和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报告书提出的准入条件做好项目的招商把关,入园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推行清洁生产工艺,确保排污浓度、总量满足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

园区未引进国家命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入园项目前期和建设期,均要求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管理制度。目前入园企业有18个,主要为钢结构生产、帆布造业、玻璃制造业、粮食储备库、电子元器件及电子设备制造等,均不涉及三类工业及排放污染物涉及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物等。目前未引进医药产业及机械行业;无大型气型污染企业入驻;已入园企业均满足排污浓度达标,排污总量控制要求。

3、落实集中区水污染控制措施

集中区排水实施雨污分流,集中区内企业废水经自行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水质要求后通过管网排入怀化全城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加快集中区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厂管网对接工程、全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进度,污水处理厂扩建、管网工程等另行环评审批。按照鹤城区政府鹤政函〔2014〕41号文承诺事项,在未能完成于污水处理厂对接处理的区域,应严格限制水型污染企业进入,已建企业外排废水必须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及相应的行业标准要求。

园区排水为雨污分流,污水管网覆盖率为100%,雨水管覆盖率100%。鹤城产业开发区配套(和依托)集中污水处理设施2个,以园区新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片区进入不同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东部靠近泸阳区域,污水均接入鹤城区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西部靠近主城区为依托怀化市城东污水处理厂处理。鹤城区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于201910取得环评批文(怀环审〔2019〕53号),20202月建成,202011月完成环保竣工验收。园区未引入水型污染企业;入驻企业外排废水均自行处理达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外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4、按报告书要求做好集中区大气污控制措施

集中区内禁止新建燃煤企业,对现有燃煤企业推行清洁能源改造,减少燃料结构型污染。建立集中区清洁生产管理考核机制,对个企业工业废气产出的生产节点,应配置废气收集与处理净化装置,确保达标排放;加强生产工艺研究与技术改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入园企业工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入园企业各生产装置废气须经处理达到相应的行业标准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合理优化工业布局,在不同性质的工业企业之间设置合理的间距,避免不利影响。

园区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区内现有企业使用电能为能源,均不使用燃煤锅炉,现有各入驻企业生产废气均安装了废气处理设施,可以达到相应的行业标准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工业布局,不同性质企业之间间距合理。

5、做好集中区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处理

做好集中区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立统一的固废收集、贮存、运输、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运营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加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进程,提高综合利用率;规范固体废物处理措施,严防二次污染。

入园企业工业固废基本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生活垃圾均由环卫部门清运。园区制定固废监管制度,并落实了监管要求,及时对发现的园区企业固废不规范处理处置情况下达整改要求,并监督整改实施。

6、环境管理

集中区要建立专职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严防环境风险事故发生。

园区已经配备专职环境管理人员,落实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按照《鹤城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1修订版)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严防环境风险事件发生。

7、拆迁安置

按集中区开发规划统筹制定拆迁安置方案,妥善落实移民生产生活安置措施,防止移民再次安置和次生环境问题。

园区拆迁工作均制定了拆迁安置方案,并按照方案逐步拆迁,无移民再次安置和次生环境问题。                                                                                                                                                                                                                                                                                                                                                                                                                                                                                                                                                                                                                                                       

8、做好建设期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做好建设期的扬尘、废水、噪声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落实周围保留山体及绿地的保护、及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补偿,以减少集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建设期已对园区施工                                                              企业要求设置围挡、护坡等措施,对裸露地面进行恢复,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措施。

9、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COD≤200t/a、氨氮≤50t/aSO2≤25t/aNOx≤65t/a,总量指标纳入当地环保部门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

园区现有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未突破

原环评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鹤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环境管理2023年度自评估报告】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quote/14923.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