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财绩〔2020〕7号)、《常德市武陵区财政局关于开展 2024 年区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常武财〔2024〕9号)等文件精神,受武陵区财政局(以下简称区财政局)委托,湖南九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对武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单位基本情况
武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区疾控中心)是武陵区卫生健康局主管的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43070244644153XM,单位有办公室、传染病防治组、免疫规划组、结核病防治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组、健康教育卫生宣传组、综合监测组、检验组、性病艾滋病防治组、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等10个内设机构。
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单位事业编制65人。截至2023年底实际在编在岗62人,在编人员借调至卫健局2人;临聘人员14人,离退休人员61人。
(二)单位主要职责
1.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
2.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3.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4.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
5.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6.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
7.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等。
(三)部门财务情况
1.资产负债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500.74万元,负债总额4.61万元,净资产1,496.13万元。资产负债表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应收账款净额
1.19
1.19
应付账款
2.11
2.11
预付账款
56.58
56.58
其他应付款
2.50
6.78
其他应收款净额
21.57
17.97
流动资产合计
79.34
75.74
负债合计
4.61
8.88
固定资产净值
1,421.40
1,556.15
在建工程
累计盈余
1,491.62
1,618.49
无形资产净值
专用基金
4.51
4.51
长期待摊费用
本期盈余
非流动资产合计
1,421.40
1,556.15
净资产总计
1,496.13
1,623.01
资产总计
1,500.74
1,631.89
负债和净资产总计
1,500.74
1,631.89
说明:固定资产净值1421.40万元,其中设备699.54万元、房屋及构筑物688.32万元、家居用具类29.41万元、特种动植物4.11万元、文物陈列品0.02万元。预付账款56.58万元,其中浯溪河建筑队29.69万元、基建款13.68万元、基建集资10.71万元、常德供电分公司2万元、鼎城电器加工厂0.5万元。其他应收款21.57万元,其中常德市红利来乳制品有限公司10万元,曹某备用金3万元,医保个人部分8.83万元、罗某0.39万元,个人所得税0.89万元、武陵区法院0.64万元、地方税务局0.05万元、市医院0.01万元、职业年金个人部分-2.24万元。
2.收支结余情况
2023年初预算收入5,820.06万元,预算调增2,864.39万元,上年结转3,151.27万元。全年可用预算指标11,835.72万元。
2023年初预算支出5,820.0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921.06万元,项目支出3,899.00万元。报表支出数7,942.1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31.23万元,项目支出811.25万元,结算专户支出5,699.69万元。
年底结余结转3,893.5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33.68万元,项目支出3,759.87万元。
3.非税收入征缴情况
2023年区疾控中心非税收入6,526.45万元,其中:疫苗款6,087.81万元、其他收入156.55万元(卫健局拨入专项等)、疫苗运输费117.93万元、预防接种服务费90.21万元、学生体检45.16万元、检测费及其他19.01万元、代收水电费9.16万元、新冠疫苗接种服务费0.62万元。
单位财务情况详见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
(四)部门绩效目标
1.部门绩效总目标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促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规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处置程序,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有效防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好全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2.年度具体目标
(1)产出指标
①重大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AEFI及时处置率100%;疫苗相关监测疾病及时处置率100%;接种证查验率100%;漏种疫苗补种率≥95%;建设8家数字化门诊;建设2家非数字化冷链能力;预防接种门诊督导与考核4次。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数≥975人;暗娼哨点监测400人;性病门诊哨点监测400人;抗病毒治疗率≥95%;CD4检测率100%;结核筛查率100%;配偶筛查率100%;人口检测率23%。结核病患者治疗与随访管理301人;病原学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90%;可疑患者检查948人;新病原学阳性病人耐药筛查率≥90%;病原学阳性率≥60%;报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95%;肺结核治疗任务完成率≥85%;肺结核成功治疗率≥90%。学校、养老院新冠防控工作指导24所;禽流感监测5份;环境样品采集40份;手足口病采样检测60份;碘盐监测300份;检测“土源性线虫项目”样本1000份;全年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卡应审尽审。
②职业病防治。职业性尘肺患者随访率100%;监测工作场所数15家;医疗机构及非医疗机构放射卫生调查到位率100%。
③其他公共卫生监督。酱卤肉制品、大米检测次数60份;其他水厂监测次数≥2次/年;学校防控督查次数1次/年;学校教学环境监测14所。
④应急能力建设。应急培训演练2次。
⑤健康宣传。健康知晓率≥95%。
⑥党建工作。党建活动次数12次。
(2)成本指标。按文件标准及单位制度执行,有效降低支出成本,总额控制在预算额度内
(3)效益指标
①经济效益。全年非税收入≥6000万元。
②社会效益。学生体检率≥98%;青少年近视率下降0.5%;法定传染率总体发病率较上年下降;人均期望寿命逐年增加;及时掌握疫情情况及流行动态,科学研判,提升疫情防控防治能力,有效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群体性上访事件零发生。
③生态效益。规范处理医疗垃圾,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④行政效能。政府绩效考评优秀。
⑤满意度。社会公众满意度90%以上。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1.基本支出预、决算情况
2023年基本支出年初预算1,921.0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452.8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34.23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133.95万元。上年结转18.86万元,预算调减375.01万元。全年可执行1546.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调剂使用133.35万元,实际可执行1,431.56万元。
2023年基本支出决算1,431.2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025.6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250.51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154.74万元、资本性支出0.35万元。结转结余0.33万元,因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混用133.35万元,实际结转结余133.68万元。
2.基本支出决算与预算数、上年数对比情况
金额单位:万元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1
工资福利
支出
1164.41
1452.88
1025.63
-427.25
-29.41%
-138.78
-11.92%
2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454.71
334.23
250.51
-83.72
-25.05%
-204.2
-44.91%
3
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173.03
133.95
154.74
20.79
15.52%
-18.29
-10.57%
4
资本性支出
4.87
0
0.35
0.35
100.00%
-4.52
-92.81%
合 计
1797.02
1921.06
1431.23
-489.83
-25.50%
-365.79
-20.36%
上表反映,2023年基本支出较年初预算减少489.83万元,减幅25.5%。其中:工资福利支出较年初预算减少427.25万元,减幅29.41%,主要是奖金较年初预算减少440.3万元,在职人员福利费较年初预算减少171.2万元,绩效工资较年初预算增加138.0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较年初预算减少83.72万元,减幅25.05%,主要是退休费、生活补助、福利费较年初预算减少83.72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较上决算支出增加20.79万元,主要是临聘人员工资及院落维护保洁费94.74万元未在基本支出预算,公用经费补差、老干经费较年初预算减少55.8万元,福利费较年初预算减少10.85万元。资本性支出较年初预算增加0.35万元,增幅100%。主要是购置打印机0.35万元未纳入年初预算。
3.“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23年“三公”经费决算支出9.16万元,较年初预算减少0.17万元,降幅1.82%。主要原因是公务接待费较年初预算减少0.13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年初预算减少0.04万元。详见下表:
金额单位:万元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1
公务接待费
0.34
0.33
0.2
-0.13
-39.39%
-0.14
-41.18%
2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9.48
9
8.96
-0.04
-0.44%
-0.52
-5.49%
3
因公出国出境
合计
9.82
9.33
9.16
-0.17
-1.82%
-66.00%
-6.72%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3年项目支出年初预算3,899万元,上年结转3,132.41万元,预算调增3,372.75万元,全年预算可执行指标10,404.16万元。
2023年项目支出数6,644.29万元,其中预算资金6,207.23万元,结算账户303.71万元。
年末结转结余3,759.87万元,其中非税收入执收成本3,386.9万元、省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70.17万元、卫健局拨付专项资金及单位水电支出资金64.06万元、中央重大传染病防控补助资金59.11万元等。
(三)预算管理情况
区疾控中心预算编制过程中遵循“两上两下”流程,经区财政审核、区人大审批后形成最终部门预算。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手册,包含《武陵区疾控中心预算管理制度》《武陵区疾控中心资产业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武陵区疾控中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13项制度。在支出管理方面,单位按照审批流程逐级报批,所有费用实行先审批后使用的原则。单笔在1000元以下,科室负责人签字同意;单笔在5000元以下,由科室分管领导、财务分管领导、办公室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单笔大于5000元不足3万元的,需提请中心办公会议决定;支出3万元以上的大额支出,科室必须填写大额支出申请单、询价比价表等相关单据报经中心领导集体研究决定。但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审批不严不细致的情况。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1.重大传染病防治。
①免疫规划。根据2023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总结,卡介苗、乙肝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95%,全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目标完成;查看2023年AEFI监测工作总结及AEFI监测台账,全年辖区医疗机构共报告AEFI43例,及时报告率和及时处置率均为100%,目标完成;查看疾病监测资料全年辖区医疗机构共报告疑似麻疹15例,报告AFP病例2例,及时处置率均为100%,目标完成;根据2023年春季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总结,全区应查验3923人,已查验3923人,查验率100%,目标完成;应补种184剂,完成补种180剂,补种率97.83%,目标完成;新建芙蓉街道、启明街道、永安街道、芷兰街道、穿紫河街道、南坪街道、长庚街道、芦荻山乡8家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目标完成;建设白马湖街道、丹州街道2家非数字化门诊的冷链能力,目标完成;全年预防接种门诊督导与考核5次,目标完成。
②艾滋病丙肝防治。查看检测咨询系统数据,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数970人,目标未完成。根据武陵区2023年度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抗病毒治疗率97%,CD4检测率100%,结核筛查率100%,配偶筛查率100%,以上目标均已完成。经查阅2023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台账以及2023年武陵区娱乐场所艾滋病哨点监测台账,分别监测400人,目标完成。人口检测率=筛查人次数/人口数,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得知筛查人次数为230360人,人口监测率39.62%,目标完成。
③结核病防治。经查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病人管理总数363人(肺外结核不属于此次目标审核范围43人),即患者治疗与随访管理人数为320人;病原学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100%;新病原学阳性病人耐药筛查率100%;病原学阳性率60.8%;总体到位率96%;治疗任务完成率100%;成功治疗率95.12%,目标均完成。查看医院初诊患者登记本可疑患者检查数1311人,目标完成。
④传染病防控。经查看2023年督导资料,2023年完成对24所学校、养老院新冠防控工作指导,目标完成;查看采样登记表,对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采样5份、环境样品进行采样40份并送检,目标完成;查看2023年重点传染病防控资料,全年累计采集48例(1-4月报告病例不足5份,因此未采满5份样本),重症病例4例,聚集性疫情2例(采4份样本),共计56份,目标视同完成;经查阅碘缺乏病档案资料,区疾控中心对5个乡镇208名儿童、100名孕妇检测尿碘、盐碘含量,目标完成;对辖区丹洲乡明月村、河镇岩桥社区、芦荻山乡苗儿港村、东江街道新坡社区、芙蓉街道华南社区5个区域开展“土源性线虫项目”检测,共完成采集样本1000份,制片2000张,目标完成;查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全年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卡25572张,审核率为100%,目标完成。
2.职业病防治。抽查系统内职业性尘肺在册人员,未发现2023年随访记录空缺情况,目标完成。经查看武陵区职业病防治档案资料,武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湖南绿洲建材有限公司、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开展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噪声等监测,目标完成;对辖区内常德市军创医院、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武陵区金口口腔诊所、柳叶湖汽车站等64家医疗机构及非医疗机构进行放射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并将调查情况报至常德市职业病防治所,到位率100%,目标完成。
3.其他公共卫生监督。根据检验结果登记表、检测记录,对酱卤肉制品(酱板鸭)及大米分别采样30份并进行检测,目标完成;根据2023年度生活饮用水监测报告结果,于丰水期和枯水期(一、三季度)对17个监测点进行采样,为保证采样连续性在二、四季度两个检测点取样,共采集样本38份并送检,目标完成;查看2023年武陵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督导工作总结,对全区34所中小学进行督导,目标完成;经查环境卫生监测表,对7所中小学以及2021年以来新改扩建的7所学校,共14所学校进行教学环境监测,目标完成。
4.应急能力建设。2023年开展新形势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处置工作现场演练,进行传染病报告管理暨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目标完成。
5.健康宣传。问卷调查显示健康知识知晓率98.94%,目标完成。
6.党建工作。经查看常德云党建系统,2023年党总支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12次,支部党员大会10次,目标完成。
(二)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1.经济效益。2023年非税收入6,526.45万元,目标完成。
2.社会效益。根据武陵区2023年度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报告,2023年学生体检29227人,体检率97%,目标未完成;查看2023年武陵区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报告,青少年近视率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49.9%、48.7%,青少年近视率下降1.2%,目标完成;经查看武陵区2023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表,2023年传染病总体发病率0.18%比2022年传染病总体发病率0.17%有所上升,目标未完成;2023年人均期望寿命80.27岁,较上年增长0.53岁,目标完成;经问卷调查,3人认为所在区域存在群体突发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未报告、情况掌握或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无效,目标未全面完成;疫情防控防治能力提升,目标完成;2023年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目标完成。
3.生态效益。常德市安邦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收运区疾控中心医疗垃圾,检验科、门诊、后勤科分别指定专人交接、配合医疗垃圾收运工作,并对医疗废物托运进行登记,医疗垃圾进行了专业化处理,目标完成。
4.行政效能。2023年政府绩效考评为良好,目标未完成。
5.满意度。社会公众满意度96.63%,目标完成。
四、评价结论及等次
经综合评价,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80.51分,评价等级为“良”。得(扣)分明细:
(一)投入总分10分,实得8.5分,扣1.5分。扣分明细:
1.目标设定。绩效目标设置不规范、不完整,扣0.5分。
2.预算配置。在职人员控制率120%,扣1分。
(二)过程总分30分,实得18.51分,扣11.49分。扣分明细:
1.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率67.1%,扣0.99分;预算调整率49.22%,扣2分;结转结余率49.02%,扣1分;结转结余变动率23.55%,扣1分;公用经费控制率115.52%,扣2分;合计扣6.99分。
2.预算管理。内控、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扣1分;未建立库存现金日记账,现金收入存入不及时,且存在坐支现象,扣1分;基础信息不完善,部分往来款项未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未准确反映单位资产负债情况,扣1分。合计扣3分。
3.资产管理。专用材料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监管不到位、账实不符,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扣1分;资产闲置,扣0.5分。合计扣1.5分。
(三)成本总分10分,实得8分,扣2分。扣分明细:
1.经济成本。人员管理不规范,临聘人员工资待遇偏高;支付依据不充分;扣2分。
(四)产出总分20分,实得19.5分,扣0.5分。
1.实际完成率。1项绩效目标未全面完成,扣0.5分。
(五)效果总分30分,实得26分,扣4分。扣分明细:
1.社会效益。学生体检率、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情况、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未全面完成,对社会效益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扣2分。
2.行政效能。2023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良好”,扣2分。
详见附件5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预算管理方面
1.绩效目标设置不完整、不准确。未将年度工作计划与绩效目标相结合,免疫规划、艾滋病丙肝防治、结核病防治等工作方面目标设置不完整。个别指标值设置不准确,如“CD4检测、配偶筛查”指标值应按文件要求设置为100%,实际设置为≥95%。
2.预算编制欠精准。单位年初预算批复金额为5,820.06万元,实际支出7,942.17万元,增幅36.46%。年初预算不精准,增幅较大。
3.预算执行进度偏慢,结转结余资金额度较大。2023年预算执行率仅67.1%,疾控中心一类疫苗免费防治经费等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率为零,2023年底结转结余资金额度达3,893.55万元,结转结余率49.02%,其中290.79万元已连续结转两年以上。
原因分析:预算编制水平欠缺,对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不严格。
(二)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方面
1.未建立库存现金日记账,现金收入存入不及时,且存在坐支现象。如2023年11月14日收现0.43万元,于2023年11月22日存现等。2023年12月3#付艾滋病人感染新冠人员研究误工费0.8万元,直接使用门诊现金收入支付。
2.人员管理不规范。截至2023年12月单位实际临聘人员14人,临聘人员未经编办核定,超编14人,经统计,2023年共增加临聘人员经费约76.45万元。
3.临聘人员工资待遇偏高。根据《2023年常德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财办发〔2023〕41号)文件中,临聘人员技术工种类标准4.56万元/年,2023年临聘人员共发放工资及绩效工资76.45万元,超标准待遇发放人员共13人,其中:6万元(含)以上5人、4.56万元-6万元(不含)8人。
4.支付依据不充分,支付标准不一致。一是工作人员物资发放无依据、重复发放,涉及金额0.59万元。如2023年12月85#慢病监测项目调查工作人员发放背包16个、天堂伞20把,合计0.24万元,另2023年12月92#碘盐项目调查工作人员发放背包15个,天堂伞20把,合计0.28万元,其中周某惠重复领取背包和伞。支援海南防疫工作人员发放行李箱2个0.07万元。二是附件与支出凭证不相符。2023年11月18#支付调查人员早餐费0.13万元,实际支出附件为购买60桶饮用水发票。
5.部分往来款项未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未准确反映单位资产负债情况,往来台账仅登记了应收账款且金额不准确。经评价组统计疫苗及药品应收应付情况,2023年疫苗应收账款5,079.72万元,已收3,500.94万元,应收未收1,578.78万元,财务登记的台账金额仅1,630.41万元,差异51.63万元;2023年应付疫苗款6,491.34万元,已付1,403.38万元,应付未付5,087.96万元;应付药品款230.82万元,已付109.08万元,应付未付121.74万元,但财务未登记应付账款台账。
6.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19万元,账龄10年以上;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21.57万元,账龄超10年以上11.98万元,长期未清理形成呆账。
7.政府采购程序执行不到位。一是部分药品采购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如2023年3月6#采购药品微卡15.92万元、2023年8月25#采购药品单抗5.98万元,未通过政府采购程序且未签订采购合同。二是采购程序滞后。部分办公用品、印刷品、防疫物资等先履约后签订电子卖场采购合同。如2023年4月9#付流感疫苗印刷费2.1万元,各街道领取印刷资料日期为2022年9月,但政府采购合同日期为2023年2月6日等。
原因分析:一是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库存现金监管不到位。二是临聘人员用工审核无依据,待遇发放未参考规范标准。三是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各类支出未厉行节约。四是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财务缺乏有效监督,支出审核不严不细致。未对往来款项定期进行清理。
(三)资产管理方面
1.专用材料管理不到位。一是疫苗、药品及防疫物资账实不符。经盘点,门诊微卡(药品类)4支、前处理柱14瓶有账无实。A群脑膜炎疫苗10支、红外线体温计95个有实无账。二是台账登记不规范、不完整、不及时。检测试剂领用记录未按时间顺序登记,无法核对进销存情况,另涉及23.72万元检测试剂无领用记录。疫苗销售台账登记不及时,如2023年12月销售给中医院的疫苗,于2024年1月才登记台账等。
2.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一是固定资产监管不到位。盘点时发现,工作人员借用平板电脑2台长期放置在家中,且未说明借用事由。二是固定资产闲置。经现场抽盘,电视3台、冰箱2台、医用冷藏箱2台、华为笔记本1台、旋涡混合器1台,闲置未使用。三是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准确。如检验科购置的处理柱为检验耗材,财务将其作为固定资产入账;购置华为笔记本电脑,固定资产清单登记为台式电脑。
原因:一是财务部门未会同业务部门每月对专用材料全面进行盘点,业务部门登记的台账存在漏登或误登现象。二是资产管理未全盘统筹,未定期进行资产盘点、核销,未及时掌握资产状况,固定资产采购计划欠合理,未按需采购。
六、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合理编制预算,准确填报绩效目标。建议单位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合理编制绩效目标,确保绩效目标完整、准确。完善预算编制,单位各项收支全面纳入预算管理,统筹安排。加快预算执行,按期及时开展各项工作,在合理合规前提下加快资金拨付。同时及时清理结转结余资金,连续结转两年及以上的资金应收回上缴财政。
(二)优化财务管理及成本管控
1.单位应建立库存现金日记账,现金收入及时缴存,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收坐支。优化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根据单位部门设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配置人员;单位招用临聘人员应经相关部门核定,并根据《2023年常德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财办发〔2023〕41号)文件制定临聘人员薪酬结构及标准等,并报请主管部门及区财政局审核。
2.各类支出应本着节约原则,对于同类型项目方案应制定统一标准,并严格按制定的标准执行。加大对支出合规性审核,对不规范、不合理、程序不到位、依据不充分的资金申请不予支付。
3.全面考虑单位往来款项,准确反映单位资产负债情况。对于未入账的应收应付款项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应收应付账款准确性。对于已入账的应收应付款项及时清理,呆账、坏账按程序申请核销。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杜绝先采购后补合同的情形。
(三)加强资产管理
优化资产管理流程。对于固定资产、专用材料管理,财务人员应会同业务人员于每月月末进行盘点,出现差异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确保账实相符。专用材料领用台账应按时间顺序完整、准确登记,定期结合实物盘点记录进行核对。固定资产应根据单位需求合理购置,避免资产闲置,造成浪费。
附件: